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
名周,战国时宋国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
《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52篇,现在仅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文章已完全突破了语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文。《庄子》的散文辛辣、幽默、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以及艺术魅力。
作品简介
《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道家经典之一
注释译文
介绍鲲鹏形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冥:
鲲:
怒:
垂天之云:
同“溟”,海
大鱼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在天空的云
夸张
动作描写
注释译文
仰视鲲鹏飞南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海运:
天池:
志怪:
水击:
抟:
扶摇:
息:
野马:
海水运动
天然形成的水池
记载怪异的事物
击水,拍打水面
盘旋飞翔
旋风
引用:表明这种情形真实可信
气息,这里指风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注释译文
想象高空俯视情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苍苍:
正色:
邪:
极:
下:
是:
湛蓝
同“耶”,疑问语气词
真正的颜色
尽
向下
这样
课文解读
1
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
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课文解读
2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课文解读
3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说明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深入探究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鲲鹏形体:
活动范围大
翼大
背大
体大
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结构梳理
介绍鲲鹏形体
有所待
仰视鲲鹏飞南冥
想象高空俯视情景
北冥有鱼
主旨归纳
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艺术特色
庄子运用大鹏南飞凭借风的力量的故事,讲述了大鹏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赖的,所以大鹏还是有所待,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
1.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艺术特色
那些山野中的游气(“野马”)、飞尘(“尘埃”),空中的活动之物(“生物”),皆由风相吹而动。与鲲、鹏相比,它们实在是太渺小了,但它们要能够动起来,依然要有所凭借,即有所“待”。显然,它们也没有达到逍遥。
2.对比鲜明,道理明确
艺术特色
“大鹏”“野马”“尘埃”都展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雄奇瑰丽,汪洋恣肆,跌宕多姿,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它们都有所待,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的道理。
3.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艺术特色
庄子运用大鹏南飞凭借风的力量的故事,讲述了大鹏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赖的,所以大鹏还是有所待,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
1.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