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5.琥珀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
观察下面图片,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对琥珀的初步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琥珀的新课文。
琥珀
生平介绍: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主要作品:《乌拉波拉故事集》
《活动》《爱的代价》等。
作者简介
柏吉尔(1804—1882)
琥珀:是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琥珀多为透明或半透明块体,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动物或植物碎屑。颜色为蜡黄或红褐色,也可为白色,燃烧时会发出特殊的芳香。
小资料
看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1)什么是琥珀?
(2)文中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
(3)琥珀是怎么形成的?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在文中找一找答案。
集体交流:“琥珀是什么?文中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
这两个问题。
①琥珀是一种透明的松柏树脂的化石。
②文中琥珀的特点:黄色、透明、硬、里面包裹着昆虫。
交流:阅读时,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1)字词的读音及书写。
wēng
shì
shèn
fān
mái
pò
我会认
琥
珀
嗡
脂
拭
渗
俯
扎
番
埋
澎
湃
hǔ
zhī
péng
fǔ
pài
zhá
熟字识字
识字方法
拜
湃(pài)
伯
珀(pò)
换偏旁识字
指-扌+月=脂
试-讠+扌=拭
扎
zhá(挣扎
)
多音字
zhā(扎针
)(扎营)
造句
医生刚要给她扎(zhā)针,她就在妈妈的怀里挣扎(zhá)起来,把刚刚扎(zā)好的辫子也弄散了。
zā(扎染)(扎辫子)
我会写
hǒu
zhī
shì
huá
shǎng
cān
là
大吼吼叫
树脂
脂肪
擦拭
拂拭
划水
划船
晌午
半晌
餐厅
餐桌
辣椒
火辣辣
吼
拭
脂
辣
划
晌
餐
nù
愤怒怒火
怒
我会写
shèn
fān
shuā
cè
xiáng
渗透渗水
挣扎
番茄
番薯
粉刷
刷牙
推测
猜测
详细
详情
渗
番
挣
详
刷
测
mái
埋藏掩埋
埋
zhēng
hǒu
书写指导
“孔”要写紧凑,“子”的横变提,竖弯钩舒展。
shì
“式”在书写时左收右放,斜钩舒展,不要多写一撇。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这块琥珀里同时存在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1)难懂的句子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①点拨:自地球诞生以来,地壳就在不停地运动,导致地表陆地被海水淹没,这就是说,地壳发生了变化。
②地壳发生变化是化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料: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人们难以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发生过的地壳变动。
字词引领,品析句段
1.
第一组词语:快乐飞舞
掸掸翅膀
拂拭
脑袋
①这组词语写的是文中的什么?
苍蝇
②比较“拂拭”与“擦拭”。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擦拭:(用布、毛巾等)擦干净。
点拨:文中指苍蝇伸起腿轻轻擦过圆脑袋,用“擦拭”不妥当。
③读读文中描写小苍蝇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过树林。
点拨:体会小苍蝇的快乐。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点拨:体会小苍蝇的自由。
2.
第二组:慢慢爬来
当作美餐
划动长腿
①这组词写的是文中的什么?
蜘蛛
②找出文中描写蜘蛛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点拨:体会蜘蛛的小心翼翼,一心想得到食物——小苍蝇。
3.
第三组:翻腾怒吼
不断冲刷
波涛澎湃
①这组词语写的是文中的什么?
②出示分别含有上面三个词语的句子。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
海浪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从上面这三个描写海浪的句子中,你读到了什么的变化?
海原先在很远的地方,后来把森林淹没了。
点拨: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琥珀的形成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随着地壳变化发生的。
4.齐读这三组词语。
默读课文,梳理层次
刚才,我们抓住关键字词,解决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再默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琥珀的形成?哪些自然段写了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点拨:琥珀的形成——第一至十二自然段。
琥珀被发现的过程——第十三至十七自然段。
2.快速默读第一至十二自然段,思考:形成这块琥珀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点拨:
(1)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天气炎热,适合松脂融化)。
(2)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3)很长的时间(树脂埋在泥沙下面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最后变成了化石)。
(4)地壳变化(海水的迁移)。
3.快速默读第十三至十七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发现琥珀的过程。
点拨:渔民父子两人走在海滩上,儿子挖出了脚下沙里的硬东西,父亲告诉孩子那是琥珀。
4.总结
琥珀的形成和琥珀被发现的过程,作者是用“讲故事”的方法写出来的。这样,能让我们读起来感到生动有趣。
结构梳理
琥珀
第一部分(1—12
)讲琥珀形成的经过。
讲琥珀被发现的过程以及琥珀的价值。
第二部分(13—18)
一、看拼音,写词语。
hǔ
pò
yān
mò
zhī
zhū
měi
cān
(
)(
)(
)(
)
zhēng
zhá
sōng
zhī
tuī
cè
xiáng
xì
(
)
(
)(
)(
)
琥珀
淹没
蜘蛛
美餐
推测
挣扎
松脂
详细
二、用相应的词语替换句中画线的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
2.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
3.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
4.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
大约
中午
靠近
推想(共28张PPT)
5.琥珀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琥珀》。
1.从这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推测”是什么意思?
