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三单元测试题-青岛版(五四学制)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三单元测试题-青岛版(五四学制)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1 13:3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_____,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_____.
2.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相差false,它们的面积的和是(______)false。
3.如图,它是由两个正方形拼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平方厘米。
4.在20~30中,不能分解质因数的数是(_________)。
5.在1.5、5、0、18、19、80、51和2.4中,整数有   ;质数有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   ;   是   的约数.
二、选择题
1.从223里至少加上(  ),结果才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  ),结果才是5的倍数.
A.2 B.3 C.4 D.5
2.下面各数中,因数最少的是(  )。
A.12 B.13 C.21
3.如图,一张平行四边形彩纸,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false和false,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false,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false。
A.80 B.48 C.6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既是35的因数,又是35的倍数 B.35只是35的因数 C.35只是35的倍数
5.8723至少加上(  )就同时是2,3的倍数.
A.2 B.1 C.7
三、图形计算
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D=DE=EC,F是线段AE的中点,已知三角形ADF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解答题
1.把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三倍,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与原来相比,就扩大到原来的(  )
A.3倍????????? B.9倍???? C.27倍
2.将200拆成两个自然数之和,其中一个是17的倍数,另一个是23的倍数,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积是多少?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8厘米,(如图),以CD为底时,它的高是18厘米,BC的长是24厘米,求它的面积.
4.如果a.b.c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A=a×b×c,那么A至少有多少个因数?
5.现在有一块长6m,宽2.5m的黄布,要做成底0.2米,高0.15米的小三角形旗,可以做多少面?
6.如图,D、E分别是BC、AD的中点,如果△ABC的面积为1平方分米,则△AE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请简要写出理由)
参考答案
一、
1.一半 2倍
【解析】
【详解】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2倍.
故答案为:一半,2倍.
2.36
【详解】

3.6
【分析】
通过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一个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
(2+4)×2÷2
=6×2÷2
=6(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注意阴影部分梯形的高就是小正方形的边长。
4.23、29
【解析】
【详解】

5.5、0、18、19、80、51;5、19;51;5,8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奇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只含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含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因数的意义解答.
解:由定义可知,在1.5、5、0、18、19、80、51和2.4中,整数有5、0、18、19、80、51;质数有5、19;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51;5是80的约数.
故答案为5、0、18、19、80、51;5、19;51;5,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奇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因数的意义,是基础知识,是需要识记的知识.
二、
1.A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进而得出结论.
解:2+2+3=7,因为9能被3整除,所以至少应加上:9﹣7=2;
因为223的个位是3,只有个位数是0或5时,才能被5整除;故至少减去3;
故选A、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1)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2
2.B
【解析】
【详解】

3.B
【详解】

4.A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由此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35既是35的因数,又是35的倍数;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明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5.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的数字能被2整除”,所以8723加1、3、5、7、9…才是2的倍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由此即可解答.
解:8723+1=8724,
8+7+2+4=21,
所以8724也是3的倍数,
答:8723至少加上1就同时是2,3的倍数.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2)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三、
1.36平方厘米
【分析】
图中F是线段AE的中点, 三角形ADF和三角形DFE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面积相等,都是6平方厘米,因此可以求出三角形ADE的面积是6+6=12(平方厘米),又因为BD=DE=EC,那么三角形ABD、三角形ADE和三角形AEC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2×3=36(平方厘米)。
【详解】
6+6=12(平方厘米)12×3=36(平方厘米)
答: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四、
1.B
【解析】
【详解】
原梯形的面积为(a+b)×h÷2,
扩大后的面积为:(3a+3b)×3h÷2
=9[(a+b)×h÷2]
9[(a+b)×h÷2]÷[(a+b)×h÷2]=9倍,
所以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9倍.
2.9775
【解析】
试题分析:先找出较大数23的倍数(200以内),再用200减去这些倍数,从中找出属于17的倍数,即可确定这两个自然数,算出乘积.
解:200以内是23的倍数的数是:23,46,69,92,115,138,161,184共有八个.
用200依次减去这八个数得177,154,131,108,85,62,39,16,
其中只有85是17的倍数.
所以200=115+85,
115×85=9775;
答:这两个自然数的积是977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270平方厘米
【分析】
要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底和底上的高.根据周长和底,可以求出另一条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详解】
78÷2-24
=39-24
=15(厘米)
15×18=270(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270平方厘米.
4.8个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解质因数的等式A=a×b×c,可以确定A的因数是它的质因数中的一个或几个质因数乘积的组合;然后运用枚举法一个一个的写出即可.
解:A的因数有:1,a,b,c,ab,bc,ac,abc,共8个;
答:A至少有8个因数.
点评:补充知识点:求因数的个数还可以根据A=a1×b1×c1,用(1+1)×(1+1)×(1+1)=8个来计算.
5.960面
【解析】
【详解】
(6÷0.15)×(2.5÷0.2)×2
≈40×12×2
=960(面)
答:可以做960面.
6.平方分米
【解析】
试题分析:因D是BC边的中点,S△ABD=S△ADC,因它们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的面积都是△ABC面积的一半;因E是AD边的中点,S△AEC=S△DCE,因它们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的面积都是△ADC面积的一半,据此解答.
解:S△ADC=S△ABC,
S△ADC=×1,
S△ADC=(平方分米),
S△AEC=S△ADC,
S△AEC=×,
S△AEC=(平方分米).
答:△AEC的面积是平方分米.本题的主要依据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点评:本题解答的主要依据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