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1 17:0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
高一历史(必修Ⅰ) 2021.1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考生将答题卡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历史学家夏曾佑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明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 内阁已经取代六部
C. 内阁权力不受制约 D. 君权受到内阁制约
4.“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中,……并不断地受其影响。”中国被迫开始打破闭关自守是
A. 洋务运动之后 B. 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5.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A. 日军被迫三易主帅 B. 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 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6.1940年9月,《大公报》载文说:“宜昌(枣宜会战)战后三个月,各线无大战事,战况的沉闷……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了北方的捷音。”材料中所说的“捷音”指的是
A. 淞沪会战沉重打击了日军气焰 B. 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C.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华北日军 D. 徐州会战胜利激励了抗战信心
7.武昌起义爆发后,46名北洋将领联名诉求“立定共和”,否则将“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驻扎各地的满洲旗营部队也较少进行抵抗,大都很快瓦解。这表明
A.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被军队普遍接受 B. 军队革命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主因
C. 北洋军以及满洲旗营响应武昌起义 D. 军队失控和旗营涣散加速清朝崩溃
8.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9.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0.《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
A. 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B. 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
C. 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D. “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
11.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 “一边倒”政策 B. 不结盟政策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多边外交政策
12.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我国外交政策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表明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当时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
C. 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D. 中国不再对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无偿援助
13.1990~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新时期中国
A.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发展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14.古希腊的雅典首席将军伯利克里指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当时,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五百人会议 B. 公民大会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15.如表是一组关于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雅典人口
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产生方式
表决方式
程序
罪名
约40万
约4.2万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举手
一审制
慢神与蛊惑青年
6000
501
抽签
A. 体现了广泛代表性的特点 B. 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C. 明显具有原始民主的特征 D. 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16.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后的第一项改革是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纪债碑……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以下属于材料中的“他”推行的改革措施的是
A. 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B. 制定陶片放逐法
C. 第四等级也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D. 按财产的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17.“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 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 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18.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天赋人权 B. 民主共和 C. 君主立宪 D. 权力制衡
19.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了政府
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20.麦迪逊说:“州的独立与自尊自大,是这个国家的祸根……除非把各州统统消灭,并将它们全部联合到一个巨大的社会里,否则就不能铲除这一祸根。”为“铲除这一祸根”,美国实行
A. 君主立宪制 B. 邦联制 C. 联邦制 D. 三权分立制
21.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
A. 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B.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C. 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D. 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22.“议员们既无热情,也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他还需要大力改造”。这主要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
A. 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B. 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 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D. 使共和政体将永久确立
23.1792年4月普法战争开始后,法军节节败退,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9月2日,法国军队在凡尔登附近两次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最终把敌人赶出法国领土,法国革命得救了,材料旨在强调
A. 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B. 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进程
C. 法国消除了君主复辟危险 D. 外国武装干多的力量强大
24.2018年5月,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 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C.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25.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 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B. 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D. 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26.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 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27.它“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
A. 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 B. 二月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 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8.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 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 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 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29.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主要反映了
A. 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 B. 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C. 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D.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30.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一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认为
A. 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B. 中国成为超级大国
C. 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D. 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 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三美国总统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⑴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4分)
⑵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确立“议会至上”的。(4分)
⑶依据材料三,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6分)
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1年3月,巴黎起义胜利后,成立了巴黎公社。为保卫胜利果实,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职期间,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
材料二?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曼费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史》
材料三?八七会议后,除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外,湖北、广东、江西以及陕西、河南、直隶等省的党组织也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基本都失败了。
⑴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革命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证明材料二中列宁观点的后半句话。(4分)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并分析其决定因素?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得到了什么认识?(4分)
33.(14分)当代美欧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冷战”很快爆发,随之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区。美国从对苏遇制的全球战略出发,奉行大西洋联盟政策,试图联合西欧国家共同遏制苏联。二战严重削弱了西欧列强,使它们在战后沦落为二流或三流的国家,其生存受到苏联的“威胁”。……这样,西欧对美国的安全需求与美国联欧制苏的需要相结合,就使得共同反苏成为美欧利益的交汇点。美国凭借其实力地位充当联盟的盟主,而弱小的西欧国家则在联盟内扮演从属性的“小伙伴”角色。
?????——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并在各个领域里推行其独立自主的的政策。
?????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欧矛盾上升。反恐战争发动以来,双方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新发展……美欧矛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互动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但也会引起欧洲内部分化,对欧盟一体化进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美欧矛盾还将继续上升,但在相当长时期内,美欧联盟和双方以相互依存与合作为主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 ——摘编自沈世顺《美欧矛盾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⑴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欧联合的原因,并指出美国“保护”西欧的具体表现。(6分)
⑵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西欧关系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的标志性事件。(4分)
⑶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4分)
高一历史答案2021.1
1-5 DDABC 6-10 CDBBC 11-15 CBABC
16-20 DBCAC 21-25 ACBAC 26-30 CCDBD
31.(14分)
(1)特点:实行轮番执政;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答出两点即可,4分)
(2)确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答出两点即可,4分)
(3)实现: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答出三点即可,6分)
32.(12分)
(1)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民主选举公职人员;人民有监督权和罢免权。(4分)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4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2分)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1分)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答出一点即可,1分)
33.(14分)
(1)原因:美苏冷战;西欧衰落;共同反苏的需要。?(3分)做法:实施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
(2)变化:西欧由从属于美国(或西欧唯美国马首是瞻)到开始推行独立自主政策,要求摆脱美国控制。?(2分)标志:欧洲共同体的成立。(2分)
(3)特点:美欧矛盾上升,但相互依存与合作为主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变化。?(2分)
影响: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积极互动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也会引起欧洲内部分化,对欧盟一体化进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