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教学设计
课题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单元
第三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环境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2.结合具体案例,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重点
环境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难点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
课
(图片导入)两教授二次“世纪之赌”两位教授的对话:埃尔里奇:“上次“世纪之赌”,我输了,我不服!”西蒙:“那我们再来赌一次,敢不敢?”埃尔里奇:“来就来,谁怕谁!”西蒙:“好,一言为定,驷马难追!”埃尔里奇:“
未来全球气温将升高、大气污染将加剧、热带雨林将缩减”西蒙:“那也未必是这样的。”想一想:两位教授谁会赢呢?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环境安全问题的概念
导出环境安全问题
讲授新
课
(承接)同学们,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减少或灭绝、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环境问题。两位教授第二次打赌尚无最终结果,但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环境安全状况的担忧。下面我们来学习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环境安全问题
1.环境安全的概念
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图片导入)环境安全临界值示意图想一想:哪一个图环境是安全的?a
安全:小球在临界值的范围内摆动。b
临界:小球处于临界点上,向左运动重新回到安全范围,向右运动面临失衡风险。C
不安全:越过临界值的球失去平衡,向下滚动。2.环境安全的表现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图片导入)洁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图和“生态修复”助力乡村旅游图3.环境安全问题的含义
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图片导入)2016年我国地表水质状况及各主体安全用水范围想一想:哪些水的利用类型安全用水范围大?哪些水的利用类型安全用水范围小?说明说明问题?农业用水;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
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的最低水质标准高于其他行业。如果水质劣于相应等级,就会产生与各受害主体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4.环境安全问题的成因(1)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导致的。(图片导入)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图想一想: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有什么变化特点?
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大多数事件的影响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失,环境重新回到安全状态。(图片导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污染范围图和核危害图特殊:有些事件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无法彻底消除,导致环境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例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带来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2)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图片导入)积累性环境安全问题图想一想:积累性环境安全问题有什么变化特点?积累性环境安全问题不断上升,这类环境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其影响会长期存在。(图片导入)土壤重金属污染图a
想一想:土壤重金属的来源?①自然来源土壤是由岩石风化而来,不同的岩石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成土母岩的化学元素决定了土壤中化学的最初含量,影响着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背景值:同时母岩在形成土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影响着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②人为因素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随着人类社会工农业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人为因素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越来越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重金属多为有色金属,在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应用广泛,同时也伴随着重金属的严重环境污染。b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如何治理?一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固定,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围绕这两种治理途径,已提出各自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治理方法。(图片导入)
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表
活动: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我国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将常规监测的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矣氧、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表3.1)。(1).收集所在城市站点或最近城市站点当年或前一年1月和7月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统计各级别空气质量出现的天数,并绘制直方图。(图片导入)北京1月和7月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图.比较敏感人群(儿童、老人)、一般人群和健康人群在1月和7月出现明显症状天数的差别,并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天数差别的形成原因。1月多于7月;因为1月的空气湿度低,导致空气干燥,而7月太阳大,蒸发的水多,空气中的水汽就比较多,所以感觉比较湿润。(3).当地是否出现过重度以上的污染情况?如果出现,对正常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对物体的腐蚀;对全球空气环境的影响;对工农业的危害。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1.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图片导入)受污染的企鹅和水土流失图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图片导入)大气污染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图和国际性河流水污染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图(3)那些能够影响国家安全的环境安全问题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图片导入)日本福岛核泄漏影响范围2.影响环境安全风险大小的因素(1)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2)人类及自然环境本身对环境问题损害或威胁的敏感程度及抵抗能力。(图片导入)过度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
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措施,以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生活垃圾治理图。3.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1)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图片导入)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图和水体自净能力图(2)人类要尽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图片导入)退耕还林工程和广西隆林:易地扶贫搬迁拔穷根合理有效地应对环境安全问题,不但能够化解危机,还可增强社会响应能力,降低甚至消除此类环境安全风险。(图片导入)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图思考: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有哪些?①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图中左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减小。②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图中右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减小。
让学生思考:环境安全临界值示意图,总结环境安全的概念让学生看图思考并引环境安全的表现让学生看图思考环境安全问题的含义让学生思考回答:环境安全问题的成因让学生思考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学生思考并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学生思考并回答: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影响环境安全风险大小的因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让学生结合图文得出要点。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得出结论学会分析教材的案例
课堂小结
板书
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环境安全问题1.环境安全的概念2.环境安全的表现3.环境安全问题的含义4.环境安全问题的成因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1.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2.影响环境安全风险大小的因素3.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第三章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人教版(2019)
高地
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环境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2.结合具体案例,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埃尔里奇
西蒙
两教授二次“世纪之赌”
上次“世纪之赌”,我输了,我不服!
