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最后一次讲演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最后一次讲演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1 16:3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日本向中国投降仪式。
1945年天津日军受降仪式
1945年,中国各地人民庆祝抗战胜利的场面。
1945年,中国人民庆祝抗战胜利的场面...
1945年8月,蒋介石在日军投降前后三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和平的心愿,中国共产党顶着巨大的压力,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赴重庆谈判。
1945年重庆谈判时作为美国总统私人代表来华的赫尔利同蒋介石,毛泽东合影。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与毛泽东合影...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国统区内惨烈民生的老照片
蒋介石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发动内战
昆明学生举行反内战,争民主的游行
1946年上海...反内战,求和平示威游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乙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
创作背景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学习目标:
一、了解最后一次演讲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二、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三、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闻一多,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人中国的诗坛。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走近作者

讲演词
  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字词积累
1.重点字词
诬蔑( )
屠杀( )
恐怖( )
挑拨离间( )
召开( )
卑鄙( )
wūmiè

kǒng
bōjiàn
zhào

赋予( )
卑污( )



2.多音字

héng( )
hèng( )
蛮横
平衡

jiān( )
jiàn( )
离间
间隙

tiāo( )
tiǎo( )
挑衅
挑选

zhào( )
shào( )
召公
召开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细读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课文1-3自然段,闻一多先生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揭露反动派的无耻的?
(1)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2)反动派只敢“偷偷摸摸”地暗杀
(3)反动派暗杀后不敢承认,对李公朴进行造谣污蔑,还嫁祸于共产党。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公朴的光荣,李公朴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为和平民主献身

2、朗读四、五自然段,


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举例论证)。
3.朗读四、五自然段,
??
4.阅读第六段至文末 ,
 
昆明青年学生
广大的市民。
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我们有力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热情地号召青年,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5.阅读第六段至文末,思考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
品味语言,体悟感情:
1.“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请分析句中划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究竟”“竟”“只不过”三个副词,写出了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暗杀行径的无比愤恨,强调了李公朴的行为是一个中国人的正当行为,是正义的,同时激发了大家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
2.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请分析句中划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无耻”意思是不顾羞耻,不知羞耻。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用无耻反衬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
3.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闻一多视死如归,如何理解“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
这句话既是对李公朴的赞扬,同时又表明了自己为民主自由而奋斗的决心:不怕牺牲,视死如归,随时准备为正义献出生命。
4.随着演讲的进行和演讲者感情的变化,课文中的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表达了演讲者什么样的感情?
演讲者使用的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从听众揭露转而面对面的向敌人发起进攻,表现出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
课堂小结:
闻一多先生围绕 ,揭露 ,赞颂 ,号召 。
李公朴被害事件
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
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
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课后作业:
同学们在课下围绕“我心目中的闻一多”这个话题,写一篇小短文,谈一谈你对闻一多的认识和感受。
结束语:
闻一多先生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影响着我们,他们为正义献身的精神引领着我们,我们要在新时代努力学习,将来可以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