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
埠
市
2
0
2
0
—
2
0
2
1
学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学
业
水
平
监
测
高
一
历
史
注
意
事
项
:
本
卷
满
分
1
0
0
分
,
考
试
时
间
8
0
分
钟
,
请
将
答
案
写
在
答
题
卡
上
,
写
在
本
试
卷
上
无
效
。
一
、
选
择
题
(
本
大
题
共
2
4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4
8
分
。
每
小
题
列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最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
)
1
.
“
夏
商
周
断
代
工
程
”
认
定
夏
建
立
于
约
公
元
前
2
0
7
0
年
。
这
一
时
间
也
可
表
述
为
A
?
公
元
前
2
0
世
纪
前
期
B
?
公
元
前
2
0
世
纪
后
期
C
?
公
元
前
2
1
世
纪
前
期
D
?
公
元
前
2
1
世
纪
后
期
2
.
商
周
时
期
,
国
家
遇
到
重
大
问
题
时
,
君
主
要
征
求
“
国
人
”
的
意
见
,
“
国
人
”
也
可
以
通
过
舆
论
来
干
预
朝
政
。
西
周
王
室
重
臣
召
公
曾
以
“
防
民
之
口
,
甚
于
防
川
”
的
比
喻
,
劝
谏
周
厉
王
不
要
限
制
民
众
的
舆
论
。
这
说
明
当
时
A
?
君
主
专
制
政
体
不
够
完
善
B
?
原
始
民
主
遗
存
尚
有
影
响
C
?
公
众
舆
论
决
定
国
家
事
务
D
?
统
治
阶
级
内
部
矛
盾
尖
锐
3
.
某
中
学
课
题
组
在
探
究
“
春
秋
战
国
历
史
”
的
过
程
中
搜
集
到
下
列
信
息
(
如
图
)
,
这
些
信
息
反
映
出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阶
段
特
征
是
A
?
社
会
大
变
革
的
时
代
B
?
统
一
国
家
的
建
立
C
?
繁
荣
与
开
放
的
社
会
D
?
民
族
关
系
的
发
展
4
.
秦
朝
规
定
各
级
官
僚
机
构
均
以
文
书
行
政
,
并
形
成
了
严
密
的
文
书
行
政
管
理
制
度
,
还
建
立
了
以
邮
驿
为
中
心
的
文
书
传
送
系
统
。
秦
朝
的
这
种
做
法
A
?
提
高
了
国
家
治
理
能
力
B
?
实
现
了
思
想
统
一
C
?
确
立
了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D
?
导
致
了
暴
政
统
治
5
.
西
汉
的
主
父
偃
曾
建
议
汉
武
帝
:
“
愿
陛
下
令
诸
侯
推
恩
分
子
弟
,
以
地
侯
之
,
彼
人
人
喜
得
所
愿
。
上
以
德
施
,
实
为
其
国
,
不
削
而
稍
弱
矣
。
”
这
表
明
他
提
出
此
建
议
的
真
实
目
的
是
A
?
主
张
推
行
分
封
制
B
?
施
恩
于
诸
侯
子
弟
收
买
人
心
C
?
削
弱
诸
侯
王
势
力
D
?
缓
和
皇
帝
与
诸
侯
王
的
矛
盾
6
.
李
斯
说
:
“
古
者
天
下
散
乱
,
莫
之
能
一
,
是
以
诸
侯
并
作
,
语
皆
道
古
以
害
今
。
”
董
仲
舒
说
:
“
今
师
异
道
,
人
异
论
,
百
家
殊
方
,
指
意
不
同
,
是
以
上
亡
,
以
持
一
统
。
”
这
说
明
两
人
都
主
张
A
?
通
过
改
造
儒
学
以
维
系
统
治
B
?
统
一
思
想
以
维
护
国
家
稳
定
C
?
厚
今
薄
古
以
加
强
君
主
专
制
D
?
实
行
德
治
以
实
现
长
治
久
安
蚌
埠
市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第
1
页
(
共
6
页
)
书书书
7
.
钱
穆
在
《
国
史
大
纲
》
中
评
价
中
国
古
代
某
土
地
制
度
时
说
:
“
此
田
制
用
意
并
不
在
求
田
亩
之
绝
对
均
给
,
只
求
富
者
稍
有
一
限
度
,
贫
者
亦
有
一
最
低
之
水
平
。
”
该
制
度
的
目
的
是
A
?
