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诗词四首·渔家傲秋思》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1 09:17:1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渔家傲秋思》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关《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这两首古诗词题目都是“秋思”,写的季节都同为秋天,反映的主题都有“思乡”。
B.两首诗词写法上,均运用了典故,都写了“思乡之切”与“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
C.《天净沙·秋思》语言简约,风格悲凄;《渔家傲·秋思》语言凝练,风格更显悲壮。
D.“断肠人”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悲,“征夫泪”道出将士的思乡之愁。
二、句子默写
2.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其中“渔家傲”是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①_____代的范仲淹,诗句开头一个②______字写出了延州和内地大不相同的秋季风光,同时也为整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设下伏笔。
6.在众多诗人笔下,白发不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与《渔家傲·秋思》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位诗人借助“白发”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意为“西北边塞上的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之意”。
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为“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白了鬓发,士兵泪满衣襟”。
C.“枯藤老树昏鸦”意为“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为“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8.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表现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建功立业的决心;《天净沙·秋思》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
B.《渔家傲·秋思》描绘的是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天净沙·秋思》刻画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游子形象。
C.《渔家傲·秋思》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天净沙·秋思》描绘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恬静明丽的意境。
D.“长烟落日孤城闭”,一个“闭”字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古道西风瘦马”,一个“古”字给人以苍凉之感。
阅读《渔家傲·秋思》和《从军行》,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从军行①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9.上面是两首边塞诗。《渔家傲·秋思》上阕侧重写景,用一个“异”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揭示了边关将士险恶危急的处境;下阕侧重抒情,抒发了边塞征人

的复杂感情。《从军行》一、二句侧重写景,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句侧重抒情,抒发了戍边将士

的豪情壮志。
10.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认识和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中,“四面边声连角起”的意思是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从各个角落里传来。
B.《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事还不能谈起。
C.《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黄沙滚滚,战斗频繁,战士们穿着坚固的铠甲奋勇杀敌。
D.这两首诗,都是既写了边塞的特有景物,又写了战斗的激烈场面,意境悲壮开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
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至塞上》
(甲)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渔家傲,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在戍守西北边疆期间的感怀之作。
B.词的上片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季节是秋天。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傍晚。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便关闭了城门,这与内地华灯初上的景象迥然不同。
D.“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
12.(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
阅读古诗《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特地用了一个“____”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______。
14.请谈谈你对本词核心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理解。
阅读《雁门太守行》和《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小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5.(甲)(乙)两首诗词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诗句,都写出了将士们_______的决心;(乙)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又抒发出夜不能眠的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16.(甲)(乙)两首诗词都借助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请从(甲)(乙)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处,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景物抒发情感的。
17.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观察下面两幅图画,选择一幅作这首词的插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图1
图2
(2)“酒”在中国诗词中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或展现豪迈性情,或寄托婉转情思……下列诗句中,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一样,借“酒”来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一项是(

(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乙)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丙)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苏轼《寄高令》)
(3)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描写边塞景色的诗句,请你从其他两首诗词中各选一句,分别是“①
”和“②
”(允许每句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18.请简要分析首句“秋风起兮木叶飞”在全诗中的作用。
19.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古诗文阅读
渔家傲·寄仲高①
〔南宋〕陆游
东望山阴②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①此词作于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之前,当时诗人在蜀地。②山阴:作者故乡绍兴。
20.有人评价“写得家书空满纸”中“空”“满”两个词意蕴丰富,你如何理解?
2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有“将军白发征夫泪”,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鬓丝几缕茶烟里”,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词人范仲淹在戍守西北边疆期间的感怀之作,表达了词人惆怅、伤感、自勉、悲慨等情感。
B.上片的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祥和之气的战地画面。
C.词人借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写塞下天气极其寒冷萧条,与词人的家乡中原截然不同,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D.整首词意境苍凉悲壮,词中描写的是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词人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读来真切感人。
23.《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春望》是杜甫写于安史之乱时的作品。两首作品都写到了“泪”,请分析他们各自蕴含的情感的异同。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B项有误,《天净沙?秋思》并没有运用典故。
2.塞下秋来风景异
长烟落日孤城闭
12.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燕然未勒归无计
【详解】

3.北宋范仲淹词牌名题目
4.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孤独愁苦之情。
【解析】
3.本题考查有关的文学常识,答题的个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本首词的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词有词牌名和题目之分,一首词肯定有词牌名,不一定有题目。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因为心中悲伤激愤,才会有“泪”,原因有三,一是思乡,二是功业未成,三是对朝廷软弱的愤懑。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孤独愁苦之情。
5.


