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1 09:1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56640012217400绝密★启用前
郴州市2020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历史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6页,有三道大题,共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据《衡湘稽古》记载:“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
A.农耕文明的起源发展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D.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2.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与秦朝大一统国家相比,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前者世袭王朝、推行郡县制 B.后者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
C.前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后者亡于内部矛盾尖锐化
3.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言论,可能出自荀子的是
A.“克己复礼” B.“隆礼重法”C.“法道自然” D.“相生相胜”
4.汉初,“汉承秦制”,又“惩亡秦孤立之败”,在地方上采取的行政制度
A.削弱诸侯王势力 B.在全国分设13个刺史
C.严厉打击豪强势力 D.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5.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的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是
A.北庭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C.西域都护府 D.澎湖巡检司
6.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史实是
A.西晋统一 B.蜀国灭亡 C.东晋建立 D.北朝开始
7.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执行体系日臻完备。其执行体系包括
A.尚书省六部B.中书门下省C.尚书门下省D.中书尚书省
8.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艺成就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画圣"
B.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C.斐秀绘制的《洛神赋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方法
D.《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9.《宋史》曰:“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
子孙相承”。由此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抬高士人地位 C.实现崇武抑文 D.助长政治革新
10.下列关于辽宋夏金元的统治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辽的建立者契丹族与女真同源 B.西夏的制度基本模仿南宋
C.金世宗在位时金朝进人鼎盛时期 D.1271年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11.明朝中枢政治制度出现了显著变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废除宰相制 B.出现宦官专权C.设立内阁制 D.实行三司分权
12.从秦末陈胜、吴广到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起义后都出现了一个相似现象:新建王朝总体上都比前一个王朝有所进步,生产力有所提高。由此得出农民起义
A.推动了新王朝政策的调整 B.造成了王朝的姓氏更替
C.建立了先进阶级领导的政权 D.促进了国家的重新统一
13.请对下列四则材料进行归纳,确定一个最合适的主题是
①新品种:玉米、甘薯推广种植 ②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
③商人群体:徽商、晋商 ④自然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A.政治的重构与统一 B.制度的创新与保守C.文化的变革与危机 D.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4.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B.统治阶级的重视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重农抑商的政策
15.18世纪末,铜钱(文)与银子(两)兑换比例为800∶1。到了19世纪30年代,兑换比例为1700∶1。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出超 B.鸦片泛滥危害社会经济
C.清朝政府财政收人增加 D.鸦片贸易由转向合法化
16.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17.八国联军侵华,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这一现象表明
A.北洋军阀割局面初步形成 B.清朝中央权威严重受挫
C.维护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D.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
18.下表是1912-1928年清华学生赴美留学所学专业人数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指引 B.近代中国教育兴起的必然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 D.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转变
19.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国民革命的旗帜分别是
A.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 B.中共“三大”、新三民主义
C.中共“一大”、旧三民主义 D.北伐战争、青天白日旗
20.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
A.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1.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这匹野牛
就非死不可。”其意在强调
A.争取到全国人民对党的支持 B.回击国内“必亡论”“速胜论”
C.传播了中共坚决抗战的理念 D.国共合作基础上全民族抗战
22.下列关于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其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23.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落实 B.七千人大会比较深人的总结
C.全国大跃进运动的顺利开展 D.“双百”方针的提出及贯彻
24.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为1.89%;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为5.86%。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D.进一步实施对外开放
2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满分35分,其中26题17分,27题18分)
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春秋到战国,政治变动十分剧烈,经济有了大幅度发展,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促使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兼并战争的日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变法运动逐渐成为战国的一股潮流。
——摘编自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5(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
材料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派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舰炮利,他们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当《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但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5(上)>》
材料三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没有取得的进步。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在地方上推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战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列强侵略加深,国内怎么应对,并简析其积极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6分)
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摘编自李东朗《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材料二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一部反对不公、反抗侵略、追求富强民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曲折革命斗争史。
--引自秦洁《革命文化: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变局"指什么?并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进行的努力。(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并加以说明。(6分)
三、探究题(15分)
28.民主与法制是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摘自《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定所列条文的出处。(3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体现的主要民主思想。(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6分)
郴州市2020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5ACBDC 6-10AADBC 11-15DADCB
16-20DBCAC 21-25DBAC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满分35分,其中26题17分,27题18分)
26.(17分)
(1)西周∶分封制(1分)
趋势∶逐渐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答到中央集权制度也可,2分)
(2)应对及影响∶①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③清末“新政”,客观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④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每点2分,其中每点中
的应对和影响各1分,共8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6分,一点2分,如回答具体史实也可酌情给分)
27.(18分)
(1)“变局”∶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任答一点即可)绊脚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2分,任答一点即可)
(2)努力∶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8分,一点2分)
(3)主题∶侵略与抗争、反封建求民主。(2分)
说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外国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4分,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探究题(15分)
28.(15分)
(1)出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分)民主思想∶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等。(6分,任答一点给2分)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分,一点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