增
加
财
政
收
入
B
?
抑
制
土
地
兼
并
C
?
平
均
分
配
土
地
D
?
打
击
贵
族
势
力
8
.
东
晋
庐
山
贾
姓
士
人
“
博
通
六
经
,
尤
善
《
庄
子
》
、
《
老
子
》
”
,
后
成
为
虔
诚
的
佛
教
高
僧
慧
远
。
出
现
这
一
现
象
的
社
会
背
景
是
A
?
三
教
融
合
趋
势
加
强
B
?
社
会
舆
论
环
境
较
为
严
酷
C
?
士
族
制
度
逐
渐
衰
落
D
?
佛
教
思
想
成
为
社
会
主
流
9
.
如
果
把
“
大
运
河
的
开
凿
”
“
贞
观
之
治
”
“
开
元
盛
世
”
“
遣
唐
使
”
整
合
为
一
个
学
习
单
元
,
符
合
这
一
单
元
内
容
主
题
的
是
A
?
国
家
的
产
生
和
统
一
B
?
政
权
分
立
与
民
族
汇
聚
C
?
繁
荣
与
开
放
的
社
会
D
?
近
代
前
夜
与
盛
世
危
机
1
0
.
唐
代
是
艺
术
发
展
的
一
个
高
峰
时
期
,
书
画
名
家
辈
出
,
这
时
期
的
书
法
艺
术
融
汇
了
南
朝
的
秀
美
和
北
朝
的
雄
健
,
创
出
了
许
多
新
的
风
格
。
其
中
以
“
骨
力
遒
健
,
结
构
劲
紧
”
的
艺
术
特
色
(
如
图
)
著
称
的
书
法
家
是
A
?
王
羲
之
B
?
欧
阳
询
C
?
颜
真
卿
D
?
柳
公
权
1
1
.
在
南
宋
科
举
制
中
,
增
加
了
一
场
皇
帝
主
持
的
殿
试
,
实
行
糊
名
(
阅
卷
时
盖
住
考
生
的
名
字
)
誊
录
(
抄
写
考
生
的
试
卷
)
,
不
许
朝
廷
官
员
推
荐
考
生
,
食
禄
之
家
的
子
弟
必
须
复
试
,
对
贵
戚
子
弟
另
设
考
场
和
另
派
考
官
。
这
反
映
了
宋
朝
科
举
制
A
?
仍
为
官
僚
贵
戚
所
控
制
B
?
已
经
杜
绝
了
政
治
腐
败
C
?
违
背
了
公
平
竞
争
原
则
D
?
选
拔
程
序
越
来
越
严
密
1
2
.
元
朝
行
省
的
划
界
原
则
,
一
改
前
代
以
山
川
形
便
为
主
的
做
法
,
明
确
以
犬
牙
交
错
为
主
导
,
如
河
南
行
省
统
辖
黄
河
以
南
和
长
江
以
北
的
广
大
地
区
,
但
在
黄
河
下
游
则
以
沂
蒙
山
南
麓
为
界
与
中
书
省
直
辖
区
“
腹
里
”
相
邻
,
无
险
可
守
。
元
朝
这
样
划
分
行
政
区
域
主
要
是
为
了
A
?
促
进
行
政
管
理
方
便
B
?
加
强
军
事
上
的
控
制
C
?
便
于
各
地
经
济
交
流
D
?
促
进
区
域
经
济
平
衡
1
3
.
下
图
是
我
国
古
代
两
个
朝
代
的
国
家
机
构
设
置
示
意
图
,
其
变
化
反
映
了
A
?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建
立
B
?
君
主
专
制
不
断
强
化
C
?
地
方
行
政
机
构
精
简
D
?
丞
相
权
力
不
断
增
强
蚌
埠
市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第
2
页
(
共
6
页
)
1
4
.
下
列
清
政
府
维
护
统
一
和
领
土
完
整
的
重
大
事
件
的
先
后
顺
序
是
①
平
定
三
藩
②
抗
击
沙
俄
③
三
征
噶
尔
丹
④
统
一
台
湾
A
?
①
②
③
④
B
?
③
②
①
④
C
?
①
③
②
④
D
?
①
④
②
③
1
5
.
