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 课件 +朗读(共24+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 课件 +朗读(共24+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13:37:53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0.古诗三首
第1课时
本单元导语中引用了表现宋代爱国将领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看看着三首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燕”多音字,在诗中读一声。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锤”翘舌音。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劲”多音字,在诗中读jìng。
同学们,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它是一首写古代战马的唐诗。
李贺的《马诗》是以马为题材的一组诗,共有二十三首,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这首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人,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合称唐代“三李”。
主要作品:《昌谷集》,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再读古诗,理解大意。
听老师范读,想象怎样才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读时要注意停顿。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luò
指导书写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各”是夂,首笔撇较短,横撇和捺要舒展。
同桌交流古诗大意
要求:
借助课文注释,一人逐句说诗意,另一人认真倾听。如果同桌说得不够准确,倾听者可以帮助纠正;如果说得不全,倾听者可以帮助补充。
提示:
快走踏清秋
跑。
清爽的秋天。
理解诗句,体会意境
结合朗读指导,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朗读指导:诗句中如雪的沙漠和如钩的弯月带给人们清冷和悲凉的感觉,因此我们在朗读这两句诗的时候要重读“沙如雪”和“月似钩”读出“清冷、凄凉”的意境。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温馨提示:想象一下千百年前边塞战争场面是什么样子的。
参考答案: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金钩似的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雪。
结合朗读指导,读读诗句,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匹怎样的马?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朗读指导:重读“何当”,读出诗人无法实现报国志向的失落心情。
看到一匹戴上了金络脑的马。
你是从哪个词想象到的?
金络脑
你们从这句诗里想象到了什么场景呢?
看到一匹在战场上驰骋的战马。
战马披挂上阵、身姿矫健的样子。
你是从哪个词想象到的?
快走
你看到的画面真的存在吗?
不是真的存在的。诗句中“何当”一词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期待着骑上戴着金络脑的战马驰骋在战场上的理想无法实现的心情。所以这种画面不是真实地存在的。
让我们查查资料,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马诗》。
联系生平,体会情感
结合课前查阅的诗人生平资料想一想:李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只为了写马的矫健吗?
诗人李贺少年成名,声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这首诗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诗人借咏马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我们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尽可能读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心情。(重点)
拓展古诗,总结提升
阅读下面的《马诗》(其四),想一想与刚学的《马诗》
(其五)有什么异同。
马诗(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总结:这两首古诗都是诗人借写马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两首诗所展示的马有所不同,课文写的是一匹矫健的战马,而《马诗》(其四)写的却是一匹瘦马。虽然两首诗所描写的马不同,但都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文章主旨
李贺的《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
《马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同时也有不被赏识的苦闷之情。诗从不同侧面描写了马。在表达方法上有咏物言志的特点。
虚写
渴望报效国家


实写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李贺

咏物
言志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板书设计
一、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燕山

yān
yàn)
燕子

yān
yàn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然后打“√”。
1、万象更新
A.更加(

B.变更(

C.又、再(

2、日夜不绝
A.穷尽(

B.走不通的(

C.断绝(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四、《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
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共29张PPT)
10.古诗三首
第2课时
回顾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诗》,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边背诵边回忆:
诗人在咏马的同时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情怀。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古诗,看看这两位诗人又表露了怎样的人生志向。
石灰吟
竹石
齐读诗题。
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人。明朝军事家。在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歌多表达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廉洁坚贞的情操。主要作品有《石灰吟》《咏煤炭》《荒村》等。



【明】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细读课文,把握诗意
朗读指导:读注重重音和停顿。
边读边思考:石灰石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各种磨砺的?
朗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思考:“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意思: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在熊熊烈火中被烧。
画面: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石,面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我们在朗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这两句诗的时候要重读“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这两个词,这样就能读出石灰石的坚韧与无畏的精神。
意思: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世间。
体会:“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诗人高尚的节操。
朗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从“清白”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即使粉骨碎身,它也不怕?
因为它实现了自己把清白留在人间的理想,所以它不怕粉骨碎身。
朗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这两句时,要尽量读出诗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而无所畏惧的精神。
文章主旨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此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石灰吟
(托物言志)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等闲———清白)
粉骨碎身
板书设计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是
“扬州八怪”之一。其诗词描写民间疾苦颇为深切。自古以来,竹都被人们看做是高洁、正直、坚韧、顽强的象征。郑板桥晚年的这首题画诗《竹石》正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细读古诗,把握诗意
朗读指导:读注重重音和停顿。
边读边思考:竹石是抱着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各种磨砺的?
朗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咬”“不放松”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意思:紧紧咬住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画面:竹子坚定不移地扎根深山,不管风吹雨打,都不松懈。
朗读指导:竹子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将根牢牢地扎在裂了缝的、破碎的岩石中啊!大家在朗读这两句诗一定要把这种勇气和决心读出来。
意思: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品格:写出了竹子坚韧不屈,刚正不阿、不惧艰险、傲然独立的品格。
朗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思考: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写出了竹子的什么品格?
朗读指导:竹子面对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仍不屈不挠。大家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将这种精神读出来。
竹石(郑燮)
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根基坚固,洋溢着诗人的赞美之情。
后两句是对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作者自己风骨的强劲。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风骨凌然,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精神强者的形象。
文章主旨
竹 石
?  ??????(?清??)?郑燮
              ???? 
?????
?????????????
?
咬定
立根
千磨
任尔
不放松
破岩中
还坚韧
南北风
坚定?
顽强
坚韧不拔
板书设计
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诗人的生平资料,想一想诗人借助石灰石和竹子分别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志向?
于谦借助石灰石表达了自己清白立世的人生信念。郑燮借助竹子表达了自己坚强不屈的精神。
比较异同
《石灰吟》: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于谦终于考中进士,并入朝为官,诗中哪一句道出了他的心声?(千锤万凿出深山)为官多年,纵使被无情陷害,他也当做平常的小事,(烈火焚烧若等闲)即使粉骨碎身、慷慨就义,也不惧畏惧。(粉骨碎身浑不怕)他只想留下一世清白、一世清廉。(要留清白在人间)
指导背诵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看着这幅画我们来背一背《竹石》这首题画诗。
指导背诵
chuí
指导书写
左右结构,右部笔画较多,注意横画的长短分布和间距,避免拥挤。
záo
“业”的末笔横拉长,盖住下方。下半部分方正,内有两横。
《马诗》《石灰吟》《竹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石灰吟》表达了诗人不畏强权、不惧打压,甘愿用生命来维护清白的志向。《竹石》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绝不妥协的志向。
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咏物诗,在表达方法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都是名为写物,实则写人,都是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一、给画线的字注音。
郑燮
二、解释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任尔:
xiè
任凭你;
任:任凭、随便;尔:代词,你。
三、联系上下文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解释
1.烈火焚烧若等闲。


A.如果
B.好像
C.你
2.烈火焚烧若等闲。


A.平常
B.随便,轻易
C.无端
.
.
.
B
A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梅兰竹菊四君子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