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课外古诗词
R·八年级语文下册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
2.品读诗句,体会作者感情。
学习目标
式微
新课导入
点击图片播放
《式
微》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走近作品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整体感知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品析诗文
由是,重章换字,
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
节奏感强。
《式微》诗短短32个字,
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
工整与灵活相整合,
参差错落,
能极力地表达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艺术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
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课堂小结
子衿
新课导入
点击图片播放
《子
衿》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整体感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品析诗文
写作特点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课堂小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新课导入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
走近作者
整体感知
点击图片播放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
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你与我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
别泪沾巾。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首联的写作内容?
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
用“风烟”来修饰“五津”显示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流露对朋友的关切。
品析诗文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写的是什么?
从正面写离情而转为劝勉。
劝勉朋友什么?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劝勉朋友不要悲伤,体现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颈联写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是什么?
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
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此联为什么成为送别诗中的名句?
这两句诗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黯然销魂的伤感、低沉的感伤基调,表现出豁达、乐观、豪放的情怀,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课堂小结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颈联: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新课导入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
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
走近作者
点击图片播放
整体感知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品析诗文
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首
联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颔
联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颈
联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尾
联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艺术特色
干谒诗(类似于现在的自荐信)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达充分。
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
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也有身在盛事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