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乘法—乘法估算 冀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乘法—乘法估算 冀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1 06:17:50

文档简介

乘法估算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3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估算、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的习惯,培养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学会估算,理解估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具:PPT,教案,报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每列火车车厢定员118人,这列火车挂了12节这样的车厢。估算一下,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定员118人是指每节车厢的座位数)估算,简单地说就是给数取一个与它最相近的整数,然后再进行运算。比如49×11,就可以看为50×10,好了,下面大家就试着估算下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座位。
(学生回答,交流不同的方法与结果。)
师:大家估算好后,可以算下实际有多少座位呢?
师小结:估算,就是快速地对物体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计算。不同于精确的算出结果。
(二)、试一试
师:假设我把12节车厢换成19节车厢,大家再进行估算下,并和实际的座位进行下比较。
师:……
(三)、练一练
1.
课本19页第1题。
一个体育场一共有24个看台,女孩坐在5号看台最后一排的最边上一个座位,是18排32号。估算每个看台可以容纳多少观众。
从女孩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信息?
答:5号看台有18排座位,每排有32个座位。
2.
课本19页第2题。(把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事先准备好报纸分给每个小组,让他们估算下每一版报纸的字数。最后让每组交流下估算的方法,比较哪组最简单最合理。)
(四)、课后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
六、板书设计: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计算、交流活动中,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2、理解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规律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3、在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计算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及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算法。难点: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创设情境1、出示书中练习37×10=
400÷10=37×100=  400÷100=二、探究体验(一)积变化的规律。(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上几,积也随着乘上几)1、出示两组算式。4×2=840×2=80400×2=800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谈发现。(二)积变化的规律。(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随着除以几)1、出示第2组算式25×40=100025×20=50025×10=2502、引导学生观察,并谈发现。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师巡视,集体交流,师指多名同学说.
(二)自助餐问题例题:一个旅游团有150人,中间安排自助餐。自助餐A每位18元,自助餐B每位20元。算一算:选择A、B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钱??问:说一说问题中的“各需要多少元钱”如何理解?小结: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提示学生先观察每组算式,看看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会如何变化,再写出结果。2、练一练第2题,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口算。3、让学生读题并解答。4、先让学生观察图,了解其中的信息再解答。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
学生口答生回答:其中一个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乘上10、100,积8也跟着乘上10、100。总结出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也乘相同的数。生回答其中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40除以2、4,积1000也跟着除以2、4。总结出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除以相同的数。小组讨论。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学生读题。150×18=???150×20=想一想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试一试。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笔算或口算的过程。1)150×2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150×20?=?3000?????方法:可以先进行估算,也可以直接进行口算。???1?5?0×???2?0—————???3?0?0?02)150×18=???????学生反馈时讨论: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1?5?0????????????×??1?8?????????????1
2
0
0
1
5
0?2
7
0
01?5?0×??1?8
1
2
0
1
5
2
7
0
0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书学生讨论思考:先估计积是几位数有什么好处?
学生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的说出师可引导说出规范的话。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师可适时指导规范学生的话。交流介绍自助餐的有关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巡视500×40一题,避免计算时丢掉0
板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150×18=2700(元)
150×20=3000(元)1?5?0????????????????????1
?5
?0×?1?8?????????????????×??
2
0——————????????????——————1
2
0
3
0
0
01
52
7
0
0《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前3分钟计算。
(学生同桌之间利用卡片进行口算与估算的练习,每人算一遍,这种方法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仅仅3分钟的时间,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动脑思考,动口计算,全员参与,共同进步。)
2.复习估算的方法和要求。
3.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二、??????????
自主探索,参与构建?
(一)解决问题一: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1.一名学生组织全体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由于这道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充分放手,利用小老师组织学生解决该问题,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为自己的数学学科的学习进一步树立了信心,同时组织学习的小老师也得到了锻炼。)
2.引导总结估算的特点:估无定法,择优选择;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手并不是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到知识的生成的关键处,教师必须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二)解决问题二:四年级教师要组织一次参观,一套车票和门票104元,一共需要49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学年主任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你能帮帮老师吗?我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确定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创设了帮老师解决准备钱的主题式情境,学生都积极踊跃的想办法帮助老师解决准备钱的问题,全体学生都积极思考充分交流。)
1.学生自己解决,把自己的方案在小组内交流;(指明板演)
(学法体现自主性。全体学生充分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样全方位的交流促进所有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案;
(渗透多种估算方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例题的计算中,给学生创设了体会算法多样化的空间。)
3.小组再次交流,确定最佳方案;
(让学生自主优化策略,自主迁移方法,自主应用,真正做到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4.总结:
A、生活中在做准备时,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为了使准备更充分,要多估(进一法)。
(数学知识从实践中来,到生活中去。课的展开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使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出门多带点钱----把数估大)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B、估算的前提——符合生活实际。
(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三、达标检测
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
2.全班汇报:1-3题集中汇报,4、5题个别汇报,展示多种方法。
(达标检测的解决方式采用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三步完成,真正做到了教学需要考虑面向差异的全体,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需求入手,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