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2课时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明确本次习作的评价重点。
1.回顾本次习作的要求。
(1)按顺序把实验经过写清楚。
(2)恰当地运用已学过的词语。
(3)可以写下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感受和思考等。
评价内容表
评价内容
做到的画“√”
是否按顺序把实验经过写清楚?
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
加分项:是否写了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感受和思考?
一天,我忽然发现我家那只玻璃制的电水壶长了一层白色的东西,妈妈说这叫水垢,可以用白醋去除。于是,我就想做个去除水垢的小实验。
我先从橱柜里取出一瓶白醋,打开瓶盖,倒了小半瓶往水壶里,然后就耐心地等着。这时,妈妈告诉我,还要加水加热才行。于是,我往水壶里加了半壶水,再把水壶
放在电源底座上,按下电源开关加热。不一会儿,水烧开
我的小实验——白醋去水垢
了,一股醋味扑鼻而来。关闭电源,等水不动后,我发现壶底躺着许多颗粒,妈妈说这些颗粒就是水垢变的。最后,我把壶里的水倒掉,用清水把壶洗净。
读了上面的习作,你觉得怎么样?与同学交流一下,提出修改建议。
(1)能按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
(4)增加观察后的发现、感受或想法,习作就会更精彩。
(2)词语运用基本恰当,但可以更丰富些。
(3)有些句子意思表达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
2.提出修改建议。
调整语序,使语言更规范。
点明水垢出现的位置,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修改后的习作(注意:重点关注评价表中的内容)
一天,我忽然发现我家那只玻璃制的电水壶壶底长了一层白色的东西,妈妈说这叫水垢,可以用白醋去除。于是,我就想做个去除水垢的实验。
我先从橱柜里取出一瓶白醋,打开瓶盖,往水壶里倒了小半瓶,然后就耐心地
等待着。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也不见有什么变化,心里有点着急,妈妈不会蒙我吧?这时,妈妈告诉我,还要加水加热才行。于是,我往水壶里加了半壶水,再把水壶放在电源底座上,按下电源开关加热。不一会儿,水烧开了,一股醋味扑鼻而来。我发现壶底的水垢在慢慢减少,壶中的
增加对“我”的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加真实生动。
细节描写,写出加入白醋后壶底水垢的变化。
将“不动”改为“平静”,用词更加规范、准确。
水变得有些浑浊。关闭电源,等水平静后,发现壶底躺着许多颗粒,这是怎么回事呢?妈妈说这些颗粒就是水垢变的。这太有意思了!最后,我把壶里的水倒掉,用清水把壶洗净。
再次点明“我”此刻的心理。
实验结束后抒发感慨,表达感受。
硬币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实验——“硬币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
我先把做实验的工具准备好,有玻璃杯、水,还有不同大小的硬币。
我先往杯子里加水,加到杯子装满,并且杯口有一道弧线为止。然后把一分钱的硬币轻轻地平放在水面上,硬币居然浮在水面上了。我想:一元钱的硬币能浮在水面上
吗?于是,我往另一个杯子里加了一杯水,又做了一次实验,可是这次硬币没有浮在水面上。
我心里又想:为什么一分钱的硬币能浮在水面上,一元钱硬币就不可以呢?
我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有些硬币能浮在水面上,有些硬币却不能呢?”妈妈告诉我:“如果你把水加到杯子满,并且杯口出现一道弧线,这时水面就会产生张力。如果硬币的重力大于张力,就会沉下去;如果硬币的重力小于张力,就会浮在水面上。”我心想:科学真是太有趣了!
实验结果:油浮在水面上,油和水不能融合。
实验名称:油比水的密度小,油和水的性质不同
实验准备:500毫升清水、一小瓶香油、一个大碗、一根筷子。
实验过程:①把水倒入碗中。②把几滴油滴入水中。(变化:油滴在水中变成了几个小黄点。)③用筷子缓缓搅动碗里的水。(变化:小黄点变成了几朵“小黄花”,“小黄花”越变越大。)④轻轻晃动水面。(变化:“小黄花”变成好多“花瓣”。)⑤让水面静止。(变化:“花瓣”聚集,又变成“小黄花”。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写“我”做实验的目的——验证油比水的密度小,油和水的性质也不相同。
据说,油比水的密度小,油和水的性质也不相同。我想和爸爸一起做个实验,验证一下是否是这样。
我先盛了一大碗清水,让爸爸滴进去几滴油,油滴在水中慢慢地变成了几个小黄点。然后我又拿了一根筷子,缓缓地搅动碗里的水,小黄点变成了几朵“小黄花
认真观察,生动形象地写出小黄点在水中的变化。
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详细介绍了实验过程,条理清晰。
”。“小黄花”越变越大,渐渐占领了整个水面。最后,我轻轻地把碗晃几下,水面上的“小黄花”立刻变成了好多“花瓣”。等到水面慢慢平静下来,一片片小“花瓣”聚集在一起,又变成了一朵朵“小黄花”。
“咦,油为什么会浮起来呢?而且,油和水都是液体,为什么它不能融于水呢
结尾点明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升华了主题。
?”我自言自语地说。
“孩子,因为油和水性质不同,所以不会相融。而且油的密度比水小,当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时,因为水有浮力,所以油会浮在水面上。”爸爸摸摸我的头,微笑着说,“你现在知道学知识有多么重要了吧。”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我以后要多学、多问,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小实验。
通过对爸爸的语言描写,解释了油浮在水面的原因。(共15张PPT)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第1课时
同学们,仔细观察右图,图片中的小学生正在做什么呢?你们平时做过实验吗?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白醋能去除水垢、摩擦能起电、空气能传播声音、油会浮在水面上……今天的习作和平时不同,需要大家自己动手做一项小实验,是不是很期待呢,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吧!