魏
源
所
作
的
《
海
国
图
志
》
中
有
根
据
“
香
港
英
夷
公
司
所
呈
大
宪
图
”
绘
制
的
世
界
和
各
国
地
图
共
7
8
幅
。
这
些
地
图
的
排
列
顺
序
先
是
地
球
正
面
和
背
面
两
幅
总
图
,
以
标
明
各
国
在
地
球
上
的
位
置
,
然
后
是
各
洲
总
图
,
再
是
各
国
分
图
。
这
反
映
出
魏
源
A
?
开
启
了
向
西
方
学
习
的
先
河
B
?
践
行
了
“
中
体
西
用
”
思
想
C
?
初
步
具
有
了
近
代
世
界
意
识
D
?
抛
弃
了
“
华
夷
有
别
"
观
念
1
6
.
《
资
政
新
篇
》
中
,
洪
仁
玕
提
出
多
条
建
议
,
如
“
兴
车
马
之
利
”
、
“
兴
舟
楫
之
利
”
“
准
富
者
请
人
雇
工
”
,
在
外
交
、
法
制
、
社
会
习
俗
等
方
面
也
提
出
了
具
体
的
改
革
措
施
。
这
些
建
议
A
?
是
中
国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的
产
物
B
?
体
现
了
落
后
性
和
空
想
性
C
?
符
合
当
时
世
界
近
代
化
的
潮
流
D
?
调
动
了
农
民
革
命
积
极
性
1
7
.
1
9
1
9
年
1
1
月
,
全
国
各
界
联
合
会
在
上
海
成
立
,
发
表
宣
言
:
“
数
月
以
来
,
国
内
之
群
众
运
动
,
风
起
云
涌
,
虽
受
种
种
压
迫
,
而
前
仆
后
继
,
不
少
顾
却
;
大
义
当
前
,
绝
不
退
让
…
…
全
国
各
地
,
知
合
群
自
救
为
万
不
可
缓
之
图
。
”
这
说
明
,
当
时
参
加
联
合
会
的
各
界
团
体
A
?
对
社
会
改
造
道
路
认
识
趋
于
一
致
B
?
爱
国
觉
悟
得
到
提
高
C
?
反
思
资
产
阶
级
个
人
主
义
的
弊
端
D
?
接
受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1
8
.
观
察
时
事
漫
画
《
不
许
戎
衣
有
泪
痕
》
(
1
9
4
0
年
)
,
对
其
涵
义
理
解
正
确
的
是
A
?
夫
唱
妇
随
共
赴
战
场
B
?
抗
战
流
血
不
流
泪
C
?
国
共
北
伐
齐
心
协
力
D
?
解
甲
归
田
喜
而
泣
1
9
.
罗
斯
福
曾
对
儿
子
说
:
假
如
没
有
中
国
,
日
本
可
以
马
上
打
下
澳
洲
、
印
度
,
一
直
冲
向
中
东
,
联
合
德
国
夹
攻
,
在
近
东
会
师
,
隔
离
俄
国
,
吞
并
埃
及
,
切
断
通
过
地
中
海
的
一
切
交
通
线
。
据
此
能
够
得
出
的
正
确
结
论
是
A
?
中
国
支
援
了
二
战
各
个
战
场
的
军
事
行
动
B
?
罗
斯
福
夸
大
了
中
国
对
二
战
结
局
的
影
响
C
?
罗
斯
福
强
调
了
中
美
加
强
合
作
的
重
要
性
D
?
中
国
抗
战
为
二
战
胜
利
作
出
了
重
大
贡
献
2
0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许
多
身
居
海
外
的
知
识
分
子
满
怀
爱
国
热
情
,
毅
然
舍
弃
国
外
优
越
的
工
作
和
生
活
条
件
,
冲
破
重
重
阻
挠
回
到
祖
国
。
仅
从
新
中
国
成
立
到
1
9
5
7
年
春
,
归
国
人
数
就
达
到
3
0
0
0
人
,
约
占
新
中
国
成
立
前
夕
在
外
留
学
生
和
学
者
总
数
的
一
半
。
这
说
明
新
中
国
A
?
具
有
强
大
的
民
族
凝
聚
力
B
?
文
化
工
作
报
酬
优
渥
C
?
淡
化
科
学
领
域
意
识
形
态
D
?
建
设
人
才
资
源
充
足
蚌
埠
市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第
3
页
(
共
6
页
)
2
1
.
