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人体健康
一.调节情绪的方法(共1小题)
1.(2020?聊城)“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B.大静脉出血时用手指压迫近心端止血
C.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再拨打120呼救
D.非处方药简称OTC,用药之前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共4小题)
2.(2020?枣庄)“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民小康”。下列生活方式能为健康加分的是( )
A.被动吸烟的危害不比主动吸烟轻,应全民戒烟
B.果汁饮料含有维C等营养成分,可多喝代替饮水
C.酒精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可多喝酒促进健康
D.感冒时可以自行到药店购买处方药进行治疗
3.(2020?东营)“健康是金,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健康,那么他所拥有的和正在创造并即将拥有的统统为零!”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项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
A.酗酒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吸烟可以提神,提高记忆力
C.遇到挫折时,向知心朋友诉说
D.轻微变质的食物加热后可以食用
4.(2020?烟台)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保持心血管健康要从现在做起,你不认同的生活习惯是( )
A.积极参加锻炼 B.保持均衡饮食
C.不吸烟、不酗酒 D.经常熬夜上网
5.(2020?德州)下列选项中,积极的休息方式是( )
A.学习后,再唱歌
B.下象棋后,再打扑克牌
C.打完篮球后,再踢足球
D.体力劳动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三.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共2小题)
6.(2020?德州)下列关于人的生殖与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受精卵是在子宫内形成的
B.进入青春期,男性喉结突出,属于第一性征
C.人的生殖器官在青春期开始形成并发育成熟
D.胚胎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
7.(2020?滨州)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B.男孩在青春期的偶尔遗精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C.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征
D.“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子宫
四.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及其卫生(共1小题)
8.(2020?临沂)进入青春期,人的身体、心理和生理会发生一定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认识或行为错误的是( )
A.男生在睡梦中有时会出现遗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B.女生在月经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心情舒畅
C.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D.在学校不与同学交流,在家嫌父母啰嗦,不与父母沟通
五.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共1小题)
9.(2020?滨州)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调查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
A.吸毒人群经常聚餐
B.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器
C.吸毒人群经常一起游泳
D.吸毒人群经常一起工作
六.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共2小题)
10.(2020?潍坊)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传染病学看,该病毒是病原体
B.将患者或疑似患者隔离治疗是控制传染源
C.该病毒以分裂的方式繁殖
D.该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11.(2020?滨州)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材料二: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与病人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手接触后,再触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材料三:2020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 。与人体细胞相比,2019﹣nCoV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
(2)当2019﹣nCoV侵袭人体时,起防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 。
(3)从材料三可知,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研制指日可待。通过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属于 免疫。
(4)新冠肺炎爆发后,在全球迅速蔓延,这说明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可知,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出两条即可得分)
七.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共9小题)
12.(2020?枣庄)6月11日,时隔56天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再次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地政府立即实施关停市场、全面消杀,封闭周边社区,进行隔离、覆盖核酸检测等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B.将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C.防疫人员对新发地批发市场进行消杀处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13.(2020?烟台)医院外科手术室内的器具要严格消毒。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确保手术器具没有细菌,阻止疾病传播
B.防止细菌等感染病人
C.防止其他进入手术室的人交叉感染
D.保证外科手术的成功
14.(2020?菏泽)2020年5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里,住着65岁的新冠肺炎(感染新冠病毒所致)患者﹣﹣崔安(化名),他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满14天,其恢复状态令所有人惊喜和欣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隔离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
D.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15.(2020?泰安)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发生变异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
C.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
16.(2020?聊城)5月下旬,聊城市初中学生全面复学。为预防新冠肺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日常防控措施:教室、宿舍和食堂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并要求学生勤洗手;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安排适量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控制传染源
B.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学生不会患新冠肺炎
C.安排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7.(2020?济宁)结合材料和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2020年1月以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简称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引起传染性肺炎(新冠肺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这种冠状病毒和“非典”病原体SARS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同属于β﹣冠状病毒属。目前我国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不久将能普及应用。
(1)新冠病毒个体微小,结构非常简单,由 组成。
(2)新冠肺炎之所以能全球流行,是因为它具有 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属于 。在防控措施上,勤洗手、戴口罩属于 、
(3)人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部分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 ,从而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获得免疫。
(4)从SARS病毒到2019新型冠状病毒,从鼠疫、H7N9禽流感到曾经肆虐一时的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据研究,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你认为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 。
18.(2020?烟台)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以每天增加十几万病例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1)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其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该病毒依靠[ ] 和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与细菌结构不同的是 。
(2)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积极应对,多措并举:①鼓励居家,减少聚集性活动,出门戴口罩 ②实施网格化管理,排查、追踪与治疗同步 ③迅速建造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对患者应收尽收 ④驰援疫区的医护人员必须穿防护服进入岗位 ⑤倡导居家锻炼,合理营养等。上述预防措施中 (填写序号)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⑤属于 。
(3)疫苗是战胜疫情的终极“武器”。目前我国已有6种新冠肺炎疫苗在临床试验中研制成功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属于 免疫。
(4)居家线上学习期间,你是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应对疫情的? 。
19.(2020?青岛)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如图1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是由 构成。根据其寄生的细胞,可推断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是图中的 (填标号)。
(2)2020年3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已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进入人体内后 ,从而提高了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3)如图2①~⑤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填数字)。
(4)目前,我市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 。
20.(2020?德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
材料二:钟南山院士指出,早发现、早诊断,还有治疗和隔离,是最有效的、最原始的防控办法。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减少接触,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自己要尽量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要注意让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要佩戴口罩等等。
材料三:“功夫小子”吴京(无偿献血宣传员)说康复者血浆中有抗击新冠肺炎的有效“弹药”(见如图)。呼吁康复者捐献血浆,共同拯救还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患者。捐献血浆,助力战“疫”!
