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课件使用说明所有源文件均在课件包内,只须使用
POWEPOINT应用程序演示即可。
课件演示开始以后,要从目录进入各课;各课内容演示完毕之后,要返回目录,然后进入下一课。
初二语文教学课件
诗五首
《诗五首》多媒体教学说明一、教学目标:
1、广泛接触古诗素材资源,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对诗歌的内涵和艺术进行感性体验。
2、熟悉课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通过听读、朗诵强化印象记忆。
二、教学步骤:
1、了解课文目录,联系复习旧课。
2、让同学们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技巧,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及时落实。
3、按课文目录进行多媒体教学。
4、如有时间,搜集了解网络资源。《诗五首》目录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课文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课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课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课文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课文
饮 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返回目录简介评价插图插图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别字元亮,浔阳柴桑(现江西九江)人。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他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地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影响。返回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返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返回不慕荣利著文自娱返回返回目录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简介 返回目录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唐
朝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生于
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
内),后随父 迁居绵州(今
四川江油市)青莲乡。少年
时代即显露才华,吟诗赋,
博学广览,并好行侠。25岁
出川漫游。曾因人推荐,供
奉翰林院,政治上不受重
视,又遭谗毁,仅一年多就
离开了长安。天宝三年,在
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
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
僚,因李璘兵败受牵连,流
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
年飘泊困苦,卒于安徽涂。
李白诗豪纵奔放,善用夸
张,想象丰富,意境神奇,
为我国继屈原后最著名的浪
漫主义诗人。诗作流传九百
多首,有《李太白集》三十
卷。返回返回目录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角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简介草堂名句2诗作4返回目录 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 甫返回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杜甫草堂返回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返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下翻一页,浏览名 句!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返回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诗歌欣赏返回蜀 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诗歌欣赏返回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诗歌欣赏返回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诗歌欣赏返回返回目录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生字解题结构返回目录裘:qiú衾:qīn掣:chè着:zhuó瀚:hàn阑:lán羌:qiāng注 音返回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解 题返回白 雪 歌送 武 判 官 归 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云惨淡雪中送别图(后8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无限惆怅之情返回返回目录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简介返回目录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1792-1841),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王岑)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个人简历:①20岁以前,在家跟随母亲、姥爷段玉裁学习经学、文学。13岁作《知觉辩》,15岁诗集编年,19岁倚声填词,21岁编集《怀人馆词》3卷、《红禅词》2卷。显示了绝异的才能。②应乡试到入仕时期(20-28岁)。1819年会试落选,1820年任内阁中书。此间师从刘逢禄学习《公羊传》,作品多伤时、骂坐之语。③29岁至去世。落选后又先后六次参加会试,38岁时始中进士,继续担任低微的官职,48岁辞官南归,50岁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这一时期,多写评论,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一些著名诗篇和散文名篇也写于这一时期,如《已亥杂诗》、《病梅馆记》等。
政治学术思想:深刻认识到清朝末年来自国内外的严重危机,主张改革政治,抵御外侮。学术思想之路:学习正统派考据学——对正统派考据学严厉批判——坚决抛弃考据学——接受今文经学——主张经世致用。
文学影响:他的文章不同于桐城派散文,也不同于唐宋散文,而是上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一种新开拓,形成了一股新风气,是新学家崇拜的偶像。返回各位辛苦了!再见!特别鸣谢
学校领导
姚校长 杨校长
史校长 曹主任
技术支持
张红宁 杨涛 巩锋 王涛
吊街中学
二00六年五月十四日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