点拨: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3.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已经知道的?哪些内容是作者的推测呢?
点拨:(1)已经知道的是琥珀的样子。
(2)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是作者的推测。
4.小结:这篇课文,作者围绕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是作者根据已经知道的琥珀的样子展开的推测。
琥珀
柏吉尔
大家读过很多故事,知道故事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些部分组成。那么请大家想一想,课文中这个故事的各个部分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表格
时间
很久很久以前(约莫几万年前)的一个夏日
地点
离海很远的一处松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
人物
小苍蝇
蜘蛛
起因
蜘蛛想吃小苍蝇
经过
蜘蛛刚扑向小苍蝇,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把蜘蛛和苍蝇包在里头,它们挣扎一番,松脂继续滴着,积成一个松脂球,重重包裹住两只小虫。
结果
几万年过去了,松脂球成了化石
点拨:
根据表格讨论:作者为什么推测这个故事发生在松林,而不是其他地方?请说一说这样推测的依据。
点拨: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所以推测故事发生在松树林。
说一说表中其他内容的推测依据。
点拨:1.时间——琥珀是化石,它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
2.人物——琥珀里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3.起因——在海滩上发现透明的琥珀,两个小东西仍旧在里面好好地躺着。可以看清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4.经过——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小结:我们发现,作者讲述的这个故事每一部分都有一定的依据,也就是说,本文故事的创作不是作者凭空想象的,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而作者主要依据的就是琥珀的一般形成过程。你们知道琥珀的形成过程吗?
自读“阅读链接”,说说一块琥珀的形成要经历几个阶段。
琥珀形成经历的阶段:
第一阶段:松树等分泌出可以流动的树脂。
第二阶段:树脂被掩埋,有机物挥发成硬树脂。
第三阶段:硬树脂中有机物进一步挥发成琥珀。
比较“阅读链接”和课文的异同点。
点拨
同:都是写琥珀的相关知识,讲述了琥珀的形成。
异:选文根据《琥珀物语》(大自然丛书系列之一,为科普读物)相关内容改写,语言严谨准确、简明扼要、富有条理,深入浅出地将琥珀形成的一般过程讲得清楚明白。课文用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文笔,通过“讲故事”的表达方式推测再现了一块少见的琥珀的形成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品析语句,体会生动
课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写,不仅有科学依据,而且很生动。请再读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写得特别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1.
自读课文,圈画出语句,写感受。
2.汇报交流。
1.(1)描写苍蝇的句段。
①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②体会文中一连串写苍蝇动作的词。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点拨: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点拨:圈画出描写苍蝇动作的词语。
答案:展开
飞舞
穿过
飞进
停
伸
掸掸
拂拭
你感受到的这只小苍蝇的生活是怎样的?
快乐、悠闲、自在、自由等。
③为什么要把苍蝇写得这样悠闲快乐?
点拨:此时写出小苍蝇的悠闲快乐,为后文中它未察觉蜘蛛的逼近做铺垫。
(2)描写蜘蛛的句段。
①写蜘蛛的句段。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体会“慢慢、小心、沿着”等词语,感受气氛的紧张。蜘蛛小心翼翼地接近,一心想吃掉小苍蝇。
②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
聪明又贪吃的蜘蛛。
③这样写蜘蛛好在哪里?
生动有趣
(3)品析文中其他写得生动的语句。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点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松脂。(这里的比喻生动形象)
“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这里的想象合理生动)
复述、点评
1.要求:这是一个生动的、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故事。谁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把琥珀的形成过程说得清楚、生动。
2.指导复述。
重点练习复述“经过”的部分。
“经过”部分要点:
(1)抓住小苍蝇的动作:展开、飞舞、穿过、飞进、停、掸掸翅膀、拂拭。
(2)抓住蜘蛛的动作:慢慢爬、划动、向下爬……
3.教师点评。
结构梳理
天气炎热
松脂滴落
松脂包裹小虫
琥珀
陆地下沉,海水上漫
松脂球被泥沙掩埋
经历漫长岁月,变成化石
松脂球的形成
琥珀的形成
发现化石
海边
被发现
概括主旨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合理推测并再现了一块少见的琥珀的形成过程,兼具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响
(
)的绿翅膀
(
)地照射
(
)的松脂
(
)的事情
(
)地挣扎(
)的波涛
(
)的泪珠
可怕
前俯后仰
柔嫩
澎湃
热辣辣
飒飒
厚厚
黄色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约摸算来,总有( )年了。
2.夏天,晌午的太阳( )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3.( )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4.蜘蛛( )扑过去,( )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 )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
)包在里头。
几万
热辣辣
海
刚
突然
刚好
一齐
三、照样子,完成句子。
例:之所以推测苍蝇和蜘蛛曾经挣扎过,是因为琥珀里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1.之所以推测故事发生在松树林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2.之所以推测地壳发生了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之所以推测天气十分炎热,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琥珀是松脂球化石
琥珀是在海滩的泥沙里发现的
只有在炎热的夏天,老松树才会渗出大滴的松脂
关于变化的词语
沧海桑田
斗转星移
日新月异
天翻地覆
变幻莫测
变化多端
今非昔比
瞬息万变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个学说。——李四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