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1.1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1.1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31 21: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课题 第1课 《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在Word 2003中文字的输入与修饰、段落调整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在word2003中如何插入图片,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如何实现图文混排。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word软件之前对此软件没有任何的基础,通过前面的三年级的学习,知道了在信息技术课中应该多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并基本适应了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也已经比较默契,具有初步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会使用文字环绕工具。了解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练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和图片调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和图片调整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图文合一的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试一试
(二)
练一练
(三)
课堂总结 导入:朝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和鸟类的化石和开花植物的化石,被誉为“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 。
那么图片又是怎么插入进来的呢?怎样才能让图片居于文字的中间呢?
任务一:图片的插入与大小调整
Word中插入图片可以点击“插入”—“图片”,然后根据图片来源不同,下拉菜单中有多种选项供选择,具体如何操作,请同学们独自进行尝试,并将尝试过程中的经验与困难记录下来。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小组内各成员的困难。
总结图片插入方法与大小调整并讲解常见问题的解决,出示进行总结的幻灯片。
任务二:图片位置调整
结合案例提问:如果将这幅图片放到文字的中间该怎么办?请同学中自主学习,并将尝试过程总的经验困难记录下来。
三、自主创作设计阶段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一张有关自己喜欢的风景区的板报。制作要求:1.插入图片有来自剪贴画的也有来自文件的;
2.两种以上图文混合方式。
以案例为依据,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学生代表的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和同学一起给作品提建议

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评价同学的作品,并反思自己的作品。
认真聆听,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小组内操作练习,合作学习,互相帮助。
学生操作练习,找到具的使用规律。
动手操作:试着调整图片位置和大小。
学生小组内练习操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启发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
梳理思路,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教师讲解完之后,学生操作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 一、试一试: 导入“剪贴画“的运用。
二、练一练:“插如图片”、“调整位置”、“文字环绕”
三、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之前对word软件没有接触过,对于新的软件学生兴趣浓厚。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这样就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