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01 16: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8年9月
课题 养植物 第(1)课 第(1)单元
教学目的要求 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了解栽种、养护植物的基本方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栽种一盆植物。
养成分工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能坚持养护自己栽种的植物,并认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栽种、养护植物的基本方法。
2、养成分工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电教用具 观察材料——常见的植物图片。
粘贴材料、制作材料——植物的粘贴图片
板书设计 养植物
课后小结 我们应该怎样养好植物?
教学过程活动方案 (一)展开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
这节课的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植物生长在哪里”,教学可以按照下列环节展开。 1.组织学生观察单元页上的插图或其他植物图片,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展开讨论。 提问:?这幅图上有什么?(植物)?以前在哪里见过植物? 2.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中的一片绿地,看看植物在自然界里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谈话:这片绿地上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生命?把观察结果记在学生活动丨手册第1页的第一个表格里。
3.小结讲述:绿地上不仅有植物,还有小动物、:黏土、小石子等。植物和动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叫作生物。生物都能生长。
(二)展开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
这节课的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栽一盆 植物”,教学可以按照下列环节展开。
1.组织学生回顾观察植物生活环境的活动,交流各自的发现,引出栽种一盆植物的
活动。提问: ?通过观察绿地,我们发现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土壤。) ?什么样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肥力的土壤。)
谈话:除了土壤,植物生长还需要什么?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亲手栽一盆植物,通过养护植物的过程,发现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2.出示一些漂亮的盆栽植物(或照片),
激发学生的种植兴趣。 谈话:这些植物是不是很漂亮?想不想自 己养一盆植物? 3.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植物、种植工具和土壤等,指导学生栽种一盆植物,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工具、材料的用途和用法。 |提问: I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植物幼苗。要把它们栽到花盆里,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
?哪种花盆合适?(大小适中;下面有孔。)
?看一看,老师提供的土壤里面有什么?这样的土壤有什么优点?(老师提供的土壤里面有肥料,能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土壤里面还有沙子和小石子,有利于植物呼吸和土壤排水,以免因为土壤中的水太多而起烂根。)
?需要什么工具?(花铲、喷壶等。)
?花盆下面的小孔有什么用?(流水,以防水多烂根。)这些瓦片有什么用?(防止土壤从小孔漏出。)
?这些标签有什么用?标签上应该写什么? 标签应该放在哪里?(标签用于区分每个小组种的植物;需要写上植物名称和种植人姓名;贴在花盆上,或插在土里。)
?怎样栽种?打开书看一看,说一说。
4.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栽种工作的分工
方案。 谈话:为了更好地完成栽种任务,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分工方案。谁负责领取花盆和土壤?谁负责往花盆里放土?谁负责领取植物?谁负责打水?谁负责制作标签?5.发放植物和种植工具,引导各组学生按照讨论好的分工方案开始栽种工作。谈话: |?现在,我们就按照讨论好的分工方案开始工作吧!请负责领取花盆和土壤的同学先到讲台前来。
?把土放进花盆以后,用花铲在土中做个小洞。
?把植物放进小洞,盖上土,浇上水——水不能太多,看到有水从花盆下面的小孔流出;
就不要再浇水了。
?把做好的标签贴在花盆上。
?把活动材料整理好,把桌面收拾干净。
6.指导学生在养护植物的过祝屮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栽种植物的方法,同学们回家以后可以按照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 己栽种一盆植物。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大家要认真养护自己栽种的植物,并且注意观察、记 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提问:
?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变化?
?怎样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拓展与应用
组织学生阅读、讨论教科书第5页内容,认识一些没有土壤也能生长的植物,初步了解无土栽培技术。
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土壤和花盆栽种植物的方法。那么,如果没有土壤,能不能养植物呢?
?翻开书,阅读第5页上的内容。书上有几种植物?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地方?
?说一说,没有土壤能养植物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试一试。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8年9月
课题 谁的植物长得好 第(2)课第(1)单元
教学目的要求 1.能认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2.能通过养护植物和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发现植物生长需要水和阳光。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养护植物的经验和教训。
4.能如实讲述自己的养护方法和植物的生长情况,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
5.能正确对待养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反思,分析原因,积极改进养护打案。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养护植物和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发现植物生长需要水和阳光。
2.能如实讲述自己的养护方法和植物的生长情况,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
电教用具 观察记录表
板书设计
小结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7年9月
课题 观察蚂蚁 第(3)课 第(1)单元 第(3)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蚂蚁的的研究活动,使学生具体了解身边的一种小动物,培养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的科学方法。
养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独立观察、研究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实验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的身体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捉蚂蚁。由于学生年龄小,无法调整好力度,很容易使蚂蚁受伤或死亡。
观察蚂蚁。在这项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
电教用具 观察工具——昆虫观察盒、放大镜、小玻璃瓶
观察材料——蚂蚁
板书设计 观察蚂蚁
名称
大小
形状
颜色
蚂蚁
小结 通过你的亲手捕捉和观察,你对蚂蚁有了哪些新的发现?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大量的有关蚂蚁的资料,对蚂蚁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实地的观察进一步了解蚂蚁秘密,你们愿意吗?
