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11-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试题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四地六校11-12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试题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2-10 13:1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
镜与切片的距离。欲获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正确组合是( )
A.1、3、5 B.2、3、5 C.2、4、6 D.2、4、5
3.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同一视野中,有的地方物像清晰,有的地方物像不清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显微镜坏了 B.光源有变化
C.细准焦螺旋转动太快 D.洋葱标本的厚薄不均匀
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①取细胞制片 ②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③水解 ④盖上盖玻片 ⑤冲洗涂片
A.①③②④⑤ B.⑤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⑤ D.①③⑤②④
5.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三部分
6. C、H、O、N、P、S等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其中数量最多和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
A.H、C B.O、C C.C、O D.H、O
7.下表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检测的物质或结构 使用试剂 呈现颜色
A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苏丹Ⅲ 橘黄色
B 马铃薯中的淀粉 双缩脲试剂 紫 色
C DNA 健那绿染液 蓝绿色
D RNA 吡罗红 红 色
8.现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溶液)、乙液(0.05g/ml CuSO4溶液)、蒸馏水,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将下面四种物质同其他区分开来的物质有( )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DNA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9. 现有9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920个,羧基950个,由它们合成的5条肽链中,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
A、899、25、55 B、895、5、5 C、895、24、55 D、895、25、55
10.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大量排汗的同时,机体也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
A.水 B.钙盐 C.钠盐 D.尿素
11.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推知该肽链只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从图2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
12.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
A.保护性屏障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间信息交流 D.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14.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可运输营养物质到各个细胞
B.细胞中绝大多数的水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C.种子休眠时通常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下降
D.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许多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15.雌性家兔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 )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乳腺细胞 D.红细胞
16.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用花生子叶切片鉴定脂肪的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
A.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都更加明显 D.都不需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17.科学家提供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C.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
D.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18.最能表明一个细胞具有特殊功能的是( )
A.细胞核的大小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膜的特性 D.细胞膜的结构
19.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发生联系。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 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20.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
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21.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顺序)(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22.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细胞皱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是 ( )
A.x>y>z B.y>x>z C.z>y>x D.z>x>y
2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24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A是自由扩散 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
25.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
26、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7甜菜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再放人蒸馏水中,则能使水变红。其原因是 ( )
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28.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插入细玻璃管后,用线系紧密封并使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①.细玻管内液面上升 ②.细玻管内液面不变
③.烧杯内液体遇碘变蓝色 ④.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 ① ④ B ② ③
C ① D ②.
29、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B.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
C.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
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D.在溶液浓度为20g·L-1,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30、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内吞和外排 D.无法判断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31.(11分)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脑啡肽的合成是采用的蛋白质工程技术,这是在生物发展分子水平上的又一突破。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式:羧基 ,氨基 ,肽键
(2)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 ;该化合物含有 个肽键。
(3)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 反应。
(4)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该化合物有____种氨基酸构成。
(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2.(3分)下图中的分子结构为某种核苷酸,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右上角部分为腺嘌呤碱基(A)。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人体中由A、G、U、T 4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_______种。
(3)请在图中指出在哪个位置上去掉氧,该物质便可成为组成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在图中用圆框框出来即可)。
33.(8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 ,d是 。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细胞器膜、 和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34.(8分)下图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圆圈代表载体,多角形表示能量,请回答:
(1)①表示___________ 方式,②表示___________方式,③表示___________方式。
(2)胆固醇、K+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②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______。
(3)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上合成的。与③相比,②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填序号)
35.(10分)实验室有新配制的蔗糖溶液(0.9 mol/L)和硝酸钾溶液(0.45 mol/L)各一瓶,另有蒸馏水一瓶,因忘记贴标签,仅凭肉眼已无法鉴别。你能以活细胞为材料设计一个鉴别方案,将这三瓶液体区分开吗 (10分)
实验材料:3瓶液体、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适量、清水。
实验用具: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对三种未知溶液进行编号标记。
(2)
(3) 。
结果预测:(表示在坐标图上并加以说明)
说明 图a为滴加 ;
图b为滴加
图C为滴加 。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31.(1) . . (2) .
(3) . . (4) . (5)
32 .(1) . (2)
(3)(在右图中用圆框框出来即可)
33 .(1) . . (2)
(3) . (4) . .
34. (1) . . (2)
(3) . . (4)
35.实验步骤:
(2)
( 3)
结果预测:(表示在坐标图上并加以说明)
图a为滴加
图b 为滴加
图C为滴加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D D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C C A D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B B D B C A A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31.11分 ⑴-COOH -NH2 -CO-NH- ⑵五肽 4
⑶ 5 4 脱水缩合 ⑷ R基不同 4 ⑸ 578
32.3分 (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6
(3)
33.8分 (1)高尔基体 内质网 线粒体 (2)流动性
(3)蛋白质和脂质 (4)细胞膜 核膜 选择透过
34.8分 (1)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2)K+
(3)载体蛋白 核糖体 需消耗能量 (4)②
35.10分 (2)制3个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作标记,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紫色液泡的大小(2分)
(3)取3种液体分别滴在3张装片的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同时以显微镜观察液泡的变化(或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情况)(2分)
结果预测:
图a为滴加蒸馏水时,洋葱表皮细胞吸水,但变化不大 (2分)
图b为滴加硝酸钾溶液后,先引起质壁分离,液泡缩小;后因K+和NO3-被洋葱表皮细胞吸收,导致细胞重新吸水,表现为质壁分离复原,液泡增大(2分)
图C为滴加蔗糖溶液后,引起质壁分离,液泡缩小,且不会自动复原(2分)
DNA…—A—T—G— C—…
RNA…—U—A—C—G—…

T

C12H22O11

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