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鼓励算法思维和算法的多样化;
3、会简单的应用:金额的计算(元)。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进行实践和运用,加深知识的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体育用品模拟图片,位值板,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一起去逛一逛体育用品商店。
二、复习旧知
1、瞧,买了一个帽子和一件衣服需要多少钱?
30+60
放在位置图里应该怎么放呢?
30在十位上放3片表示3个十,60在十位上放6片,表示6个十。
3个十和6个十是9个十。
2、又买了
一件衣服,一条裤子
60+22
怎么放?怎么计算?只要在两位数的十位上加上6就可以了。
三、尝试探索
2、小丁丁他挑选了两件喜欢的体育用品:足球和滑板。一共要付多少元?
怎样计算:(板书算式)37+12=?
这是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出示课题。
2、用位值板和翻转片说明算理(操作多媒体,再板演一遍)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计算方法:
算法1:十位上30+40=70,个位上7+2=9,40+9=49。
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
算法2:37+10=47,47+2=49。
第一个加数先加个位,再加十位,或者先加十位,再加个位
算法3:12+30=42,42+7=49。
拆第一个加数,用第二个加数去加
小结:
四、练习巩固
1、小巧也买了两样物品,你能帮助小巧来算一算她买的东西的价格吗?(任务单,第二个任务)
2、这次没有位置图了,你还能计算这些题目吗?
3、挑选喜欢的方法来帮助小兔或小胖计算物品的价格。
上来交流算法。
五、课堂评价。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P34、P35
教学目标:
在计算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能够正确地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与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正确地计算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出示情境
今天是愉快的星期六,小胖在家勤劳的帮妈妈做家务,妈妈看了很高兴,决定带小胖去玩具店挑选他喜欢的玩具。可是玩具店被锁住了,要破解密码题才能进入玩具店,你们愿意帮助小胖吗?
2.复习旧知
口算:2+6=
3+5=
6+7=
8+8=
3+4+1=
2+6+1=
师:同学们都很棒,顺利地解开了密码题,玩具店解锁了,让我们一起跟着小胖去玩具店挑选玩具吧!
二、自主交流,探究心智
(一)学习竖式计算的格式与方法(不进位)
1、横式计算
师:小胖挑选了足球和船,请你们做一个小小收营员,帮妈妈算一算一共要付多少钱?(出示玩具和价格)
师:学习单上列式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25+33=58
或
25+33=58
或
25+33=58
20+30=50
25+30=55
20+33=53
5+3=8
55+3=58
53+5=58
50+8=58
2、竖式计算的格式
师:你们真聪明!让老师来变个小魔术,看。
2
5
+
3
3
师:
这个是什么?(生:竖式。板书:竖式)什么是竖式?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写上“+”,表示加法,为了区分算式和答案,在算式的下面用直尺画上一条横线。我们把像这样竖着写的算式叫做竖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竖式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2
5
+
3
3
5
8
师:我们发现横式可以先加个位,再加十位或者先加十位,再加个位。那竖式我们是不是也能先算十位呢?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个竖式怎么计算?从个位算起,先算5+3=8,把8写在个位上,再算十位2+3=5,把5写在十位上。
师:观察这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上的数对齐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对齐十位上的数。)
练一练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学习单)
(1)
2
2
(2)
4
3
+3
7
+2
6
(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
当我们在做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起。
(板书)
(二)学习竖式计算的格式与方法(进位)
1、列竖式计算
师:小朋友们的收营员当的真不错!可是,小胖突然看到了飞机,他决定把船换成飞机,这可又得麻烦你们了,请你们来列式。(媒体出示价格)
生:38+25=
师:38+25的竖式怎么写?
3
8
+
2
5
(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怎么算?(从个位算起,个位和个位相加,个位上8+5=13,我们怎么办?)
