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课时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萧红(1911-1942)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
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等。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得不准确。
蚱蜢
明晃晃
割舍
樱桃
毛嘟嘟
倭瓜
啃玉米
zhà
huǎng
kěn
yīng
gē
dū
wō
蚌壳
bàng
拴马桩
shuān
luo
guàng
逛街
下雨啰
去掉了拼音你会读吗?
蚱蜢
明晃晃
割舍
樱桃
毛嘟嘟
倭瓜
啃玉米
蚌壳
拴马桩
逛街
下雨啰
毛嘟嘟
逛街
倭瓜
拴马桩
下雨啰
啃玉米
割舍
蚌壳
樱桃
明晃晃
蚱蜢
花
儿
开
晃
huǎng
(明晃晃)
huàng
(晃动)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读一读:湖水满了,像明晃(huǎng)晃的大镜子。一阵微风,明净的湖水晃(huàng)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
.
运用:管理人员与狗的主人沟通,不让其在消防栓上拴小狗。
拴
shuān
栓
字义:用绳子系上。如:拴马。
组词:(拴住)(拴车)(拴马)
字义:器物上可以开关的机件。
组词:(枪栓)(血栓)(消防栓)
【明晃晃】
【闪烁】
【瞎闹】
【存心】
【随意】
任凭自己的意思。
光亮闪烁。
怀着某种念头。
没有来由或没有效果地做;胡闹。
(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我爱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分小节朗读课文。
2.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园子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生字广场
he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割
蚱
承
拔
独体结构
嗡
樱
蚂
锄
瞎
蝴
铲
拴
瓢
逛
蝴
胡
虫
樱
婴
木
钅
锄
助
票
瓢
瓜
我的记忆方法:
比一比
妈
蚂
拔
拨
瞎
割
换一换
逛
诳
栓
拴
蝴
蚂
蚱
割
逛
拔
嗡
樱
承
拴
瓢
铲
锄
瞎
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祖父的园子”的?
园子里有什么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祖父的园子
一、读拼音,写字词。
爷爷把牛shuān( )在地头的yīng
tɑo( )树上,然后到地里bá( )草。我则在地里xiā
guàng( ),一会儿捕hú
dié( ),一会儿捉mà
zhɑ( )。
拴
樱桃
拔
瞎逛
蝴蝶
蚂蚱
二、下列词语中“晃”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晃悠
B.晃眼
C.虚晃
D.明晃晃
·
·
·
·
A
三、给“票”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并填入句子中。
1.最( )亮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2.我拿着水( ),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3.可是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 )过。
漂
瓢
飘
四、读课文,填一填。
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人,原名______
。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__________》时,开始用_______作笔名,蜚声文坛。
主要作品:《__________》《呼兰河传》《马伯乐》等。
张乃莹
生死场
萧红
生死场(共28张PPT)
第二课时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蝴蝶
蚂蚱
嗡嗡
樱桃
拔草
瞎闹
铲地
锄头
割草
承认
拴住
水瓢
闲逛
蜻蜓
随意
圆滚滚
明晃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的“我”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件童年趣事,童年的“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可以用四字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
铲地
追蜻蜓
摘黄瓜
开心快乐
轻松愉快
读一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一想:“我”家的大花园里有什么?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样样都有”可见花园里昆虫种类很多,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孩子扳着手指头给人展示她的富有,那种满足、得意、炫耀的神态跃然纸上。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描写了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的色彩丰富。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形态。“胖乎乎,圆滚滚”生动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自己满心的快乐。
花园里面有什么昆虫?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些昆虫的?
花园里有蝴蝶、蜻蜓、蚂蚱、蜜蜂。作者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明晃晃”一词改为“五颜六色”好不好?
不好。“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爱。如果改为“五颜六色”,只是表现色彩的丰富多样,则不能传达出这种感情。
写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因为……所以……”这一句式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喜欢事物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喜欢结果子的树,不结果子的树好像不存在。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先呼叫”说明榆树高大,树大招风,只要一刮风,枝叶就会摇动发出呼呼声;“先冒烟”是雨点落在树叶上,水雾向下散开,就像冒烟一样。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榆树的高大。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大榆树的高大?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描写大榆树的高大和充满活力。
写阳光下的榆树叶子,闪光发亮,充满活力。
读一读课文第4—14自然段,想一想:“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
总领全段,是全段的中心句。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这一组排比句生动表现了“我”爱模仿祖父的行为。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表现了“我”什么特点?
“我”跟随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我”并非真正地劳动,而是儿童的天性——爱模仿,甚至还很淘气,把菜种踢飞。这些行为表现了“我”的天真幼稚、顽皮可爱,和祖父对“我”的宽容和慈爱。
“我”跟随祖父种菜,淘气十足的神态跃然纸上。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祖父拔下锄头杆的举动表现祖父对“我”什么的感情?
因为“我”
太小,祖父拔下锄头杆,让“我”单拿着锄头的“头”铲地,表现了祖父体谅“我”
,不愿让“我”太劳累,表现了祖父对“我”的疼爱。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伏”“乱钩”这些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的举止天真可爱,趣味盎然。
“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在这段对话里,出现了三个“笑”: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祖父和“我”说话的时候,被“我”
的幼稚行为逗得一直在笑,说明祖父是一个慈祥、有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人。
一共出现几个“笑”?说明祖父是一个怎样的祖父?
我并不细看,……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课文第13自然段写“我”在园中做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我”什么状态?
写“我”在园子中摘、吃黄瓜;追蜻蜓;捉、玩蚂蚱的事情。表现了“我”对园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都非常喜爱。“我”在园中的生活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
这一段中运用“摘、丢、追、采、捉、绑”等动词,从“我”这些动作中,写出了“我”在园子中一刻也不停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对园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对“我”的动作、语言描写,生动表现了“我”在祖父浇菜时胡闹的情景,表现“我”的天真顽皮,也侧面表现祖父对“我”的宽容。
读一读课文第15—16自然段,想一想:园子里有哪些事物是自由的。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为什么“我”会有“大树发出声响”“土墙都会回答”的感受呢?
因为在“我”的眼中,园子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健康漂亮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拍一拍手”大树仿佛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土墙好像会回答。可见,孩子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有情感,都有情趣,把“我”的童真童趣形象地表达出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园子里的花、鸟、虫是自由快乐的,是无拘无束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其实也处处表现了“我”的自由自在。
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
色彩丰富
富有童话色彩
▲
充满生命气息
▲
自由自在
▲
小结: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
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小结:
本文通过描述祖父园子里的景物以及“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展现了“我”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同时也体现了祖父的慈爱,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借景抒情的句子:
刮风和下雨,这院子是很荒凉的了。就是晴天,多大的太阳照在上空,这院子也一样是荒凉的。没有什么显眼耀目的装饰,没有人工设置过的一点痕迹,什么都是任其自然,愿意东,就东,愿意西,就西。
——萧红《呼兰河传》
一、五彩的园子
1.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 )的蝴蝶 ( )的蜜蜂
( )的蜻蜓 ( )的蚂蚱
( )的花园
大红
胖乎乎
金色
绿色
明晃晃
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这句话写出了园中花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类似“明晃晃”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鲜艳繁茂
毛嘟嘟
圆滚滚
蓝悠悠
3.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前一句话写出了榆树的( ),后一句话写出了榆树的( ),表现了榆树( )的特点。
A.健美
B.高大
C.笔直
D.充满活力
B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