(1)病毒在人体内以 的方式进行大量繁殖,病毒的生活方式是 。
(2)从预防传染病的三大措施上看,“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属于 ,“接触他人要佩戴口罩”属于 。
(3)吴京所说的有效“弹药”是指抵抗该病毒的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性免疫。
(4)经历了这次疫情,在保护自己、预防传染病方面,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至少一条)。
八.抗体和抗原(共1小题)
21.(2020?聊城)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科学家正在致力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九.人体的免疫功能(共2小题)
22.(2020?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B.人体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抗体是在特定病原体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计划免疫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23.(2020?菏泽)下列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 )
A.皮肤和黏膜
B.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D.抗体
一十.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共2小题)
24.(2020?潍坊)学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后,某同学对所学知识作了总结,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胃黏膜、胃酸属于第一道防线
B.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
C.注射风疹疫苗预防风疹属于特异性免疫
D.免疫系统不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
25.(2020?临沂)2020年春节以来,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际社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如图为“2019﹣nCoV”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9﹣nCoV”与其他生物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它只能营 生活,靠图中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疫情期间有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服用了抗生素之后,发现症状并没有减轻,原因是 。
(3)国家卫健委曾经呼吁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捐献血浆,血浆中的抗体是由 产生的,这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发挥作用,该防线主要是由 组成的。
(4)目前,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持续增多。对此次疫情的预防你有何好的建议? (答出2条即可)。
一十一.传染病的特点与分类(共1小题)
26.(2020?淄博)下列疾病都是传染病的一组是( )
A.蛔虫病、淋病、狂犬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贫血
C.高血压、流感、艾滋病
D.动脉粥样硬化、甲肝、手足口病
一十二.安全用药的常识(共5小题)
27.(2020?东营)安全用药事关生命安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药越贵越新疗效越好,病人应首选贵药新药
B.病情好转就可自行停止用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加剧
C.非处方药可以自我诊断、自行购买,过期不可服用
D.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
28.(2020?菏泽)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下列有关健康、安全用药与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型血的人失血严重时,可大量输入俗称“万能血”的O型血
B.生活中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C.无论是“OTC”药还是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D.毒品能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我们要远离毒品
29.(2020?临沂)“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TC无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
B.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C.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抗体
D.某高校在学生中开展的“刷卡”锻炼活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0.(2020?泰安)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接种疫苗可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
D.蛋白质是构建细胞重要原料,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重要时期,高蛋白食物摄入越多越好
31.(2020?滨州)“连花清瘟胶囊”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下列有关药品说明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属于非处方药
B.可治疗风寒感冒
C.首次服用药量可加倍
D.中成药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一十三.急救的方法(共2小题)
32.(2020?淄博)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如发生心跳骤停,则应该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对成人胸外心脏按压要点操作准确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按压位置
胸骨上段约13
胸骨下段约13
胸骨下段约13
胸骨上段约13
按压手法
用单手掌根
用双手掌根
用单手掌根
用双手掌根
按压速度(次/分)
最多75
至少100
等于75
等于100
按压深度(厘米)
≤3
≥5
≤3
≤5
A.A B.B C.C D.D
33.(2020?烟台)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救自缢死……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其方法与现今的( )急救措施相似。
A.人工呼吸 B.按压止血
C.开放气道 D.胸外心脏按压
一十四.血常规化验单(共1小题)
34.(2020?临沂)建立中学生健康档案是关注生命的重要举措。下表为某校两位男同学的血常规化验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化验项目
化验者姓名
正常参考值
小明
小伟
RBC(红细胞)
4.8×1012
3.1×1012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18×109
8×109
(5.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142
103
120﹣160g/L
A.小明同学可能有炎症
B.小伟同学不适合去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
C.医生抽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D.小伟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2020年山东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人体健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调节情绪的方法(共1小题)
1.【解答】解:A、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正确。
B、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远心端,错误。
C、当遇到有人突然溺水时,应尽快拨打120电话,再进行人工呼吸抢救,错误。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错误。
故选:A。
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共4小题)
2.【解答】解:A、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应全民戒烟,A正确;
B、果汁饮料含有维C等营养成分,但不能多喝代替饮水,B错误;
C、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C错误;
D、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服用的药物剂量应该听从医师的嘱托,用多了反而起副作用,不能自行到药店购买,D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A、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A错误。
B、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是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因此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烟时产生的有毒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B错误。
C、遇到挫折时,向知心朋友诉说,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C正确。
D、轻微变质的食物加热后也不可以食用,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积极参加锻炼、保持均衡饮食、不吸烟、不酗酒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经常熬夜上网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不是认同的生活习惯。
故选:D。
5.【解答】解:积极休息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时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休息的方式有多种:比如睡觉,听音乐,看书,散步,聊天….经常参加参加文体活动固然好,但不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A、学习后唱歌,符合劳逸结合的休息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正确。