6.示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借助“白发”,抒发了自己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助“白发”,抒发了思念家乡但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情。
【解析】
5.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塞下秋来风景异”,头一句,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异”在哪里呢?“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在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一个“异”字为整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设下伏笔。
6.本题考查对比赏析。本首词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可怜白发生!”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7.B
8.C
【解析】
7.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B项不正确。“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
满衣襟”,此处应当作互文翻译。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8.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C项“恬静明丽”不正确。《天净沙·秋思》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9.①思念家乡而又渴望建功立业(意思相近即可)②驻守边关杀敌报国(意思相近即可)
10.B
【分析】
9.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着重抒情。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这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建功立业,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一、二两句是对整个西北边境广漠地域的典型概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10.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四面边声连角起”的意思是: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不是说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都从各个角落传来;
C.“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穿了。这一句概括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黄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D.《渔家傲·秋思》没有写战斗的激烈场面;
故选B。
11.D
12.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心理描写(或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和思乡愁苦之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或外貌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使至寒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苦闷之情。“单”“张”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
【解析】
11.试题分析:D项“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错。“怨恨”表达过重,应是戍边的愁苦,有家难回的无奈。
12.试题分析:比较阅读。题干要求通过对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来分析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如范词可分析环境描写,王诗可分析比喻的修辞手法。前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后者抒发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总之要读懂诗句找出运用的表现手法,或了解写作背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具体诗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3.异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14.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赏析能力。仔细阅读这首词,通读上阕,可以知道这一层的意思是: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作者在与中原的对比中描写塞下景物,处处体现与中原的不同,所以句首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赏析能力。“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这首词的核心句,意思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没有办法回去,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15.
为国效忠、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报效朝廷)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6.答案示例【甲】“角声满天”表现战争的规模之大,鼓角齐鸣,杀声干云,战争是残酷的,而“秋色”又是美丽的,将反差极大之事凝于一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雄浑壮烈之美;“燕脂”写出战场大块胭脂般鲜红的血迹,“凝夜紫”写出战士们血染沙场,透过夜雾呈现出一片紫色,暗示守边将士死伤惨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氛围。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乙】四面的风声、羌笛声、马鸣声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崇山峻岭之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诗人将所闻所见的景物连缀起来,展现出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处在异乡的孤独之感。
【分析】
15.
本题考查诗词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知遇之恩,我愿意拿着宝剑为国君力战而死,表现了作者以死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饮下一杯混浊的酒,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又想到功业未成,回家还没有计划,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为国尽忠的爱国情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为:已是深夜,却不能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流下了泪水。此句中的“泪”感情丰富,联系前面的“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可知这泪水里饮包含着守边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16.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深秋的一天傍晚,边塞上号角长鸣,战斗正在进行,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进,步步进逼;守军士气高昂,顽强抵抗,战斗从白天进行到黄昏,在晚霞映照下,大块大块鲜红的血迹,凝结在大地上。一片苍凉悲壮、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跃然纸上。美丽的秋色与战斗的惨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燕脂”与“紫”写的是战士们血染沙场,使泥土都变成了鲜血的颜色,从中可以感受到将士们死伤惨重,此处景物描写渲染了战斗的悲壮与惨烈,表现了将士们誓死为国,艰苦卓绝的战斗气概。“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说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边声是作者听到的,“千嶂、长烟、落日、孤城”是作者看到的,听觉与视觉的结构,展现出了边塞特有的战地风光。联系后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可知此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7.(1)答案示例一:选择图1,因为图中西北边塞重重叠叠的山嶂,正是词中所描绘的“千嶂里”;图中长烟密布,落日斜照,孤城紧闭的画面,正是词中所描绘的“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象。