美
国
学
者
约
翰
·
奈
斯
比
特
在
《
中
国
大
趋
势
》
一
书
中
反
复
强
调
,
民
主
的
含
义
就
是
“
人
民
说
了
算
”
、
“
人
民
是
统
治
者
”
、
“
民
主
意
味
着
人
民
统
治
国
家
”
。
下
列
制
度
中
最
能
反
映
这
一
观
点
的
是
A
?
一
国
两
制
B
?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C
?
政
治
协
商
制
度
D
?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2
2
.
下
图
为
1
9
6
1
—
1
9
7
1
年
联
合
国
大
会
上
关
于
恢
复
新
中
国
合
法
席
位
的
投
票
情
况
。
总
体
来
看
,
此
种
变
化
反
映
出
A
?
第
三
世
界
主
导
了
联
合
国
B
?
中
美
关
系
已
经
走
向
正
常
C
?
国
际
政
治
格
局
正
在
变
化
D
?
中
国
经
济
实
力
不
断
提
升
2
3
.
1
9
7
8
年
,
中
国
不
但
多
次
邀
请
外
国
首
脑
来
中
国
访
问
,
而
且
中
国
领
导
人
也
纷
纷
出
国
访
问
。
这
一
年
,
仅
副
总
理
和
副
委
员
长
以
上
的
领
导
人
,
就
有
1
3
位
先
后
2
1
次
出
访
,
访
问
的
国
家
达
5
1
个
。
这
一
现
象
A
?
推
动
了
国
家
发
展
战
略
的
调
整
B
?
表
明
对
外
开
放
不
断
深
入
发
展
C
?
实
现
了
与
西
方
关
系
的
正
常
化
D
?
体
现
了
综
合
国
力
的
大
幅
提
升
2
4
.
2
0
1
5
年
,
平
在
联
合
国
发
表
了
题
为
《
携
手
构
建
合
作
共
赢
新
伙
伴
同
心
打
造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
的
讲
话
。
他
强
调
,
当
今
世
界
,
各
国
相
互
依
存
、
休
戚
与
共
,
我
们
构
建
以
合
作
共
赢
为
核
心
的
新
型
国
际
关
系
,
打
造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
据
此
可
知
A
?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基
于
两
极
格
局
发
展
需
要
B
?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是
世
界
大
国
共
同
愿
望
C
?
中
国
积
极
参
与
全
球
治
理
并
承
担
大
国
责
任
D
?
多
极
化
的
世
界
格
局
深
刻
影
响
国
际
关
系
二
、
非
选
择
题
(
第
2
5
题
1
8
分
,
第
2
6
题
1
6
分
,
第
2
7
题
1
8
分
,
共
5
2
分
)
2
5
.
阅
读
材
料
,
完
成
下
列
要
求
。
(
1
8
分
)
材
料
一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
选
官
的
方
式
不
同
。
先
秦
时
期
主
要
是
“
世
官
制
”
,
但
是
商
鞅
打
破
传
统
的
选
官
制
度
,
按
军
功
大
小
授
予
官
位
。
汉
高
祖
多
次
下
诏
让
各
地
官
员
举
荐
贤
人
能
士
,
帮
助
朝
廷
治
理
国
家
。
到
汉
武
帝
时
,
正
式
形
成
察
举
、
征
辟
制
度
。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实
行
的
选
官
制
度
,
注
重
门
第
出
身
,
以
门
第
为
选
官
标
准
,
出
现
了
“
上
品
无
寒
门
,
下
品
无
士
族
”
的
门
阀
士
族
垄
断
政
权
的
局
面
。
隋
文
帝
开
始
采
用
分
科
考
试
的
方
法
选
拔
官
员
;
隋
炀
帝
时
,
始
建
进
士
科
,
科
举
制
形
成
;
唐
朝
继
承
和
完
善
科
举
制
度
。
—
—
—
据
向
仕
碧
《
对
古
代
选
官
制
度
变
迁
的
认
识
》
材
料
二
隋
唐
开
始
的
科
举
始
终
将
儒
家
经
典
作
为
考
试
的
主
要
内
容
。
自
隋
唐
以
后
,
各
代
“
大
小
蚌
埠
市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第
4
页
(
共
6
页
)
之
官
,
悉
听
吏
部
;
纤
介
之
迹
(
官
员
大
大
小
小
的
行
为
)
,
皆
属
考
功
。
”
科
举
选
官
制
度
,
使
一
些
本
来
无
立
锥
之
地
的
平
民
书
生
,
通
过
科
场
也
得
以
晋
身
于
官
僚
、
贵
族
的
行
列
。
这
样
一
来
,
在
社
会
的
等
级
阶
层
之
间
,
就
必
然
出
现
等
级
中
的
升
降
、
甚
至
贵
贱
间
的
对
流
,
这
种
流
动
性
同
时
为
那
些
原
来
既
非
官
僚
,
也
不
是
地
主
的
人
步
入
官
僚
队
伍
,
提
供
了
可
能
性
。
—
—
—
据
胡
平
《
试
论
科
举
对
中
国
古
代
政
治
制
度
的
影
响
》
(
1
)
根
据
材
料
一
简
述
中
国
古
代
选
官
制
度
的
主
要
发
展
演
变
脉
络
。
(
6
分
)
(
2
)
根
据
材
料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括
分
析
科
举
制
度
对
中
国
古
代
政
治
的
影
响
。
(
1
2
分
)
2
6
.
