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
1、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时被定为国歌。为什么我们已经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还要时刻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用一句成语来表达就是
A.知耻后勇 B.居安思危 C.学以致用 D.闻鸡起舞
2、下列内容中,发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的有( )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③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网站有一首小诗:“……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着枪奔赴战场……今天,我们只是为了纪念这些最可爱的人”,以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 )
A.董存瑞、雷锋 B.黄继光、邱少云
C.王进喜、焦裕禄 D.邓稼先、袁隆平
4、1950年的土地改革:( )
①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确切地说是:( )
A.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B.对生产力的改造
C.对国家政权的改造 D.对资产阶级的改造
7、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是 ( )
A.18世纪50年代 B. 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9、下列内容发生在1958年的有( )
①党中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③大庆油田建成投产④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 )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49—1956年 D.1956—1966年
11、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12、希望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6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最适合的是( )
A.林大爷(78岁) B.谢伯伯(52岁)
C.田大叔(46岁) D.杜阿姨(38岁)
二、解答题
13、读图简答(11分)
说明:图1共同纲领
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图1文件是在什么时间制定的?有何作用?
(2)图2文件是我国第一部宪法,是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会议颁布的?其颁布有何意义?
(3)图2中文件中规定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什么?
(4)图1和图2有什么联系?
14、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3)对材料二中“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你能举出二例吗?
(4)你认为中国能改变这种“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
15、探究题(6分)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为续写着美丽的篇章。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得到感悟和启发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平凡的历史人物也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根据再现的史实,简述图片中历史人物作出的不平凡的贡献。
2.无论伟人还是凡人,他们的贡献都体现了共同的精神。上述历史人物的贡献体现了哪些共同的精神?
3.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己的发展。上述人物的贡献和精神,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D 3.B 4.D 5.A 6.A 7.D 8.C
9.B 10.C 11.C 12.A
13、读图简答
(1)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颁布实施,《共同纲领》完成历史使命,并停止使用。
14、材料解析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1)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
(2)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3)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的支持,而不是武器装备。
(4)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来自不易,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有理即可)
(二)阅读下列材料。
(1)1949年的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开始。
(3)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只要是近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凌辱的史实即可)
(4)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意思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15、探究题
1.图1:将日寇阻止在台儿庄,取得了台儿庄大捷。图2:用胸膛堵塞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眼、为突击部队开路。图三:受命于危难,刻苦研制,为祖国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2.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力拼搏。
3.通过学习他们,我们学生要从小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体,为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