那我们再来赌一次,敢不敢?
来就来,谁怕谁!
好,一言为定,驷马难追!
埃尔里奇
西蒙
随随着着
未来全球气温将升高、大气污染将加剧、热带雨林将缩减。
随随着着
那也未必是这样的。
想一想:两位教授谁会赢呢?
一、环境安全问题
1.环境安全的概念
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想一想:哪一个图所展示的环境是安全的?
a
安全:小球在临界值的范围内摆动。
b
临界:小球处于临界点上,向左运动重新回到安全范围,向右运动面临失衡风险。
C
不安全:越过临界值的球失去平衡,向下滚动。
2.环境安全的表现
洁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助力乡村旅游
3.环境安全问题的含义
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
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的最低水质标准高于其他行业。如果水质劣于相应等级,就会产生与各受害主体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
想一想:哪些水的利用类型安全用水范围大?哪些水的利用类型安全用水范围小?说明说明问题?
2016年我国地表水质状况及各主体安全用水范围
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
农业用水
4.环境安全问题的成因
(1)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导致的。
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大多数事件的影响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失,环境重新回到安全状态。
想一想: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有什么变化特点?
特殊:
有些事件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无法彻底消除,导致环境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例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带来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切尔诺贝利现在的工作人员
核危害
(2)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
想一想:积累性环境安全问题有什么变化特点?
积累性环境安全问题不断上升,这类环境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其影响会长期存在。
土壤重金属污染
a
想一想: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①自然来源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而来,不同的岩石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成土母岩的化学元素决定了土壤中化学的最初含量,影响着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背景值:同时母岩在形成土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影响着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②人为因素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随着人类社会工农业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人为因素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越来越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重金属多为有色金属,在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应用广泛,同时也伴随着重金属的严重环境污染。
b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如何治理?
一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固定,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二是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围绕这两种治理途径,已提出各自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治理方法。
活动: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我国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将常规监测的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矣氧、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表3.1)。
(1)收集所在城市站点或最近城市站点当年或前一年1月和7月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统计各级别空气质量出现的天数,并绘制直方图。
(2)比较敏感人群(儿童、老人)、一般人群和健康人群在1月和7月出现明显症状天数的差别,并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天数差别的形成原因。
(3)当地是否出现过重度以上的污染情况?如果出现,对正常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1月多于7月
因为1月的空气湿度低,导致空气干燥,而7月太阳大,蒸发的水多,空气中的水汽就比较多,所以感觉比较湿润。
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对物体的腐蚀;对全球空气环境的影响;对工农业的危害。
下一页
返回
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1.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2)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大气污染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国际性河流水污染会影响到其他国家
(3)那些能够影响国家安全的环境安全问题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
日本福岛核泄漏影响范围
2.影响环境安全风险大小的因素
(1)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
(2)人类及自然环境本身对环境问题损害或威胁的敏感程度及抵抗能力。
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措施,以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生活垃圾治理。
过度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3.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1)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
水体自净能力
(2)人类要尽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退耕还林工程
广西隆林:易地扶贫搬迁拔穷根
思考: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有那些?
