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化学 选择性必修3 专题3 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9)化学 选择性必修3 专题3 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31 14:1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专题3石油化工的基础物质-烃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能证明丁烯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实验事实是( )
A.丁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丁烯燃烧时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
C.1mol丁烯完全氢化消耗1mol H2
D.1mol丁烯完全燃烧生成4mol CO2与4mol H2O
2.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乙苯不互为同系物
B.分子中共直线的碳原子最多有4个
C.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19个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萘环上只有一个侧链的结构的共有4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月桂烯()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C7H16的分子中,有4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芳香族化合物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则A可能的结构有5种
4.下列关于乙炔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炔的碳碳叁键中的两根键相同
B.书写乙炔结构简式时,碳碳叁键不用写出来
C.所有的单炔烃的最简式都相同
D.因为乙炔的所有原子在同一直线,所以其他炔烃也都是如此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
A.1 mol 聚乙烯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6NA
B.20℃时,1 L 己烷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生成气态物质分子数为 6NA/22.4
C.2.8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 0.2NA
D.1 mol 甲基含 10 NA 个电子
6.某烯烃氢化后得到的烃是,该烃可能有的结构简式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有相对分子质量为43的烷基(烷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的芳香烃产物的种类为(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8.下列事实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A.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苯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的对位二氯代物只有1种
9.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B.丙炔的分子式:C3H4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10.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炔,正确的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混合气体通入碱石灰
C.将混合气体通入浓硫酸 D.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
11.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F-离子结构示意图: B.乙炔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甲烷分子的结构式: 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12.下列物质的年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
A.氨 B.乙烯 C.硫酸 D.合成纤维
13.苯环上连有—X、—Y、—Z三个不同取代基的有机物,其结构式有( )
A.6种 B.8种 C.9种 D.10种
14.1.01×105Pa,120℃时,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中与过量O2混和点燃,完全反应后,保持温度,压强不变,体积增大的是( )
A.CH4 B.C2H6 C.C3H4 D.C2H2
15.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溴水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二、填空题
16.(1)①写出石英的化学式_______ ;②写出硝基苯的结构简式_______。
(2)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7.实验室进行实验①制乙烯②制乙炔③石油分馏④苯的硝化⑤制溴苯⑥制乙酸乙酯
(1)不需要加热的有___________;
(2)需要水浴的有___________;
(3)需要用温度计的有___________;其中温度计插入反应液的有___________;
(4)需要加碎瓷片的有___________;(5)反应中必须加入浓H2SO4的有___________。
18.(1)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6H6的一种只含叁键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写出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烷烃中脱水2 mol氢原子形成1 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脱去2 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4)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_______________事实(填入序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5)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置如图所示。反应需在50~60 ℃的温度下进行,图中给反应物加热的方法是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苯乙烯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该反应属于_______。
(2)苯乙烯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3)苯乙烯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很多黑烟,黑烟中物质主要是_______(填化学式)。将苯乙烯滴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生成了Mn2+,说明苯乙烯具有_______性。
20.100多年前,“化学守护神”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了一种至今仍在临床使用的催眠药(化合物IV)。由源自石油的基本化工原料I合成化合物IV的一种途径为:
(1)由化合物I合成化合物I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物I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B.化合物I能发生加聚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化合物II能发生酯化反应
D.化合物II不能与金属Na反应
(3)由化合物III合成化合物IV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除化合物III外,另一种反应物是________。
(4)化合物I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填名称),化合物II与IV都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填名称),化合物IV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下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3~5分钟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Ⅰ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个方程式)。
②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烧瓶中液体呈红棕色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洗涤后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__。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中逸出,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上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_______________。
22.实验室用CH3CH2OH 分两步制备1,2-二溴乙烷。现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物质名称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引发反应 b.防止乙醇挥发 c.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d.加快反应速率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D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
(3)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__(填字母),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___(填“上”或“下”)层。
(5)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不用冰水原因_______。
23.如图是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和乙烯性质的实验装置,反应原理为:CH3CH2OHCH2=CH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收集乙烯气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3)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如图2),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甲同学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图3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是下列中的(将正确选项填入空格内):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
A.氢氧化钠溶液B.浓硫酸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品红溶液
参考答案
1.C2.C3.A4.A5.C6.B7.D8.C9.A10.D11.C12.B13.D14.B15.D
16.SiO2 2Mg+ CO22MgO +C
17.②⑤ ④ ①③④ ① ①③⑥ ①④⑥
18.HC≡C-C≡C-CH2CH3(或HC≡C-CH2-C≡C-CH3或CH3-C≡C-C≡C-CH3) +Br2 +HBr 稳定 ad 水浴加热 便于控制温度 受热均匀 +HNO3+H2O
19.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 C 还原
20.加成反应 AC 水 碳碳双键 羟基 C2H3O2Cl3
21.2Fe+3Br2 ═2FeBr3 +Br2 +HBr Br-+Ag+═AgBr↓ 导气、冷凝回流 Br2 分液 挥发出的溴蒸气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AgBr浅黄色沉淀 防止倒吸 苯 防止倒吸、可以控制反应进行程度、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
22.CH3CH2OHCH2=CH2↑ + H2O c 安全瓶的作用 红棕色褪色 d 下 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23.温度计 圆底烧瓶 排水法 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D A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