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知识复习》(复习单)
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隶属于综合应用的范畴,是尝试与猜测这个专题下的一个内容。教材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本课借助“鸡兔同笼”这一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通过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方法的比较与运用,感受列表法这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应用价值,并通过相关题目的练习,让学生较好地运用这种基本的策略解题,从而培养学生自觉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掌握列表枚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通过几种列表法的比较,找到各自适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枚举的方法,感受列表解决问题的优势,通过猜测、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索并比较列表枚举的不同方法,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发现规律,确定猜测的范围,掌握利用数据比较、判断、调整的方法。
(一)课前活动
1.儿歌:
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 6只眼睛12条腿
2.猜硬币:一信封,内有5角、1元硬币若干,共有36枚,
想一想,信封里最多有多少元?最少?(钱大概在什么范围之内?)
(二)新课
国庆节时,淘气在乡下姥姥家发现了一个好大的笼子,里面装着鸡和免,请同学们看(播放鸡免同笼场景)那笼子里到底有几只鸡和几只免呢?淘气数来数去也没数清楚,只好去问姥姥,可姥姥想考考淘气,只告诉他:笼子里有20个头
师:同学们,你能猜一猜,鸡免各多少只吗?
指导并鼓励学生根据“鸡的只数+兔的只数=20只”猜一对数。学生口述。
教师板书:鸡/只 兔/只 (和学生猜测出的数据)
师:到底谁猜得准呢?姥姥又告诉了淘气:笼子里共有54条腿!
(生:需要算一算,看看腿数是不是54)
师:对,需要我们通过计算来验证。(师板书:验证)请同学们算算如果鸡是 只,兔是 只,腿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验证,口述结果,教师板书:腿数(和学生计算的数据)
师:你是怎么算的?(生说,师板书。)
3.比较调整
师:计算出的腿数与实际的腿数比较,(不同,相差较多)那我们的这次猜测和验证对于接下来找正确答案有没有什么帮助?腿数比实际多(少),你认为哪种动物多(少)了?接下来我们列举猜测的时候就要怎么办?(学生口答:要调整数据后,教师板书:调整)整理板书,成一表格.
4.自主尝试:
师:请同学们借助表格,自己继续这个或者重新列举一个猜测,再进行比较、调整的过程,看看谁能找到正确答案。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去尝试。
5.展示成果
(1)请逐一列举法学生汇报
生:第一张表,它是先假设鸡有一只,则兔子有19只,看腿的总数是不是54 条,腿多了,说明兔子多了,然后依次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就这样依次的用一只鸡换一只兔,再算腿的总数符不符合条件,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最后经过了很多次计算,终于找到了答案。
师:还有哪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补充说明理由和发现的规律。
生:每减少一只兔,增加一只鸡,腿的总数都会减少2条。
师:你们认为这张表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找到正确答案的?
师:像这样逐次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来列举的方法我们可以给起个名字。叫逐一列举法(板书:逐一列举)。
(2)请跳跃式列举法学生汇报
①请小幅度跳跃列举的同学汇报(师在学生汇报中,重点追问:对他的方法,大家有什么要问的吗?你是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计算验证后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调整的?谁还有不同的调整策略?)
②请大幅度跳跃列举同学汇报(追问:你是怎样想到把鸡或兔的只数从 只一下调整到 只的?)
③请大或小幅度调整与逐一相结合的汇报(重点追问:你每一步是怎样进行调整的?根据什么进行调整的?)
小结:列举过程中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有规律的小幅度跳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大幅度的跳跃。(板书:跳跃式列举)
(3)请取中列举法学生汇报
生:第三张表先假设兔子和鸡的只数大约各占一半,计算后发现总腿数比54条多,于是肯定兔的只数多了,所以就减少兔子的只数来增加鸡的只数。这样试的次数最少,很快找到了答案。
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这种列举法的?(说出理由)想到这种办法的同学,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
小结:这种列举法是在逐一和跳跃的基础上直取中间数,验证后调整幅度缩小更为简便、快捷(板书:取中列举)
三、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延伸。
解决课前问题2.猜硬币
补充条件问题:总金额为30元,问5角有几枚?1元呢?这个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有联系吗?运用今天所学的列举策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试一试。
看来,学数学就要抓住数学的本质。鸡兔同笼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兔也不仅仅代表兔。(生试做后反馈:你采用了哪种列举的方法?这道题用哪种列举法最好?)
师小结:逐一列举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是不重复不遗漏;跳跃式列举法比较简便、快捷,在列举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有规律的小幅度跳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大幅度的跳跃;取中列举法在逐一和跳跃的基础上取中间数,验证后调整幅度缩小更为简便快捷。
简单介绍画图,假设法。
介绍鸡兔同笼的历史。
今天我们研究的鸡兔同笼问题,早在1500年前,我们中国的一本数学名著——叫《孙子算经》里就有记载。(课件出示)
生解释题意。
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列表策略来解决这道问题。
附加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人?
一队猎人一队狗,两队并着一队走,数头一共是27,数脚一共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