B、下棋后打扑克,会使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不利于积极休息,错误
C、打完篮球后踢足球,会大量消耗体力,不利于积极休息,错误。
D、体力劳动后进行体育运动(如跑步)会使身心疲惫,不是积极休息的表现,错误。
故选:A。
三.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共2小题)
6.【解答】解:A、人的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错误。
B、进入青春期,男性喉结突出,属于第二性征,是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错误。
C、人的生殖器官出生前就已经形成,在青春期迅速发育,但发育未成熟,错误。
D、胚胎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功能也显著增强,而不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错误。
B、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精液是不断产生的,积存多了,自然就会排出。遗精只要不频繁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错误。
C、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体重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正确。
D、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促使女性出现了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骨盒宽大、皮下脂肪较多、乳腺发育,声调较高等,因此有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的说法,错误。
故选:C。
四.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及其卫生(共1小题)
8.【解答】解:A、进入青春期,男生在睡梦中有时会出现遗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A正确;
B、女生在月经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心情舒畅,B正确;
C、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C正确;
D、进入青春期,在学校同学间应互相交流和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D错误。
故选:D。
五.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共1小题)
9.【解答】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器。
故选:B。
六.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共2小题)
10.【解答】解:A、新冠病毒引起人得肺炎,从传染病学看,该病毒是病原体。A正确;
B、患者是传染源,将其或疑似患者隔离治疗是控制传染源。B正确;
C、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D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2019﹣nCoV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人体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可见与人体细胞相比,2019﹣nCoV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无细胞结构。
(2)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当2019﹣nCoV侵袭人体时,起防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
(3)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研制指日可待。通过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4)新冠肺炎是药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故答案为:(1)病原体;无细胞结构
(2)皮肤和黏膜
(3)特异性
(4)传染性和流行性;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七.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共9小题)
12.【解答】解:A、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所以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A正确;
B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将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防疫人员对新发地批发市场进行消杀处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C正确;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错误。
故选:D。
13.【解答】解:医院外科手术室内的器具要严格消毒,确保手术器具没有细菌,阻止疾病传播,防止细菌等感染病人,防止其他进入手术室的人交叉感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D。
14.【解答】解:A、新冠肺炎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正确。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隔离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C、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正确。
D、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正确。
故选:B。
15.【解答】解:A、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B正确;
C、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C正确;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选:A。
16.【解答】解:A、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B、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学生不会患流感,但依然会患新冠肺炎,因为流感和新冠肺炎病原体不同,错误。
C、安排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D、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故选:C。
17.【解答】解:(1)新冠病毒个体微小,结构非常简单,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新冠肺炎之所以能全球流行,是因为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属于传染源。在防控措施上,勤洗手、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使人获得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故答案为:(1)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2)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
(4)建立自然保护区。
18.【解答】解:(1)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新冠肺炎能在人群中传播,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无细胞结构,是该病的病原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该病毒依靠1遗传物质和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与细菌结构不同的是无细胞结构。
(2)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是病原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①鼓励居家,减少聚集性活动,出门戴口罩、④驰援疫区的医护人员必须穿防护服进入岗位,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⑤倡导居家锻炼,合理营养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②实施网格化管理,排查、追踪与治疗同步 ③迅速建造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对患者应收尽收属于控制传染源。
(3)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4)居家线上学习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应对疫情如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等。
故答案为:(1)传染性和流行性;①;遗传物质;无细胞结构
(2)①④;保护易感人群
(3)抗体;特异性
(4)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等
19.【解答】解:(1)新冠肺炎病毒是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构成。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动物体中,因此属于动物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源,是图中的甲。
(2)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抗原,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的 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
(3)人体的免疫依靠的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其中第一、二道防线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图2中②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③⑤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①和④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②③⑤。
