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言文字专题-比喻的相似性和新奇性(附:对点专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高考语言文字专题-比喻的相似性和新奇性(附:对点专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1 12: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精讲:新高考语言文字专题-比喻的相似性和新奇性(附:对点专练)
【题目呈现】
格桑花属菊科植物,多为8片花瓣,中间是淡黄色花蕊。这块格桑花,一株株密密麻麻连成片。格桑花枝杆高一米左右,枝杆上下开满鲜花,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花,我被格桑花的美丽惊呆了。美丽的格桑花,①如天边的彩虹映红了山岗,②似下凡的仙女靓丽了江岸。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见。格桑花为刚毅的雪山描绘出五彩柔美,增添了勃勃生机。
我喜欢格桑花,也喜欢格桑花的故事。西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格桑花演绎出许多美丽的传说。
关于格桑花的来源,有许多种传说。一说,元代时蒙古人把北方的格桑花种子带入西藏,在寺庙和家庭种植。人们把这种美丽的花叫格桑花,意为盛世之花。
另有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西藏地区暴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幸好一位远方的高僧云游至此,以高超的医术,夜以继日,战胜了瘟神,人们称他“格桑活佛”。他圆寂后,人们把美丽的花称为格桑花,表达缅怀之情。
19.请简要分析划横线①处比喻的相似性和②处比喻的新奇性。(4 分)
【知识储备】
比喻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四)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夸张
【答题技巧】
1、 找出本体和喻体。
2、 找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有几处相似就写几处相似。
3、 点明比喻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4、 整合形成答案
【题目解析】
格桑花属菊科植物,多为8片花瓣,中间是淡黄色花蕊。这块格桑花,一株株密密麻麻连成片。格桑花枝杆高一米左右,枝杆上下开满鲜花,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花,我被格桑花的美丽惊呆了。美丽的格桑花,①如天边的彩虹映红了山岗,②似下凡的仙女靓丽了江岸。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见。格桑花为刚毅的雪山描绘出五彩柔美,增添了勃勃生机。
我喜欢格桑花,也喜欢格桑花的故事。西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格桑花演绎出许多美丽的传说。
关于格桑花的来源,有许多种传说。一说,元代时蒙古人把北方的格桑花种子带入西藏,在寺庙和家庭种植。人们把这种美丽的花叫格桑花,意为盛世之花。
另有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西藏地区暴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幸好一位远方的高僧云游至此,以高超的医术,夜以继日,战胜了瘟神,人们称他“格桑活佛”。(此处引号是特殊称谓)他圆寂后,人们把美丽的花称为格桑花,表达缅怀之情。

19.请简要分析划横线①处比喻的相似性和②处比喻的新奇性。(4 分)
【答案参考】:①格桑花色彩多样,与彩虹颜色的多样相似;格桑花开满了山岗,与彩虹照耀下的山岗同样美丽,二者具有相似性。②通常情况下是把人比喻为花来形容人的漂亮,此处把格桑花比喻为下凡的仙女,比喻新奇,富有特色。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题目已经明确指出①处是比喻的相似性,②处是比喻的新奇性。作答时要针对两处特性一一分析。
①格桑花(本体)色彩多样,与彩虹(喻体)颜色的多样(相似点1色彩相似)相似;格桑花(本体)开满了山岗,与彩虹(喻体)照耀下的山岗同样美丽(相似点2美丽相似),二者具有相似性。注:一点1分,共2分。②通常情况下是把人比喻为花来形容人的漂亮,此处把格桑花(本体)比喻为下凡的仙女(喻体),比喻新奇,富有特色(比喻的表达效果)。 注: 2分,意思对即可。
【对点演练】
于是她心中特有的生命精神和美感,叫我感觉到了。她没有像我们都市中的大艺术家们那样搜出枯肠去变形变态,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她的艺术生命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生命的神奇来自于她的天性。剪花娘子们不想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更不懂得利用媒体。千古以来,一直都是把这些随手又随心剪出的活脱脱的形象贴在炕边的墙壁或窑洞的墙上,自娱或娱人,没有市场霸权制约的艺术才是真正自由的艺术,这不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吗?她们不就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吗?
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 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 一代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那么,到了农耕文明在历史大舞台上的演出接近尾声时,我们只是等待着大幕垂落吗?在我们对她们一无所知时就忘却她们?我的车子渐渐离开这草原深处,离开这些真正默默无闻的人间天才,我心里的决定却愈来愈坚决: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一定!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对点演练答案参考】
于是她心中特有的生命精神和美感,叫我感觉到了。她没有像我们都市中的大艺术家们那样搜出枯肠去变形变态,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她的艺术生命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生命的神奇来自于她的天性。剪花娘子们不想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更不懂得利用媒体。千古以来,一直都是把这些随手又随心剪出的活脱脱的形象贴在炕边的墙壁或窑洞的墙上,自娱或娱人,没有市场霸权制约的艺术才是真正自由的艺术,这不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吗?她们不就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吗?
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 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 一代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那么,到了农耕文明在历史大舞台上的演出接近尾声时,我们只是等待着大幕垂落吗?在我们对她们一无所知时就忘却她们?我的车子渐渐离开这草原深处,离开这些真正默默无闻的人间天才,我心里的决定却愈来愈坚决: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一定!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参考】:①句中把剪纸民间艺人比作野花野草,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民间艺人和野草野 花都是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民间艺人和野草野花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用法。
题干中说“比喻具有相似性”,这就提示考生思考的方向,要指出“相似点”。文中的比喻句是“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这个比喻 句的本体是“民间剪纸艺人”,喻体是“野花野草”。二者的相似点是:“它们天天创造着 生命的奇迹和 无尽的美(相似点1),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 开放与消亡(相似点2)”,即民间艺人和野草野花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但是它们都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