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两位数加两位数 沪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两位数加两位数 沪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31 21:05:41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2、会提出自己的算法,在交流比较中,逐步发展算法思维。
3、初步培养估算能力。
4、能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发展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准备:位值图、学习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抢气球。
1、师: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已经学了这些了,让我们来做个抢气球的游戏看看你学得如何。
2、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玩具店。
师:小胖来到玩具店给小丁丁挑生日礼物。(课件出示)要多少钱?谁来列算式?
2、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
二、探究新知
1、这道算式等于多少呢?谁来估算一下?
2、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位值图)请你圈一圈,写一写计算过程。
(生圈圈写写,师巡视)
3、反馈(请几个学生将位值图贴在黑板上,再进行讲解):
可能出现的情况:
……
4、师:小胖的好朋友也帮小胖算出了结果,把书翻到P33,书上的3种方法,你看得懂吗?
5、这些方法都是对两位数进行分拆,再转化为我们学过的计算类型。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师:小巧也为小丁丁买了礼物。你们看她挑的是什么?
2、该付多少钱?请你算一算。(投影反馈核对)
3、你想买什么?请你任选两样玩具,列算式计算,请同桌检查。
四、总结深化
1、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本领?
2、学得好不好,一起去闯关。
(1)开小火车(填空):
19
─→□─→□─→□─→100
(2)小邮递员(连线):
①82
②359
③42
④72
(3)找好朋友:谁与你写的两位数合起来是55。
38+25=63
①8+5=13
②30+20=50
③13+50=63
38+25=63
①38+20=58
②58+5=63
38+25=63
①25+8=33
②33+30=63
38+25=63
①38+2=40
②40+23=63
38+25=63
①25+5=30
②30+33=63
+9
+28
+29
+15
26+56=
35+37=
23+19=
137+222=
PAGE
2学校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教时
1
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能力,探究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2、会描述算法思维,提炼、优化算法多样化的过程;能力目标:1、会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初步体会估算在解答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描述算法思维,提炼、优化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二、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
根据二期课改数学新教材中“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目的不止停留在计算方法的习得上,而是着眼于计算方法的得来和算法的多样性上,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2、学生实际
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进位的加法,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进位加法口算知识,因此,这堂课关键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探究、合作学习,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自主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二、探究阶段
19+20
22+36
34+6
27+1
24+48
18+61昨天我们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并算了算他们的价格,今天图图也让他妈妈带他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东西。(出示PPT)?师:你们认为够吗?认为不够的小朋友举手,说说为什么不够?你是怎么想的?师:(是50几元,还是60几元)那么刚才小朋友讲得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活动一:迁移旧知,探索新知师:你们能不能运用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试着把自己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而且使大家一看就明白呢?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纸上。2、板书学生资源3、我们想了这么多算法。那图图妈妈带的60元钱够吗?
十位上3+2应该是5,现在怎么是6呢?所以在买东西时可以先估一个范围。
口算,选一题说一说计算过程估算,说理由独立尝试(练习纸)交流算式预设:把38分成30和8把25分成20和5把38和25都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凑成整十数不够满10进1
通过口算练习,复习旧知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这节课继续运用到体育用品商店去购物这场景,让学生初步体会估算,对所选体育用品的价钱够不够产生疑问,激起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自己去探索尝试未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有价值学得有意义。
三、理解算理四、对比总结,提炼算法五、联系生活,总结延伸
活动二:根据计算过程在位值图上圈一圈1、师:这几种方法你听懂了吗?你能仔细观察算式,想想它是怎么计算的,在位值图上圈一圈吗?活动三:根据位值图写出计算过程活动四:对比不同算法,提炼计算方法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不同的算法,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3、小结:把第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算把第二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算把这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算凑成整十数的方法(教师把卡纸排一排)4、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与昨天有什么不同?(板书:进位)活动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张老师也准备了80元钱,想买两样体育用品,你能不计算,猜一猜张老师买了哪两样商品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请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的计算过程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1、在位值图上圈一圈并交流反馈独立练习(练习纸),交流反馈1、个别回答2、个别回答
通过算式和位值图的双向勾连,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通过对比评价几种计算方法,理解算理的异同。小结课本内容。两位数加法(算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培养构造算法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2、在练习中感悟计算方法的最优化,为竖式计算做渗透。
教学重点:培养构造算法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培养构造算法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位值图、双色片、学习单、媒体。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23+30=
7+35=
40+31=
9+36=
8+64=
32+30=
87+9=
21+50=
7+32=
44+8=
38+60=
59+4=
师:说说
38+60和59+4,你是怎么算的?(媒体出示位值图和算式)
探索新知
1、出示:一个足球需25元,一架玩具飞机需38元,小胖买这两样东西一共应该付出多少元?
(1)
你能列出算式吗?(生汇报算式)板书:25+38=
(揭示课题)
(2)媒体出示位置图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组长把你们的想法用算式记录下来。有几种方法写几种方法。
(3)汇报方法:



25+38=63
20+30=50
5+8=13
50+13=63



25+38=63
25+30=55
55+8
=
63



25+38=63
20+38=58
58+5=63
(4)小结:三种方法
2、仿练:媒体出示p、32
(1)同桌合作,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
(2)反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上32、33页,学生看书自学,你们用到了哪个小伙伴的方法,哪个小伙伴的想法没有用到,这个方法你会吗?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出计算过程

25+34
=





45+25
=



23+54=



47+28=



35+29
=
教师指导看懂图意,学生先选择会做的独立练习,再交流。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把你的想法先在图中圈一圈)




34+53
=
46+29
=
[
设计意图:两次直观练习,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多种算法。]
3、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53+26=
16+23=
82+17=
27+55=
36+29=
48+47=
[
设计意图: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采用最优化的方法解答,为竖式计算做渗透。]
4、把计算的过程记在脑子里,直接写出得数
52+36
=
43+21=
37+12=
51+15=
44+13=
27+13=
14+35=
22+16=
43+41=
35+14=
85+13=
76+22=
[
设计意图: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有口算的要求,因此训练学生逐步掌握口算的方法。]
四、试试自己的本领
在○里填上“>、<、=”号
(1)12+△=20,12+◆=25



(2)△+14=◆+15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计算是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