新授:
捕捉蚂蚁:
提问:(1)蚂蚁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
(2)捕捉蚂蚁因该注意那些问题?
(3)捕捉到蚂蚁因该将蚂蚁放在哪里?我们因该怎样对待它?
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
(1)、放大镜有什么用途?
(2)、放大镜有哪些使用要领?
(3)在观察过程中既能让蚂蚁不乱跑,又不能伤害它,你有什么办法?
观察蚂蚁:
你捕捉到的蚂蚁是什么颜色的?
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有那几部分组成?
两个人一组分工合作观察蚂蚁,一个人观察,一个人作记录。
名称
大小
形状
颜色
特点
蚂蚁
小组四个人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汇报观察结果。
汇总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7年9月
课题 了解蚂蚁 第(4)课 第(1)单元 第(4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蚂蚁的的研究活动,使学生具体了解身边的一种小动物。
3、使学生初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的身体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很好的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和大家相互交流,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电教用具 图片,学生收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
板书设计 了解蚂蚁
生活环境:干燥地方
生活地点:土壤里,石头缝中
所吃食物:杂食性的动物(馒头,点心,昆虫)
课后小结
通过大量的材料,使学生在感性上对蚂蚁有了大致了解,学生在下一步的学习中能够有的放矢的捕捉蚂蚁,观察蚂蚁,从更深的角度了解蚂蚁。
教学过程活动方案 收集蚂蚁的生活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展示。
(一)、提问:
通过你的观察,你了解到蚂蚁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蚂蚁是怎么样生活的?有什么特点?
蚂蚁主要吃什么养的食物?
(二)、小组交流展示自己了解蚂蚁的情况。
小组四个人相互介绍自己收集的蚂蚁的资料。
小组四个人互相发表自己对蚂蚁认识。
综合汇总小组的研究成果,把交流出来的情况向大家展示。
(三)、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代表,和全班同学交流。
汇报小组交流结果。
各组成员提出不同的看法,相互之间探讨正确的意见。
通过小组成员的介绍,是的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居住场所。
(四)、总结出蚂蚁的生活特点:
生活地点
生活环境
蚂蚁所吃食物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7年9月
课题 蚂蚁画 第(5)课第(1)单元 第(5)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培养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建立独立观察、研究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实验的动手能力。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的身体结构。
3、通过制作,使学生综合了解蚂蚁的形态和习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了解蚂蚁结构的基础上,学会拼接蚂蚁,学会自己动手制作衣服蚂蚁的图画。
电教用具 图片资料——蚂蚁的生活情景图、蚁后和兵蚁的卡通画
板书设计
小结 你感觉你自己通过拼接布局,安排的这幅画怎么样?好不好?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了解了蚂蚁的结构,那么你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制作一幅蚂蚁的生活图画。
新授:
教师展示完成好的蚂蚁画,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向学生介绍制作材料,并进行制作。
(1)、介绍拼接蚂蚁所需要的材料
(2)、展现拼接过程和结果
(3)、模拟蚂蚁的生活环境,制成蚂蚁的生活画,把制作好的蚂蚁模型安置在画中。
导学生根据蚂蚁的生活习性特点,把蚂蚁模型合理的安排在整幅作品中。
(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体现出蚂蚁身体形态的特点。)
4、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平,全班评选出几幅布局合理,别出心裁的蚂蚁画。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7年9月
课题 布置蜗牛的家 第(6)课第(1)单元 第(6)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引导学生捕捉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蜗牛的一生。
通过对蜗牛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由重点的选择性观察,指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
通过布置蜗牛的生活环境,使学生对蜗牛的外形、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有进一步了解,培养学生连续纪录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表述观察的结果和进行的推测上,使学生对蜗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电教用具 观察材料——蜗牛一生的图片,蜗牛
实验材料——塑料盒、湿土、小草或麦籽、纱布、蜗牛、纸
板书设计
小结 今天咱们一起通过捕捉蜗牛,介绍蜗牛,你对蜗牛有了那些了解?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一种小动物,(蚂蚁)那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动物,你们猜一猜?(叫牛不是牛,身体像个球,太阳晒不着,轻易不出头,你们猜猜看)
新授:
捕捉蜗牛
(1)、你是在哪里找到蜗牛的?
(2)、当时蜗牛在做什么?他是什么样的?