提炼方法:
③最后写饰演的结论或结果,也就是告诉大家试验后
的发现。
①开头部分可以先明确实验的目的,也就是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②重点部分具体写实验的过程,也就是告诉大家实验分几个步骤完成;
目的(为什么)
步骤(分几步)
步骤(分几步)
详细介绍方法
1.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原因吸引你去做这个实验呢?
①听说空气能传播声音,所以我去做这个实验。
②看到螃蟹煮熟了以后颜色会变红,所以我想了解原因。
…………
①油为什么浮在水面上却不融于水,我想验证一下,了解原因。
小结:大家做实验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同学像法布尔一样是为了验证他人的某种说法是否真实;也有的同学对自己看到的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想一探究竟。这些缘由就是我们做实验的目的,可以在文章的开头交代清楚。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1)选择实验内容。可以选一些用时较短、简单易行的实验,如白醋去水垢、摩擦起电等。
(2)进行实验。实验前要准备好实验用品,明确实验步骤;实验时要细心,弄清楚实验过程,还要注意实验安全;实验后要注意整理资料。
(3)完成实验记录表。借助实验记录表把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记录清楚。注意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事物的变化,以及观察过程中获得的认识或感受,产生的疑问或想法,标注在相应步骤旁,为习作做准备。
2.借助实验图表,写清楚实验经过。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首先:
接着:
然后:
最后:
实验结果
(1)怎么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读下面这段话,明确习作要求。
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
(2)梳理习作要求。
①按顺序把实验经过写清楚。
③可以写出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感受和思考等。
②恰当地运用已学过或平时积累的词语。
(3)根据要求,说清楚实验经过。
提示:可以借助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使表达更有条理。
把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能使描写的内容有层次、有条理,便于读者把握。写人的时候要围绕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或特点来写;叙事的时候要围绕某一情节或场面来写;写景状物的时候,要围绕景物的某一特征来写;写实验的时候要围绕着实验目的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实验结果:蒸汽船在水面上缓缓航行,实验成功。
实验名称:蒸汽柚皮船
实验准备:一个半球形柚子皮、一双筷子、两根铁丝、一根短蜡烛、一个被掏空的鸡蛋壳。
实验过程:①把铁丝、筷子交叉缠成一个井字型架子,把它放在柚子皮上;②把鸡蛋壳里装上水,搁在架子中央,小孔对着后方;③把蜡烛点燃,放在鸡蛋壳下,让火焰对着蛋壳底部加热;④把蒸汽船(柚子皮)轻轻放入水中。
我喜欢看书。有一天,我从《百科全书》上读到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心想:蒸汽真的有那么大的动力吗?为了亲自体验一下蒸汽的力量,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蒸汽柚皮船。
一次有趣的实验
交代实验的缘由。
首先,准备一个半球形的柚子皮,在阳光下晒干。再找来一双筷子、两根铁丝和一根短蜡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被掏空的鸡蛋壳(制作方法:在生鸡蛋的一端小心地钻个小孔,让蛋清和蛋黄从孔流出,留下一个空蛋壳)。有了这些东西,实验就可以开始了。
交代实验前需要准备的材料,并交代了部分材料的制作方法。
我先把铁丝和筷子交叉起来,形成一个“井”字型架子,并把它放在柚子皮上(柚子皮的开口朝上,当船体)。接着,把鸡蛋壳里装上水,搁在架子中央,小孔对着后方。然后,把蜡烛点燃,放在鸡蛋壳下,让火焰对着蛋壳底部加热。最后,把蒸汽船轻轻放入水中。
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过程介绍得清晰完整。
刚开始,火苗在鸡蛋壳的下方窜动,很快就把蛋壳的下方熏成了黑色。过了一会儿,还是不见船有任何动静。我心里有点着急:这船怎么还不动呢?大概又过了一分钟,只听见鸡蛋壳里传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哇!蛋壳里的水沸腾了!蛋壳的小孔里冒出了灼热的蒸气,白色如雾状的水蒸气迅速向后散去,蒸汽船在水面上开始缓缓航行了,而且速度渐渐加快。实验成功啦!我激动万分。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实验的结果。
为了挑战蒸汽的力量,我在船里放了50克的重物,蒸产船微微下沉了一些,但依然继续前进。了不起的蒸汽动力!
实验真有趣,科学真伟大。
结尾点题——实验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