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科技馆:“两弹一星”展厅
载人航天展厅
杂交水稻展厅
屠呦呦展厅
文化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展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厅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科技馆,现在请大家分组进入“两弹一星”展厅、载人航天展厅、杂交水稻展厅、屠呦呦展厅参观。
请介绍本展厅的以下信息:
1.核心内容
2.研究团队组成人员(代表人物)
3.取得成就(时间、成就、意义)
1.含义:“两弹”:
即核弹 ( 、 ) 和导弹
“一星” :即
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
氢弹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90,找出“两弹一星”的相关成就。
(一)“两弹一星”展厅
一、科技馆
2.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 核武器的实验。
1967年,第一颗 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64年10月16日
导弹
氢弹
东方红一号
五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力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思考: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2.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3.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
1.保卫国家安全。
材料三:有的外国人说:“在原子弹的领域里,你们中国人的大脑还是真空的。”
材料四: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毛泽东向他询问能否在制造核武器方面予以帮助时惊讶地说,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现在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只要苏联有核武器就够了。
材料五:1958年的一天,在二机部部长办公室,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自己的原子弹谈何容易,那时中国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缺乏资料,外国的研究成果又都严重保密。
结合材料和已学知识,说一说当时中国研制核武器面临着怎样的困难?
3.缺乏资料,外国研究成果严重保密。
1.技术空白。
2.中国工业落后。
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
国名
美国
苏联
英国
中国
时间
7年零4个月
4年
4年零7个月
2年零8个月
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钱学森(1911——2009)
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1924——1986)
阅读下面史料,分析“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历史意义。
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谁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
——毛泽东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力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1.极大地巩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2.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相关史事】
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建议下,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且因为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而得名“863计划”。
《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二)载人航天展厅
1.1999年11月, _____ 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航天员 _____ 乘 _____ 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_____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 _____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无人航天
太空行走
神舟一号
杨利伟
神舟五号
三
神舟七号
翟志刚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92,找出载人航天的相关成就。
【自主学习】
载人航天
太空行走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回顾
袁隆平
他被誉为
“ 之父”。
杂交水稻
1.右图人物是谁?
2.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三)杂交水稻展厅
三个梦想
1.禾下能乘凉
2.水稻遍全球
3.盐碱荒滩变良田
意义:?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意义:?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四)屠呦呦展厅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使命是什么?实验什么时候成功?
治疗疟疾
20世纪70年代
(2)荣誉: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6年,毛泽东提出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毛主席题词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二、文化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红岩
青春之歌
东方红
茶馆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请大家结合生活,说一说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
复习巩固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科技领域
文化领域
成就
人物
原子弹、氢弹
邓稼先
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钱学森
杂交水稻
袁隆平
青蒿素
屠呦呦
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如饥似渴的学习。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