阅
读
材
料
,
完
成
下
列
要
求
。
(
1
6
分
)
材
料
一
唤
起
吾
国
四
千
年
之
大
梦
,
实
由
甲
午
一
役
始
也
。
吾
国
之
大
患
,
由
国
家
视
其
民
为
奴
隶
,
积
之
既
久
,
民
之
自
视
亦
如
奴
隶
焉
…
…
吾
国
之
人
视
国
事
若
于
己
无
与
焉
,
虽
经
国
耻
、
历
国
难
,
而
漠
然
不
以
动
其
心
者
,
非
其
性
然
也
,
势
使
然
也
。
且
其
地
太
辽
阔
,
而
道
路
不
通
,
彼
此
隔
绝
,
异
省
之
民
,
罕
有
交
通
之
事
,
其
相
视
若
异
国
焉
。
…
…
故
非
受
巨
创
负
深
痛
,
固
不
足
以
震
动
之
。
—
—
—
梁
启
超
《
戊
戌
政
变
记
》
(
1
8
9
8
年
)
材
料
二
“
民
族
主
义
者
何
?
各
地
之
人
相
视
如
同
胞
,
务
独
立
自
治
,
组
织
完
备
之
政
府
,
谋
公
益
而
御
他
族
是
也
。
”
“
世
界
最
光
明
正
大
公
正
之
主
义
也
,
不
使
他
族
侵
我
之
自
由
,
我
亦
毋
侵
他
族
之
自
由
,
其
在
于
本
国
也
,
人
之
独
立
;
其
在
于
世
界
也
,
国
之
独
立
。
”
—
—
—
摘
编
自
梁
启
超
《
饮
冰
室
文
集
》
(
1
)
根
据
材
料
一
,
概
括
梁
启
超
认
为
甲
午
战
前
国
人
民
族
意
识
淡
薄
的
原
因
。
(
6
分
)
(
2
)
根
据
材
料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归
纳
推
动
近
代
中
国
民
族
意
识
增
强
的
主
要
因
素
。
(
1
0
分
)
蚌
埠
市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第
5
页
(
共
6
页
)
2
7
.
阅
读
材
料
,
完
成
下
列
要
求
。
(
1
8
分
)
材
料
一
甲
午
战
后
,
清
政
府
为
发
展
实
业
,
采
取
了
许
多
措
施
。
1
8
9
5
年
,
清
廷
谕
令
“
多
设
织
布
、
织
绸
等
局
,
广
为
制
造
”
,
随
后
,
状
元
张
謇
在
南
通
创
办
了
大
生
纱
厂
。
1
8
9
6
年
,
清
廷
通
饬
各
省
督
抚
“
于
各
省
会
设
立
商
务
局
,
…
…
各
府
州
县
设
立
通
商
公
所
”
。
1
8
9
8
年
,
《
振
兴
工
艺
给
奖
章
程
》
和
《
矿
务
铁
路
公
共
章
程
》
颁
行
,
对
发
明
新
学
新
器
者
,
给
予
各
种
奖
励
;
同
时
允
准
民
间
招
商
集
股
修
筑
铁
路
及
开
矿
等
。
甲
午
战
后
的
短
短
6
年
中
,
商
办
企
业
的
资
本
额
较
甲
午
战
前
的
2
0
余
年
增
长
了
近
4
倍
。
2
0
世
纪
初
,
清
政
府
推
行
“
新
政
”
,
可
以
说
是
甲
午
战
后
清
政
府
发
展
实
业
政
策
的
继
续
和
发
展
。
—
—
—
摘
编
自
朱
英
《
晚
清
经
济
政
策
与
改
革
措
施
》
材
料
二
农
业
、
轻
工
业
、
重
工
业
产
值
比
例
的
变
化
(
单
位
:
%
)
在
工
农
业
总
产
值
中
在
工
业
总
产
值
中
年
份
农
业
轻
工
业
重
工
业
轻
工
业
重
工
业
1
9
4
9
7
0
2
2
.