师:我们学过“满十进1”,个位上满十,就向十位上进1。在竖式上我们该怎么处理进位的1呢?(进位的1写在十位下面。)
3
8
3
8
3
8
+
2
5
+
2
5
+
2
5
3
1
1
3
6
3
师:十位上怎么计算?(十位上不要忘了加进位的1,3+2+1=6,十位上写上6。)
2、练一练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练一练竖式计算(练习纸)
(1)23+68=
(2)59+12=
2
3
5
9
+
+
(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小结
1)
相同数位要(对齐)。
2)
从(个)位算起。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板书)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竖式挑战
(1)57+23=
(2)28+68=
(3)39+8=
(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个位满十,十位没有写上进位的1或十位没有加上进位的1;相同数位没有对齐;个位相加正好是10,个位的0漏写。)
2、一起来做小老师(判断对错)
4
7
2
2
7
3
1
+
2
3
+
5
7
+
2
9
+
2
9
6
0
8
9
9
9
6
(
)
(
)
(
)
(
)
(1、个位满十,十位没有进1。
2、个位没有满十,十位不用进1。
3相同数位没有对齐。4、个位上的数相加正好等于10,个位不能忘记写上0。)
(在学习单上完成并订正)
四、回顾交流,本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2)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①
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
五、拓展提高,巩固深化
(机动)
小小数学家(填入正确的数)
5
4
2
1
+
5
+
2
7
+
3
+
7
8
6
9
6
0
6
4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1、相同数位要(
)。
2、从(
)位算起。
3、个位满(
),向十位进(
)
。课
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执教者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P33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沪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建立在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上的,特别是建立在20以内有进退位的加减法基础上编排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教材编排意图是通过小胖买玩具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分拆转化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鼓励学生算法个性化并促进数学交流。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而数学课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动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所教学的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本身是很枯燥乏味的,不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材编排了小胖与妈妈去买玩具的情境来承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思考,通过在位置图上圈一圈,画一画等实践活动来验证自己的估测。知道用分拆转化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提倡评价融入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思路
根据二期课改数学新教材中“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我把教学目的不止停留在计算方法的习得上,而是着眼于计算方法的得来和算法的多样性上,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由于在这节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的加法,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进位加法口算知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知识。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会提出自己的算法,进行交流和比较,逐步发展算法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学准备
位值图、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内容及要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口算:49+10=
37-20=25-4=
8+91=33+8=
25-9=
学生开小火车口答
学习习惯:声音响亮,表达完整、有条理。
【教学意图】复习已有的知识,也为学生探究新知识作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
一.估算:
38+25课件:小胖在玩具店买玩具。⑴师: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⑵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
1.生口答:小胖去玩具店买了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2.生估算两样玩具的价格。
学习习惯:仔细倾听老师讲解、同伴发言,能复述;声音响亮,表达完整、有条理。学习兴趣:能大胆估算,自主探究,积极举手发言。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1.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2.出示课题。3.师: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图,通过想想、圈圈来展示你的计算过程吗?4.归纳: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两位数加两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吗?5.小结:学生用的几种方法都是通过分拆转化,都借助“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这些以前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进行的。
1.生在位值图上动手操作。2.生交流反馈:A:十位加十位
30+20=50个位加个位
8+5=13
50+13=63B:两位数加整十数38+20=58
58+5=63C:25+30=5555+8=63D:先凑成整十数38+2=40
40+23=63E:25+5=30
30+33=63
学习习惯:仔细倾听老师讲解、同伴发言,能复述;声音响亮,表达完整、有条理。学习兴趣:能大胆尝试,积极思考和操作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创意。学业成果:知道用分拆转化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教学意图】本着“留足够得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练习巩固,运用概念
1.师:其实,挑两样东西的方法很多,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挑的又是什么?请在答题纸上,想想,算算,把答案写下来。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在位值图上画一画,再算一算。2.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在小组内交流。
1.学生尝试再独立计算。2.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说,小组互相说,教师巡视,指名交流)
学习兴趣:能积极参与集体交流活动,学业成果: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
【教学意图】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将不在是习得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学会了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四、回顾梳理,总结评价
师:刚才我们学了些什么新本领??
1.梳理知识。2.交流学习体会。
学习兴趣:能积极发言,声音响亮,表达完整,认识深刻。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A:十位加十位,
个位加个位
B:两位数加整十数
C:先凑成整十数
38+25=63
38+25=63
38+25=63
30+20=50
38+20=58
38+2=40
8+5=13
58+5=63
40+23=63
50+13=63
作业设计
1.算一算。9+7=
36+4=
38+30=
48+9=
20+30=
40+12=68+5=
57+10=
29+37=
36+16=
38+35=
48+19=2.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75+19=
54+37=
64+29=
3.综合应用。①小丁丁家养了15条红金鱼、18条花金鱼。小丁丁家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②实验小学一(3)班有学生37人,其中女生有20人。男生有多少人?
教学反思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有了上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经验,本堂课的学习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并与同学合作交流,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会提出自己的算法,进行交流和比较,逐步发展学生的算法思维。2.学生的练习时间太少,而且学生练习时,老师的指导面较窄,导致部分学生(特别是中下生)多种算法之间混淆,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