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常见题型学习策略 (二) 课件-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4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散文常见题型学习策略 (二) 课件-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4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07:1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文常见题型学习策略(二)
高三年级 语文
一、常见题型
题型(四)提升鉴赏水平,探究技巧语言题。
题型(五)注重挖掘分析,把握形象鉴赏题。
题型(六)学会题文比对,快解散文选择题。
题型(四)提升鉴赏水平,探究技巧语言题。
考向1 鉴赏表达技巧
【考点分析】
对散文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是分析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技巧等方面的运用与效果。


1.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2.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记叙详略:详写、略写。
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描写
①描写角度
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
写景角度:远近结合、高低结合、点面结合。
②描写手法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描写。
描写方式:工笔白描、正面侧面、动与静、虚与实等。
(3)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其中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4)议论
是在记叙过程中融入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比喻说理的特色。
3.表现手法
包括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等。
4.行文技巧
包括设置线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伏笔、铺垫、抑扬等。
【命题特点】
表达技巧赏析题分为明考型和暗考型两种。
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手法,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如何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内容。
【题干示例】
(1)“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2020年天津卷《线条之美》)
(2)“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2016年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典题举例】
2017年天津卷《挺拔之姿》“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原文摘录】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参考答案】 
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
(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
考向2 鉴赏语言特色
【考点分析】
1.用词之美
(1)动词、形容词:
①准确②精炼③生动、形象、传神。
(2)叠字、叠词:
①绘画美②音乐美③建筑美④强调作用⑤一气呵成。
(3)反复出现的词语:抒情性和感染力。
(4)化用的成语或古语: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2.句式之美
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
3.风格之美
藻丽和平实,含蓄和明快,庄重和幽默,
繁丰和简洁,豪放和婉约。
4.手法之美
修辞之美,描写之美。
【命题特点】
题干有“赏析”“表达效果”等关键词,还有具体鉴赏的内容。
【题干示例】
(1)“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2018年浙江卷《汴京的星河》)
(2)“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2017年全国Ⅲ卷《我们的裁缝店》)
【典题举例】
2017年全国Ⅲ卷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原文摘录】
用词上:“‘啪啪啪啪’响”“一家伙下去”
“死活不愿”“死活不肯”“站”“挪”“跑”
造句上:“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量体、排料、剪裁、锁边……”
修辞上:“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参考答案】 
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
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
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解题技巧】
1.明确手法:先要指出这段话或者文章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题目指明的除外。
2.具体解释:结合文章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简述效果:指明这种手法运用的作用、意义。
题型(五)注重挖掘分析,把握形象鉴赏题。
【考点分析】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写人叙事类的散文中。
物象主要出现在写景状物或托物言志的散文中。
【命题特点】
考查的内容通常有以下三点:
1.概括形象的特点。
2.鉴赏刻画形象的手法。
3.评价形象塑造的意义。
考向1 由表及里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考点分析】
散文往往通过借助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对于形象鉴赏题,应从多个角度概括分析,并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作用。
【题干示例】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
(2019年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2)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2016年浙江卷《母亲》)
【解题技巧】
1.从人物言行角度
2.从描写手法角度
3.从抒情议论角度
4.从时代背景角度
【典题举例】
2019年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 ”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题干要求有两问,一是形象特点,二是形象作用。
第二步:找角度,细分析。
第一问
(1)从人物言行角度
“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
(2)从描写手法角度
“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的。”
(3)从抒情议论角度
①“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天空附以和声。”
②“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
第二问,要抓住“影响”二字,由表及里层层分析:
(1)从表面看,老祖母传给萨丽娃的是在草原上生活的本领,如养羊。
(2)从深层看,老祖母传给萨丽娃的则是精神和优秀品质。
(3)从侧面看,萨丽娃由城市回到草原,这也是老祖母对她的影响。
第三步:依规范,定答案。
各点之间不要重合、包含。
【参考答案】
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考向2 弄清主次分析物象作用
【考点分析】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的事物和景物形象。散文物象作用的分析主要是就物象对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构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分析。
【题干示例】
(1)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
(2015年北京卷《说起梅花》)
(2)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2013年浙江卷《牛铃叮当》)
【解题技巧】
1.主要物象作用
(1)内容主旨:揭示散文主旨。
(2)艺术构思:多为全文的线索。
2.次要物象作用
(1)内容主旨:充实内容,深化主旨。
(2)对主要物象: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
(3)艺术构思:开头结尾、详略主次、过渡照应。
【典题举例】
2017年天津卷《挺拔之姿》
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
【参考答案】
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题型(六)学会题文比对,快解散文选择题。
【考点分析】
对于综合选择题来说,考查的角度比较多,主要针对内容和手法。命题人对文本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时,往往从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混乱等方面来设题,而对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鉴赏时,则大多从错置手法、分析偏离和效果不全等方面来设题。
【题干示例】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五选二)
【解题技巧】
第一步:标注选项关键词。
第二步:回归原文找对应。
第三步:细读文本作比较。
【典题举例】2020年天津卷《线条之美》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第一段中“买椟还珠”加引号,语带自嘲,强调了礼物的珍贵,突出了朋友所赠之物带给“我”的惊艳感受。
(A项对应原文“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这个瓶子惊呆了”。)
【典题举例】2020年天津卷《线条之美》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C.文章引用《洛神赋》文句,意在赞美曹植的艺术想象力,丰富了线条美的内涵,增添了本文的文化韵味。
(C项对应原文“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曹植的《洛神赋》……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
二、反馈与评价
2020年天津卷《线条之美》“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原文摘录】“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就这样牵着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
【参考答案】
运用拟人、通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有力地展现了线条赋予草书简约而富于变化的艺术活力,体现了线条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三、课后作业
(1)“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2016年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2)“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2018年浙江卷《汴京的星河》)
四、课堂小结
失分原因:
(1)并不完全明确测试要求,以致训练不能有的放矢。
(2)未能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走。

1.审题技巧
赋分意识:根据分数,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
提示意识:题干中往往有提示性语言,指导考生准确答题。
这些语言分“明示”和“暗示”两种。
意图意识: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创设情
境、 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避免答非所问。
整体意识:各个题目构成了由分而总,由局部到全局的
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

2.解题技巧
答案在文中:运用关键句和主旨句组合法,条分缕析地
表述。
主题在心中:要时刻思考能否从主题的角度解答本题。
方法在胸中:认真审题,分辨题型,运用方法,巧妙作答。
五、结束语
四点复习建议:
1.构建知识网络
2.注重归纳总结
3.掌握题型变式
4.树立正确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