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

文档属性

名称 传染病及其预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7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2-10 23: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本节目标
举例说明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
概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举例说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怎样区别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一 、常见的传染病
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1、什么是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电镜下的细菌
禽流感病毒
非 典 病 毒
2、传染病的特征
1)具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4)有免疫性
3、传染病的类型
传染病类型 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等
消化道传染病 蛔虫病、细菌性痢疾、蛲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体表传染病 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等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血液传播等。
3、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统计图
讨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和预防措施
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三条
2、你认为应如何遏制艾滋病在我国迅速蔓延的势头?
补充资料
蛔虫病的传播途径
讨论:如何预防传染病?
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其传染源是指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患者及无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三组人群。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临床特征是条件致病性感染(又称机会性感染)和特发性肿瘤。条件致病性感染即由于HIV感染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某些不常见的感染,且以混合性感染为多,及难控制,成为90%患者的死亡原因。特发性肿瘤则是过去很少见的肿瘤,而这些肿瘤与人体免疫缺陷有关。目前尚没有治疗的特效药物,也没有预防疫苗。可见艾滋病为后天获得的恶性传染病。
艾滋病简介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反对性乱,不要有婚前性行为,婚外行为,不搞卖淫、嫖娼。2、不以任何形式吸毒。3、不到消毒得不到保障的诊所、医院去接受打针、拔牙、针灸或手术。4、不要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5、刮脸刀、电动剃须刀每人自备专用。6、不到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的理发店理发或美容。7、牙刷每人一把。8、救护流血伤员时,要防止血液直接沾在自己的皮肤或黏膜上。9、已受到HIV感妇女不要怀孕。10、如果沾染上HIV 污染物,可在家庭用漂白粉消毒,或放入沸水中煮沸10min ,即可杀死 HIV。
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
正确对待传染病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一些常识。我们既要在思想上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做好长期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心理准备,又要相信传染病是可防可治的。我国曾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的国家。我们坚信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终将战胜艾滋病、SARS、禽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衷心希望我们班同学将来有人能成为研究、防治传染病的专家、学者。更希望同学们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文明、健康、幸福地生活一辈子!
作 业
1、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家中或社 区义 务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常识,重点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2、调查家庭成员中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课外完成基础训练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