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10 20:10:09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
2、溶液由 和 组成;其中溶质可以是 体 体或 体;溶剂
一般为 体。最常见的溶剂是 。
3、溶液中,溶质以 或 的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4、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1、物质在溶解时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 (或 )向水中扩散,
这一过程 热量;另一种是质的 (或 )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质的
(或 ),这一过程 热量。
2、溶解时总体表现为放热的代表性物质是 、 ;总体表现为吸热的代表
性物质是 。
课题2: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 。
二、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观察溶解P37页图9-12,回答下列问题:
①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 ;
②少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 ;
③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 ;
④图中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是: 。
3、气体的溶解度随着 的升高而 ;随着 的增大而 。
4、物质的结晶方法有 和 两种方法。
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物质中含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物质可采用的方
法是 ;反之,则采用 。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2、溶液稀释前后 的质量不变。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操作步骤是:1 2 3 。
练习题:
1、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A物质在温度为t2℃时的溶解度为 g,温度为t1℃时,
A、B两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或“不能比较”)
②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的固态物质宜采
用 的方法结晶。
③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NaCl
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据此,你认为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相似。
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水的质量 g。
(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 g。
3、配制100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g。
4、现有80g硝酸钾溶液,若把此溶液蒸发掉20g水或向此溶液中加入2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求原80g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有10g大理石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1.2g,求:
(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