研究蜗牛的生活环境
(1)、出示蜗牛生活地方的图片,附言: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蜗牛的?(墙角)
(2)、介绍蜗牛生活的环境(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布置蜗牛的家
(1)、你认为蜗牛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2)、你怎样保证这个装置是蜗牛所需要的?要保证蜗牛的生活,你认为要准备什么东西?
(3)、出示生物观察瓶
提问:1、这些材料都有什么作用?你想怎样安排这些材料?干净的塑料盒(或玻璃瓶)提供蜗牛生活的场地,方便观察;砂土和小草时提供蜗牛生活所需的环境
2、能不能使用其它物品来代替?能选用什么样的替代材料?
3、如果把观察瓶的气孔用塑料布蒙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4)、蜗牛吃些什么?(蔬菜叶子,树叶)
三、布置作业:回家饲养你的蜗牛,精心的照顾它,做好观察记录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7年9月
课题 饲养蜗牛 第(7)课第(1)单元 第(7)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培养学生初步的饲养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爱清洁、讲卫生,并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记录,汇报、交流饲养活动能力。
2、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录、汇报、整理活动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突出改进记录的方法和持续记录的重要性,使学生对观察、记录产生兴趣,能更深入的开展对蜗牛的研究。
电教用具 蜗牛观察瓶,蔬菜叶子,树叶
板书设计 蜗牛天地
我想研究:
我的发现:
小结 你还想知道蜗牛的那些秘密?
教学过程 导入:上次课我们自己捕捉蜗牛并在家里饲养了蜗牛,这节课你想不想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新授:
分小组观察蜗牛,把你的观察结果和同组的同学交流。
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下表中:
名称:
蜗牛
身体特点
所吃食物
外壳作用
怎样运动
汇报小组交流结果
探讨蜗牛生存必备的条件
你还想知道关于蜗牛的那些秘密?你还想研究蜗牛的一些什么问题?
交流成果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7年9月
课题 饲养小动物 第(8)课第(1)单元 第(8)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激发学生对研究饲养动物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记录和饲养、表演活动;通过资料的收集和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持续观察、记录、收集、整理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继续培养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表演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拟定饲养计划,定出每天的喂养量,以及随时注意动物的变化
电教用具 动物图片
板书设计
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xx和他的伙伴们都认为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还应该更仔细地、多方面的观察动物。经过商量,他们决定选择一些动物朋友,把它们请到家或教室里来往一段时间。
新授:饲养小动物,了解动物喜欢在什么样的地方生活
请看图,图中都画了那些动物?(鹦鹉、鸽子、白兔、鹅、狗、猫、金鱼、猪、山羊)
它们都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请你们看图自己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请你们小组几个人讨论一下,制定出你们要饲养的小动物
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我选择金鱼,因为精于非常的漂亮。
我们小组选择小白兔,应为小白兔非常的干净可爱
那么,你们个人和小组都选择好了要饲养的动物,饲养小动物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应该经常帮它们打扫窝里的卫生
(2)、应该给它们准备充足的食物
(3)、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活动情况,有异常情况给它们治疗,病了及时给它们看和喂药。
她们说得对吗?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那好希望你们课下自己确定你们想要研究的对象,下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饲养动物。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03年9月
课题 自己饲养小动物 第(9)课第(1)单元 第(9)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激发学生对研究饲养动物的兴趣,认真参与观察、记录和饲养、表演活动;通过资料的收集和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持续观察、记录、收集、整理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继续培养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表演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拟定饲养计划,确定饲养方法。
电教用具
板书设计
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如何饲养小动物,那么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研究具体饲养的过程
新授:饲养小动物
xx这个小组上节课确定了饲养鹦鹉的计划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么给鹦鹉安家”
(1)、应该准备一个鸟笼
(2)、要有放食物和水的地方
(3)、鸟笼的下面最好铺一些细砂子,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沙子能把鸟的粪便渗进去,我们打扫起来会更加方便)
3、他们为了用沙子垫底下,还作了个试验,请同学们看一看
实验名称:比较那种材料的渗水性能好
实验材料:砂子、废报纸、塑料布、水、滴管
实验方法:分别往砂子、废报纸、塑料布上滴水
实验纪录:两分钟内。砂子渗了水,废报纸渗了、塑料布没有渗水
4、怎么样?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大家动手试一试。
下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制定你们要饲养的小动物的饲养计划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饲养小动物,及时地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大家,老师还有一个提议,做一个信息发布栏,
信息发布栏
日期
信息发布人
我的发现
解决办法
备注
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来做这个信息发布栏,希望今后经常能够看到同学们在这里发布的信息。同时老师愿意做你们的指导教师,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祝你么能够把自己心爱的动物饲养好。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7年9月
课题 动物的家 第(1)课第(2)单元 第(1)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动物的科学兴趣,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指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通过自己观察记录,了解各种动物的家,并能发现动物家的不同,并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愿意给动物筑巢。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观察记录使学生了解动物家的不同,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好习惯。
电教用具
板书设计 动物的家
土地是蚂蚁的家,山林是小鸟的家
大海是鱼儿的家,……是……的家
--------是我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利用上课时间到校园里观察小动物,同学们都有了非常多的收获,尤其是第一小组的同学,他们知道了什么是昆虫。不过,他们从“校园动物观察记录表”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请他们陈述:“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不同的动物,他们就住在这些地方吗?
