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下4.10.1青山处处埋忠骨(同步课件+习题)(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下4.10.1青山处处埋忠骨(同步课件+习题)(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11:15:11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文文老师
课程编号:TS2011010101R52041001WJ
目录
资料介绍
认字识词
课文简析
01
02
03
CONTENTS
资料介绍
0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
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
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美援朝
资料介绍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志愿军战士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那块土地上,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资料介绍
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资料介绍
认字识词
02






péng

ruì
sǔn
liàn
juàn

gǎo
shū
zūn




móu

duàn


qiān


重点词语

juàn
上半部共有两横
重点词语

qiān
下半部是“佥”
重点词语
德怀
péng

móu
shū







chóu
chú


àn








重点词语
德怀















重点词语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花骨朵儿

毛岸英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了生命。
xiǎn
新鲜
xiān


多音字
马革裹尸:指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文中指把毛岸英的遗骨运回祖国。
志愿军战士勇敢作战,即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词语解释
小方拿着手里的卷子,害怕回家会受到妈妈的责骂,在家门口踌躇不前。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文中指毛主席在电话记录稿是签字表态犹豫不决。
词语解释
课文简介
03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主席的情感世界。
课文简析
题目“青山处处埋忠骨”指的是谁?
毛岸英同志
忠臣的遗骨。
课文简析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报,以及毛主席看到电报后的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毛主席面临_________________问题,艰难抉择,最终作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
毛岸英同志牺牲消息
悲痛之状
儿子遗体的安葬
将儿子安葬在朝鲜
课文简析
毛主席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眷恋着自己的孩子,在痛苦与矛盾中做出艰难的抉择:将爱子葬于异国他乡……下节课,我们再走进课文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课文简析
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学习了重点生字词
简要了解了课文内容
学习小结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五下册4.10.1青山处处埋忠骨
选择题
1.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革(gē)
B.
拟定(nǐ)
C.
特殊(shú)
2.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谋(mú)
B.
奔赴(hù)
C.
黯然(àn)
3.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chóu)
B.
签字(qián)
C.
彭总司令(pén)
4.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眷恋
B.
锻练
C.
楠楠自语
5.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流露
B.
锤练
C.
喘正
6.“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本句写的是毛主席的(
)。
A.
心理活动
B.
语言
C.
神态
7.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看到我们,他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笑脸
B.
每次走到这间教室前,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向里瞧瞧
C.
听到老师的提问,他不由自主地举起了手
8.课文中的毛泽东既有常人的情感,也有伟人博大的胸怀,他博大的胸怀是通过哪件事情体现出来的?(
)。
A.
收到电报后,在卧室里回忆有关岸英的往事
B.
听到秘书的话时,仰望天花板,心情悲痛
C.
作出批示,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判断题
9.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陈述句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

10.毛主席的抉择是通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体现出来的。(

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读音。
?
解析:A选项应为:马革(gé);C选项应为:特殊(shū)
C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读音。?
解析:A选项应为:参谋(móu);B选项应为:奔赴(fù)
3.
A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读音。
?解析:B选项应为:签字(qiān);C选项应为:彭总司令(péng)
A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字形。?解析:B选项应为:锻炼;C选项应为:喃喃自语
5.
A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字形。
?解析:B选项应为:锤炼;C选项应为:端正
6.A
考点: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方法。
?解析:此句是毛主席内心的心理活动描写,故选A
A
考点:考查词语意思。
?解析:若有所思,意思是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用来形容笑容不准确,故选A。
C
考点:考查文章内容。
?解析:“作出批示,把岸英安葬在朝鲜”,充分体现了毛主席的博大胸怀。
判断题
9.
正确
考点:考查句子的转换。
?解析: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时,把“难道”去掉,故此句正确。
10.正确
考点: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考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青山到处都埋葬着忠诚战士的尸骨,又何必要用马的皮革把尸体裹住运回家呢?此句充分体现了毛主席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