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专题复习:应对反套路,明辨小说阅读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复习:应对反套路,明辨小说阅读 (课件2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14: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对反套路,明辨小说阅读
—2021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人物
环境
情节
主题
标题含义、作用
文本特色
形象性格
情感变化
描写手法
次要人物作用
环境特点
环境作用
情节内容
情节作用
构思技巧
2018全国Ⅰ《赵一曼女士》小说还是传记?
5.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分析。(6分)
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分析。(6分)
2018全国Ⅱ《有声电影》
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从文中举出三处不同例子并分析。(6?分)
2018全国Ⅲ《微纪元》
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6.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
研究真题,探寻规律
2020全国Ⅰ《越野滑雪》
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分析对话者心理。(6分)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请据此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2020全国Ⅱ《书匠》
8.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9.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2020全国Ⅲ《记忆中的光》小说还是散文?
8.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6分)
研究真题,探寻规律
结论和启示
重点备考小说,兼顾散文备考
全国三套卷考点和题型交叉呼应,可供参考
小说考查基本反套路
命题材料体裁边缘化
教会学生真正读懂小说,而不要用套路把学生套死
真正读懂小说,既要掌握这一类,更要弄懂这一篇
小说的这一类与这一篇
这一类:小说体裁的基本知识+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经典例文:教材打底+试卷拓展
这一篇:借助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读懂一篇全新的小说,发现这一篇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的特色。
这一类:情节结构相关知识
情节脉络: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叙事方式(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叙述人称(视角):一、二、三人称
构思特色:线索(明线、暗线、双线结构)、伏笔、铺垫、结尾(留白式、突转式、情境式)、组织推动情节(对话推动、叙事核心)
情节设置的作用:自身作用、对人物、对主题、艺术效果
这一类:人物形象相关知识
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分析
人物塑造方法:
直接描写:肖像、动作、心理、神态、个性化语言 、细节
间接表现:他人介绍评价、对比映衬、环境烘托
次要人物作用:对情节、对主人公、对主题
这一类:环境描写相关知识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特点分析
环境描写的作用:自身作用、对情节、对人物、对主题
2021/1/6
回归教材,借助经典,吃透这一类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塑造方法大全、线索
《祝福》:社会环境描写、倒叙、标题含义和作用、肖像描写、次要人物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明暗双线结构、自然环境描写、伏笔与铺垫、人物心理变化
《装在套子里的人》:漫画式夸张笔法、比喻与象征
反套路:恰恰是这一篇的特色
(2018全国1)《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9全国1)《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2020全国1)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应对反套路:学会审题
(2020全国1)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随,整个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那些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应对反套路:学会审题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2019全国1)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
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严肃批判+辛辣讽刺)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
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借古讽今),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2018全国1《赵一曼女士》)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2018全国3《微纪元》)
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
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
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全国三套卷题型交叉呼应,可供参考
(2018全国2)《有声电影 》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2018全国3)《微纪元》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2020全国1)《越野滑雪》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叮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
7.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签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客观题:抓住典型错误,切忌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