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青蛙》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小青蛙》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1 15:3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绿衣小英雄,
田里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
夏天勤劳动。
猜一猜:
小青蛙
01
课前导读
青蛙:生活在水边,由蝌蚪变成,属于两栖动物,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青蛙的舌根长在口腔的前面,舌尖向后,舌尖前端分叉,上面有许多黏液。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它就张开大嘴快速地伸出长长的舌头把害虫卷进嘴里吃掉。
青蛙是怎样捕捉害虫的
01
课前导读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01
课前导读












qīng
qíng
yǎn
jīng
bǎo

hài
shì
qíng
qǐng
ràng
bìng
02
字词揭秘
我会认
清清
晴天
眼睛
保护
害虫
事情


生病
qīng
qīng
qíng
tiān
yǎn
jīng
bǎo

hài
chóng
shì
qíng
qǐng
ràng
shēng
bìng
02
字词揭秘
我会认

yǎn


shì
一个扁扁口,横山出了头,最后是竖钩。


bǎo







bìng


偏旁识字
口诀识字
02
字词揭秘







02
字词揭秘
qīng
结构:
部首:
组词:
造句:
上下

青蛙
青草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02
字词揭秘
02
字词揭秘
qīng
结构:
部首:
组词:
造句:
左右

清水
清晨
清晨,小鸟在我窗外唱歌。
02
字词揭秘

结构:
部首:
组词:
造句:
独体

空气
天气
今天天气不错。
02
字词揭秘
qīng
结构:
部首:
组词:
造句:
左右

晴天
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02
字词揭秘
qíng
结构:
部首:
组词:
造句:
左右

事情
情况
她的病情正一天一天好转。
02
字词揭秘
qǐng
结构:
部首:
组词:
造句:
左右

请假
请求
我生病了,需要请假一天。
02
字词揭秘
shēng
结构:
部首:
组词:
造句:
独体

生病
花生
我最喜欢吃花生。
天气晴朗河水清,小小青蛙大眼睛。
守卫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卫兵。
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
1
2
03
课文精讲
提示:“眼睛”“事情”要读得又轻又短。

水/

清/


晴,小
小/

蛙/


睛。
保护/禾苗/


虫,做了/不少/


情。
请你/爱护/小

蛙,好让/

苗/不

病。

shuǐ
qīnɡ
qīnɡ
tiān

qínɡ
xiǎo
xiǎo
qīnɡ


yǎn
jinɡ
bǎo


miáo
chī
hài
chónɡ
zuò
le

shǎo
hǎo
shì
qinɡ
qǐnɡ

ài

xiǎo
qīnɡ

hǎo
rànɡ

miáo

shēnɡ
bìnɡ
03
课文精讲

你从这段儿歌当中知道了什么?
河水(

天气(

青蛙(

眼睛(








小青蛙所处环境和长相
河水清清
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shuǐ
qīnɡ
qīnɡ
tiān

qínɡ
xiǎo
xiǎo
qīnɡ


yǎn
jinɡ
03
课文精讲

护禾
苗吃害
虫,做
了不少

事情。
从这段儿歌中你知道小青蛙能做什么吗?
保护禾苗、吃害虫、是益虫。
bǎo


miáo
chī
hài
chónɡ
zuò
le

shǎo
hǎo
shì
qinɡ
03
课文精讲
我们该怎样对待小青蛙?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小青蛙是保护禾苗的益虫,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03
课文精讲
qǐng



qīng
qíng

qíng

jīng






描写河水
与人有关
与眼有关
描写心情
描写天气
03
课文精讲
归类识字
形声字:读音相近,都带有后鼻音“ing”;字形相同,都有“青”字。
清水塘,亮悠悠,
青蛙妈妈来种豆。
扑通一声跳下水,
种了颗颗黑豆豆。
黑豆豆,发了芽,
水塘里面游啊游。
青蛙妈妈种的啥,
原是一群蝌蚪啊!
04
课文延申
青蛙种豆
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好吗?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吧!
河水清
天气晴
环境
小青蛙
大眼睛
长相
贡献
吃害虫
做好事
人人爱护小青蛙
05
课堂小结
(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qīng
qíng
tiān
yǎn
jīng






bǎo

hài
chóng
shēng
bìng


















06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