1
7
.
9
7
3
.
7
2
6
.
3
1
9
5
2
5
6
.
9
2
7
.
8
1
5
.
3
6
4
.
5
3
5
.
5
1
9
5
6
4
8
.
7
2
1
.
7
5
7
.
7
4
2
.
3
注
:
在
工
农
业
生
产
方
面
,
1
9
5
3
~
1
9
5
6
年
工
农
业
生
产
总
值
年
均
递
增
1
1
.
6
%
。
—
—
—
据
《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
(
1
)
根
据
材
料
一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括
甲
午
战
后
清
政
府
为
发
展
实
业
所
采
取
的
措
施
。
(
6
分
)
(
2
)
根
据
材
料
二
,
指
出
1
9
4
9
~
1
9
5
6
年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主
要
特
点
,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其
原
因
。
(
1
2
分
)
蚌
埠
市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第
6
页
(
共
6
页
)
蚌
埠
市
2
0
2
0
—
2
0
2
1
学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学
业
水
平
监
测
高
一
历
史
参
考
答
案
及
评
分
标
准
一
、
选
择
题
(
本
大
题
共
2
4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4
8
分
。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答
案
C
B
A
A
C
B
B
A
C
D
D
B
题
号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答
案
B
D
C
C
B
B
D
A
D
C
A
C
二
、
非
选
择
题
(
第
2
5
题
1
8
分
,
第
2
6
题
1
6
分
,
第
2
7
题
1
8
分
,
共
5
2
分
)
2
5
.
(
1
)
发
展
演
变
脉
络
:
世
官
制
(
世
卿
世
禄
制
)
—
军
功
爵
制
—
察
举
制
—
九
品
中
正
制
—
科
举
制
。
(
6
分
)
(
2
)
影
响
:
提
高
维
护
了
儒
学
地
位
;
把
选
官
权
集
中
到
中
央
;
打
破
了
特
权
垄
断
,
扩
大
了
统
治
基
础
(
官
吏
来
源
)
;
提
高
了
官
员
的
文
化
素
质
,
利
于
人
才
选
拔
。
(
1
2
分
)
2
6
.
(
1
)
原
因
:
君
主
专
制
造
成
国
民
意
识
淡
薄
;
疆
域
辽
阔
且
交
通
不
便
;
民
众
缺
乏
民
族
(
国
家
)
认
同
感
;
以
往
遭
遇
的
民
族
危
机
不
足
以
唤
醒
国
人
。
(
任
答
3
点
得
6
分
)
(
2
)
因
素
:
民
族
危
机
加
剧
;
先
进
中
国
人
的
引
领
;
社
会
的
近
代
化
;
中
华
民
族
的
认
同
感
与
凝
聚
力
加
强
;
国
民
观
念
的
进
步
,
对
国
家
独
立
、
民
族
解
放
的
追
求
。
(
1
0
分
)
2
7
.
(
1
)
措
施
:
鼓
励
发
展
纺
织
业
;
设
立
专
门
机
构
推
动
实
业
发
展
;
制
定
并
颁
布
相
关
章
程
;
支
持
兴
建
铁
路
与
开
矿
;
奖
励
技
术
发
明
。
(
任
答
3
点
得
6
分
)
(
2
)
特
点
:
经
济
发
展
迅
速
;
工
业
尤
其
是
重
工
业
发
展
迅
速
;
国
民
经
济
结
构
得
到
优
化
。
(
答
2
点
得
4
分
,
其
他
言
之
成
理
亦
可
)
原
因
:
国
民
经
济
的
恢
复
;
过
渡
时
期
总
路
线
的
指
导
;
一
五
计
划
优
先
发
展
重
工
业
;
苏
联
的
援
助
和
影
响
;
三
大
改
造
的
基
本
完
成
。
(
任
答
4
点
得
8
分
)
蚌
埠
市
高
一
历
史
试
卷
答
案
第
1
页
(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