(4)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来说,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定期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出门戴口罩等。
故答案为:(1)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动物;甲
(2)抗原;产生抗体
(3)②③⑤
(4)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
20.【解答】解:(1)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所以生活方式是寄生,以自我复制繁殖方式在患者体内繁殖。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三大措施上看,“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接触他人要佩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吴京所说的有效“弹药”是指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弹药”只对新冠状肺炎病毒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4)针对疫情,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预防,如出门带口罩、减少接触等。
故答案为:(1)自我复制;寄生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特异性
(4)出门带口罩、减少接触
八.抗体和抗原(共1小题)
21.【解答】解: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科学家正在致力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给人体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
注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目的是产生抗体,其产生的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给人体接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选:B。
九.人体的免疫功能(共2小题)
22.【解答】解:A、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
B、人体免疫具有监视功能,监视人体内的肿瘤细胞;免疫可以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B正确;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C正确;
D、计划免疫可以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A。
23.【解答】解:A、皮肤、粘膜、纤毛是第一道防线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A不符合题意;
B、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是第三道防线,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C符合题意;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是第三道防线。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一十.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共2小题)
24.【解答】解:A、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胃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它能分泌胃酸。A正确;
B、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B正确;
C、注射风疹疫苗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只针对风疹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D、免疫系统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D错误。
故选:D。
25.【解答】解:(1)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A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B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 细胞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抗生素只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无效。所以疫情期间有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服用了抗生素之后,发现症状并没有减轻。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4)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轻是飞沫传播。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同学们采取了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例如:①勤洗手;②避免人群聚集;③佩戴口罩;④锻炼身体;⑤饮食营养要合理。
故答案为:(1)无细胞结构;寄生;B
(2)抗生素只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无效
(3)淋巴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勤洗手、戴口罩
一十一.传染病的特点与分类(共1小题)
26.【解答】解:A、蛔虫病、淋病、狂犬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都属于传染病,正确。
B、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属于传染病,贫血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错误。
C、高血压属于生活方式病,流感、艾滋病属于传染病,错误。
D、动脉粥样硬化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甲肝、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错误。
故选:A。
一十二.安全用药的常识(共5小题)
27.【解答】解: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错误;
B、病情稍有好转不能自行停止用药,以免病情出现反复,B错误;
C、非处方药可以自我诊断、自行购买,过期不可服用,非处方药的标志是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C正确;
D、“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乱吃、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
故选:C。
28.【解答】解:A、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并且输入量要少,错误。
B、生活中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正确。
C、无论是“OTC”药还是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正确。
D、毒品能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我们要远离毒品,正确。
故选:A。
29.【解答】解:A、标有“OTC”的药品是非处方药,无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A正确;
B、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正确;
C、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是后天建立的针对乙肝病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是抗原,C错误;
D、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某高校在学生中开展的“刷卡”锻炼活动,运动健身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故选:C。
30.【解答】解: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接种疫苗可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A正确;
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B正确;
C、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按压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C正确;
D、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入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丰富的食品,以满足生长发育快的需要,而过多的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会导致身体偏胖,D错误。
故选:D。
31.【解答】解:A、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此说明有“OTC”标志,说明该药为非处方药,A正确。
B、说明书中注明了其功能主治是:流行性感冒,风寒感冒者不适用,B错误。
C、说明书中注明:口服一次4粒,一日三次,C错误。
D、是药三分毒,说明书中注明:本品不宜长期服用,D错误。
故选:A。
一十三.急救的方法(共2小题)
32.【解答】解: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80﹣100次左右.故按压与呼吸是30:2,反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1/3处,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至少用双手掌根按压100次,深度:成年人至少5厘米.
故选:B。
33.【解答】解: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成人及儿童均为100次/分。
”救自缢死……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实质上就是应用胸外心脏按压法。
故选:D。
一十四.血常规化验单(共1小题)
34.【解答】解:A、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小明的白细胞高于正常值,说明身体有炎症,正确。
B、小伟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正常值,患有贫血,血液运氧能力差,不适合去缺氧的高原地区旅游,正确。
C、医生抽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静脉,错误。
D、小伟患有贫血,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