他们住在哪里呢?比如说蚂蚁。
了解不同地方的不同动物的家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他们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那么,那位同学能够列举几种动物的家,并描述一下它们家的样子?
系统研究蚂蚁的家。同学们请看书13页,蚂蚁家的内部结构图。
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家怎么样?(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家里非常的整洁有规矩)
你还知道那些送物的家?它们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喜鹊的家在树枝中间,用小树棍搭建的、老鹰的家在悬崖上、刺猬的家在洞穴里、蜜蜂的家、大雁的家)
今天第一小组的同学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每年五、六月间,是杜鹃产蛋的季节。这时,身体硕大的雌杜鹃会像老鹰一样地飞来飞去吓唬其他小鸟。
小鸟妈妈下的丢下一窝鸟蛋,离巢飞去,雌杜鹃趁机扔掉一枚蛋,然后剩下一枚自己的蛋。
杜鹃的蛋看上去与窝里的蛋十分相似,但会比其他鸟蛋造孵化。
小杜鹃在孵化后一、两天开始把巢里的蛋往外扔。它先把蛋顶在背上,然后用两脚撑住身体,但就被推出窝外。
养父母辛勤地喂着小杜鹃。三个星期后,小杜鹃的身体几乎塞满了整个鸟巢。
当小杜鹃的身体长得不能继续呆在巢中时,它会栖息在树枝上。体形远远小于它的养父母则站在它的背上喂它小虫。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杜鹃是怎么被幅画出来的,它有自己的家吗?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动物的家,就让我们一起来写一首关于家的诗吧!!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请你们在业余时间保护小动物,为小动物大造一个安全漂亮而又实用的家。
科学 :学科 备课笔记 2017年 9月
课题 各种各样动物的家 第(2)课第(2)单元 第(2)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家”及动物建造“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了解不同动物建造“家”所使用的各种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动物以及动物的各种行为。
过帮助动物寻找家,进一步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及居住特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尝试从动物的角度看待动物的“家”,关心和热爱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选址开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容易被学生所忽视,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它为什么要选在这个地方建造家?”以此向学生渗透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电教用具 活动1:观察材料——各种动物的巢穴图片及有关动物建造“家”的音像资料。
活动2:观察材料——不同动物所生活的区域及生活环境的资料。
板书设计
小结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己的家,通过你们的描述和亲手绘画家的平面图,相信你们都对自己的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动物也有自己的家(想过),那么动物的家因该是什么样的?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了解动物的家
新授: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小鸟的家
出示图,画面上的鸟是什么?(喜鹊)那么喜鹊在干什么?(建造自己家)那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看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观察后能把喜鹊搭建自己家的方法叙述清楚。
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叙述
汇报自己观察结果
归纳出准确地建造方法
(图1表现的是两只喜鹊在在树枝上飞来飞去,精心选择“新家”的地点。图2表现的是一只喜鹊站在“家”的旁边另一只喜鹊衔着树枝,忙着运送“建筑材料”。图3表现的是经过紧张的施工,“家”的主体结构初见规模。图4表现的是喜鹊用枯草或自己的羽毛做“家”内部建筑材料,使建成的“家”更舒适。)
(二)、认识其他小鸟的家
出示各种特色鸟的巢
(1)、织布鸟:将巢建在刺梅上,用嘴将衔来的草编织成自己的巢
(2)、啄木鸟:将自己的巢建在树干上,用自己的最在树干上啄一个窟窿,在里面生儿育女。
(3)、家燕:将自己的巢建在房檐底下或者是柱子的头上,一般是在春天里用嘴将潮湿的泥土衔来混合着草棍筑巢并用柔软的草垫在窝里。
看了这些鸟的巢你有什么想法?(小鸟的确太伟大了,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筑巢,而且非常的有特色,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三)、帮图中的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老鼠 小洞口周围有沙子
蚂蚁 贝壳
狗熊 山洞
家燕 土洞里
秃鹫 房檐下
寄居蟹 悬崖底下
你能帮助这些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吗?
你的依据是什么?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