①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图中左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减小。
②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图中右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减小。
合理有效地应对环境安全问题,不但能够化解危机,还可增强社会响应能力,降低甚至消除此类环境安全风险。
小
结
读漫画,完成5~6题。
1.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
A.环境污染
B.生态退化
C.资源短缺
D.全球气候变化
2.下列地区图示环境问题最突出的是( )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亚马孙平原
D.黄土高原
课堂练习
B
D
(1)指出该湖泊进水口和出水口平均污染指数的差异特点,并就其中一个特点分析其原因。
(2)简述图示现象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
特点:出水口污染程度低于进水口,差值呈缩小趋势。出水口污染程度低于进水口的原因:湖泊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或差值呈缩小趋势的原因:排入湖泊的污水量增加,湖泊自净能力下降。)
湖泊水质恶化;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湖底有害物质淤积。
3.下图示意长江下游某湖泊进水口和出水口平均污染指数变化,指数越大,污染程度越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谢
谢
祝同学们学业有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课堂同步测试
第三章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基础训练
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
km2,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1~2题。
1.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空气的湿度和温差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地消除拉萨市区北部山洪的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中,不可取的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独特的植物种类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广阔的市场,建立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
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
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4.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5.下列关于该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及其发生的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污染和工业污染 春季
B.噪声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 夏季
C.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海洋污染 秋季
D.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 冬季
6.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人口合理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规模扩大,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 ④城镇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2019年“世界环境日”由中国主办,主场活动设在杭州。当今世界各地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下图所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环境安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举例说明如何应对上述一些可能危及全球的环境安全问题。
能力提升
读下图,完成8-9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国地表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Ⅰ类水质
B.Ⅱ类水质
C.Ⅲ类水质
D.Ⅴ类水质
9.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 )
A.会刺激皮肤
B.会腐蚀下水道
C.会引起“白色污染”
D.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0~11题。
某年四省级行政区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
10.关于四省级行政区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广东省煤炭最小 ②福建省薪柴最大 ③江苏省薪柴最大 ④北京市秸秆最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沼气 ②开采小煤窑 ③利用太阳能 ④种植薪柴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粒径小,活性强,多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呼吸道疾病;雾霾天气能见度极低,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1)雾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近年来,与我国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雾霾频发,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有利于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主要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理雾霾天气。
13.
14.聚苯乙烯快餐盒、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和聚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白色公害”。为解决一次性快餐盒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国家打算近几年全部淘汰泡沫塑料饭盒,取而代之的是用纸浆、植物纤维等易循环利用原料制成的一次性“纸饭盒”。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武汉大学提出的“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来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已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分解,剩余的部分也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我国目前要求超市收取塑料袋使用费,以达到控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的目的。
(1)我国控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你认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有何危害?
(2)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地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
(3)武汉大学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
参考答案
1.
B
水体富营养化后导致藻类过度繁殖,水体缺氧,值类室息而死亡。
2.B图中显示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问题有土壤污染、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农作物污染等。
3.D 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中,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但不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
4.B主要考查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循环周期越短,水体中的溶解氧就越多,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分解,自净能力就越强。因此就自净能力来说,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
5.B 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常常造成噪声污染,城市内的NO2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它能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NO2浓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降低,且沿交通干道延伸。夏季,由于光照强,光化学烟雾污染显著。
6.C
图中显示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其人口增多,加上工业的发展、汽车数量的增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7.答案:(1)全球增温致使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和国家;南美洲和非洲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野生生物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影响全球气候等。
(2)以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为例: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开展国际合作,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等等。
8.B读图可知Ⅱ类水质占46.9%,所占比例最大。
9.D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氮、磷等会造成水体内营养元素过量,使水体富营养化。
10.A四省级行政区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广东省煤炭最小,福建省薪柴最大,江苏省秸秆最大,北京市薪柴最小。
11.C沼气和太阳能都属于清洁能源,而②④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2.解析:第(1)题,直接据材料分析可知,雾霾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还会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第(2)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化石能源消耗量大;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与逆温层、大气稳定有关。第(3)题,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思考。
答案:(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化石能源消耗量大。大气条件较稳定,风力小等;存在逆温层。
(3)控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禁烧秸秆;管控工地扬尘;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
13.(1)一次性塑料制品不溶于水,并且降解时间长,长期留在土壤里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的输送和植物根系的发育,使植物受损;回收困难,不好处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不可行。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烟尘,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筛选出土壤中的地膜碎片,然后再播种。
(3)能充分利用麦秆、蔗渣浆等农作物废弃物,改善农村卫生条件;该薄膜可被微生物降解,可有效防止“白色污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