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二课时讲 学 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讲 学 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0 14:0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 年 级 语 文 (下) 讲 学 稿
课题: 岳阳楼记 第二课 时间: 2011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重点)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重点)
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
学法指导:
有了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进行更深入的阅读,讲学稿中的问题可以当做你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线索,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同学间的合作。
一、课堂学习 思考 合作
1、文章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3、文章第二段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4、默读文章第三段,思考并总结:作者描绘的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5、默读文章第四段,思考并总结::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毕生追求的“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在你看来它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
8、 “”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什么?“退”又指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9、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二、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 的表达方式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 (表达方式是 ),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 与 相结合),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 ,自然引出 ,说明作者意图。
三、巩固 练习
阅读文章2、3、4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连月不开(          )
(3)薄暮冥冥(         )
(4)至若春和景明(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列的意思。(4分)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
去: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
①去国怀乡( ) 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