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 冀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1 06:20:58

文档简介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算用结合中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运算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不断增强数感;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提高计算、概括和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具学具:主题图
实物投影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由课前播放的黄山纪录片引入,出示石家庄到黄山的地图,和石家庄---黄山自驾游花费预算表)你能帮忙做14人从石家庄到黄山自驾游的预算吗?
项目
花费(元)




总计
二、行的预算,唤醒旧知
教师:(出示行车路线)直接给出了油费的预算(
元),自驾游除了油费外,“行”中还有一项花费(课件出示石家庄到黄山来回共要经过的
个收费站),如果平均每个收费站收费78元,石家庄到黄山来回要花费多少高速费?你用竖式算算吧!
教师:谁能讲一讲笔算过程?
三、游的预算,探究新知
1.景点一门票:探究算理
教师:来到黄山该游玩了,买门票是旅游中必须的花费,课件出示:黄山门票每人233元(含保险),14人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尝试计算后,全班汇报。
教师: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先用14个位上的4乘233,得932,
教师追问::这步算的是几张门票钱?接下来又怎么算?
学生:再算1乘233,这个1在十位上代表的10,积的末尾上的3要与十位对齐。
教师:这个3表示-----,(生:3个十)233表示-----(生:233个十),也就是-----(生:2330),这一步算的是几张门票的钱?最后再把4张门票的钱和-----(生:10张门票的钱相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2
3
3
×
1
4
9
3
2
……233×4=932
2
3
3
……233×10=2330
3
2
6
2
2.景点二门票:巩固算法
出示宏村、徽州古城门票预算表
景点
门票(元
人)
人数(人)
合计(元)
宏村
114
14
徽州古城
185
14
教师:请你算一算到宏村、到徽州古城游玩门票各需要多少钱?让学生主动的探究算理算法,在小组交流中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四、住的预算,总结算法
课件出示住的预算表
住宿费(元
人)
人数(人)
合计(元)
218
14
教师:住宿费又要花多少钱?请你自己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刚才在行、游、住的预算过程,大家在原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基础上,自己已经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师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计算的方法相同,都是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的乘积相加,只不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一个因数多了一个百位数。
五、巩固运用,规划延伸
164×32
312×15
1254×23
学生笔算后核对答案。这里有意识的布置了一道四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再一次的让学生感受到多位数乘两位数在算理上的一致性,强化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课时,对以后的计算和后面乘法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是对知识的迁移。
二、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计算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三年级时我们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同学们,你还能回忆起是怎么计算的吗?下面为我们看一道应用题(教师出示应用题1):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58千克,一天有三班工人工作,一天是24小时,那么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学生分析题目提取有用信息:
1、这台面粉机每小时可以磨面粉58千克。
2、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我们平时说的8小时。求: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教师找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一同判断黑板上同学计算的正误,如不对可由学生自己找出错误进行改正,必要时教师进行指导。
同学列式计算解答:
58×24=1392(千克)
58
×
24
----------
232
116
---------
1392
答: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1392千克.
教师请学生回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说对意思即可。(对回答较好的同学用掌声鼓励。)
教师出示应用题2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千克,一天有三班工人工作,一天是24小时,那么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教师请学生找出与第一题不同之处,很明显是58变成了158.由于上面题已经分析,所以很容易直接列出算式:
158×24
算式列出了,那又该如何进行计算哪?
2、知识教学
教师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复习的知识自己试着计算,计算完毕可用计算机验算,看自己做对没有。
教师找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158×24=3792(千克)
158
×
24
----------------
632
316
----------
3792
答: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3792千克.
师生一同判断黑板上同学计算的正误,如不对可由学生自己找出错误进行改正,必要地方教师指导。
好的,同学们非常优秀,我们再看一题:用竖式计算345×76
(过程同上略)
好的,通过上面的两道题,你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了吗?同学们可以前后桌进行讨论,有答案后可以举手。(同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多名学生向教师汇报方法,教师跟随同学演示方法,必要时予以指导。教师提醒同学注意末尾和那位对齐。
五、知识的巩固
教师出示通告:
今天,“数学国”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数学状元”大赛,让我们一起参加吧!也
许今年的
“数学状元”就是
你。
教师出示初赛试题
:六道竖式计算题,六个同学黑板上计算,其余每列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课时,对以后的计算和后面乘法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是对知识的迁移。
二、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计算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三年级时我们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同学们,你还能回忆起是怎么计算的吗?下面为我们看一道应用题(教师出示应用题1):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58千克,一天有三班工人工作,一天是24小时,那么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学生分析题目提取有用信息:
1、这台面粉机每小时可以磨面粉58千克。
2、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我们平时说的8小时。
求: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教师找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一同判断黑板上同学计算的正误,如不对可由学生自己找出错误进行改正,必要时教师进行指导。
同学列式计算解答:
58×24=1392(千克)
58
×
24
232
116
1392
答: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1392千克.
教师请学生回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说对意思即可。(对回答较好的同学用掌声鼓励。)
教师出示应用题2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千克,一天有三班工人工作,一天是24小时,那么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教师请学生找出与第一题不同之处,很明显是58变成了158.由于上面题已经分析,所以很容易直接列出算式:
158×24
算式列出了,那又该如何进行计算哪?
2、知识教学
教师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复习的知识自己试着计算,计算完毕可用计算机验算,看自己做对没有。
教师找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158×24=3792(千克)
158
×
24
632
316
3792
答: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3792千克.
师生一同判断黑板上同学计算的正误,如不对可由学生自己找出错误进行改正,必要地方教师指导。
好的,同学们非常优秀,我们再看几题:用竖式计算(过程同上略)好的,通过上面的两道题,你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了吗?同学们可以前后桌进行讨论,有答案后可以举手。(同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多名学生向教师汇报方法,教师跟随同学演示方法,必要时予以指导。教师提醒同学注意末尾和那位对齐。
五、知识的巩固
教师出示试题
:三个改错题,三个同学黑板上计算,其余每两列同学完成教师指定的一题。(解答及指导过程略)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思考回答。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全班81名同学有70名同学习题全部做对。剩下的同学除3名同学没有掌握本节课内容,其余几位同学均是不细心造成的。因此还要培养学生的细心能力,多练习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本人方面还要继续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参照不同版本教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重点知识,才能把一节课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