答案示例二:选择图2,因为图中黄昏时分,长城蜿蜒的画面,正是词中所描绘的“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景象;图中大雁南飞的画面,正是词中所描绘的“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景象。
(2)【丙】
(3)示例:①一片孤城万仞山
②大漠孤烟直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画面的掌握。作答时仔细观察图画,找出诗词中的意象即可。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意思是“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图二中有大雁和落日的形象,所以图二可以作为《渔家傲?秋思》的插图。(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甲】句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乙】句表现了农家人的盛情,表达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丙】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故答案为【丙】。(3)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有关边塞的诗词有很多,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任选一句作答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8.首句描写了秋风、落叶,交代了写作时令,勾勒出一幅凄冷、萧条的画面,诗人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19.相同: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不同:本诗开篇写秋风起、鲈鱼肥,从而引起诗人的思乡之情,“三千里”“恨”等词表现诗人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惆怅;《渔家傲·秋思》则重在表现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解析】
18.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秋风起兮木叶飞”,描写了秋风、落叶,交代了写作时令。悲凉的秋风最易触动人们的节序之感和念远之情。从时间上说,秋往往意味着岁暮的到来,使人觉着时光的流逝、流年的虚度。从空间看,秋高气清,万木萧萧,视野一下空阔起来,不自觉中自有人在何方、家在何方之叹。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19.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本诗的后两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明白地点出了故乡千里未能归去的“恨”与“悲”,强化了前两句中蕴涵的情感,却远没有前两句含蓄深厚,滋味深远。与上两句的眼见秋风又起了,秋风吹落了树上的黄叶,家乡鲈鱼肥美,可自己却在这遥远的北方,远隔数千里,想回又回不去,做着与自己的期望相背的工作,怎么不令人伤悲。可悲的是这种伤悲还无人可以诉说,只能压抑在胸中。《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思念家乡的情感。相同之处:都是思念家乡。不同之处:本诗是诗人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惆怅。而《渔家傲·秋思》“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则重在表现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20.“空”,独自、白白地,有枉然之意;“满”,满满地,极言所写字数之多。这两个动词,写尽了因离家万里,流浪天涯,虽深切思念家乡,却无人倾说的痛苦又悲凉的矛盾心情。
21.示例:诗人陆游当时身在万里之外的蜀地,可能身在军营,而且诗人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王师北定,收复中原,所以可以替换。
第一层次,只关注诗歌的内容,思维浅显。示例:范仲淹的词写的是将军、征夫的情感,与陆游词的内容不符,不能替换。
第二层次,关注诗歌的内容,有比较深入的分析阐述。示例:范词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一种群体情感,即既渴望建功立业又因思家怀人而泪洒军营的豪迈气概。陆词则写出了漂泊异乡的游子的缠绵悱恻之情,内容不符,不能替换。
第三层次,综合考虑诗词的内容、意境、风格,有思维关联。示例:范词是一首古代边防军人豪放之歌,以其英雄气概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应当说,意境开阔苍凉。而陆词是一首天涯游子思乡怀人之词,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应当说,笔调较为凄婉。所以不能替换。
【分析】
20.试题分析:诗歌的“诗眼”即为诗歌的关键所在,所谓“关键”无外乎两个方面,第一,诗歌的情感中心,或开头点明诗歌的主旨,统领全诗,或中间点明诗歌的主要情感,第二是诗歌的结构的关键,或使诗意自然转折,或让诗歌的情节发生变化等。“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作者的伤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据此做答.
21.试题分析:此题要根据两首诗的内容、意境、风格,来判定是否符合“等量代换”的要求。综合考虑诗词的这些条件就可给出答案。从诗歌的主旨方面分析:陆游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范仲淹的词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所以不能替换。
22.B
23.同:都是伤心之泪。
异:《渔家傲·秋思》中的眼泪是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之期无从谈起,将士们久戍边塞思念家乡,内心悲怆而伤心落泪。《春望》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都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一片凋敝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
【分析】
22.本题考查诗词赏析。B.这首词上片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画面。本项“充满祥和之气”赏析有误。故选B。
2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里的泪是伤心之泪,是因为“浊酒一杯家万里”,也是因为“燕然未勒归无计”,边塞苦寒,思念家乡,功业未成,归乡之期就无从谈起,将士们每每想及此处,就会因为内心悲伤而落泪。“感时花溅泪”是感叹时局,看到美丽的花也会落下泪来。花本为美好之物,怎会见之落泪呢?联系本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知,这里作者是因看到国都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一片凋敝景象,既担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又担心人民的生活困苦,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落下了眼泪。所以两种“泪”都是伤心之泪,但伤心的原因却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