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辛亥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10 08: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的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一、国难深重 胸怀大志
二、愈挫弥坚 成就伟业
三、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四、斯人已逝 精神永存
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
1883年的孙中山
国难深重 胸怀大志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因曾用过中山樵的名字,此后以孙中山著称于世。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称赞洪秀全为反清英雄,并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早年从医,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弃医从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
国难深重 胸怀大志
创办兴中会(振兴中华)
时间:
地点:
性质:
1894年
檀香山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华兴会
光复会
共进会
日知会
文学会
兴中会总会
建立同盟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革命纲领: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
《民报》
国难深重 胸怀大志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因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孙中山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解除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 ,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愈挫弥坚 成就伟业
愈挫弥坚 成就伟业
新闻报道:
假如回到100年前,你是一名新闻记者,请你向世人报道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
愈挫弥坚 成就伟业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起义形势图
武昌起义形势图
武昌起义(武昌首义)
时间:
地点:
结果: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武昌
武汉三镇取得胜利,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愈挫弥坚 成就伟业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中国民国的成立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认为呢?
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皇帝
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元,……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中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材料三: 时局的剧烈动荡,使上海的街头巷尾出现了不少新奇的景观。一是各个商家自动把挂在道路两旁的市招布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全席”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全席”。另一奇观就是剪辫子运动。那时候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张贴着上海市政厅的晓谕告示:“自汉起义,各省响应,凡我同胞,一律剪辫,除去胡尾,重整汉室。”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路人剪辫子
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政治上: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清朝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经济上:冲击了封建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社会习俗上:促使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辛亥革命的性质: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
孙中山
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千秋功业 任人评说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时间 事件 地位(影响)
1894年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的建立
1911年10月10日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兴中会的建立
1905年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
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而独立
斯人已逝 精神永存
振兴中华!!!
匹夫有责!!!
谢 谢 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