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鲜花来传情达意,赠给亲朋好友,这样我们在选择花的时候要注意每种花卉的象征意义,不然会闹出笑话。比如红玫瑰象征爱情,牡丹象征着富贵,莲花象征着高洁,那么百合花象征着什么呢?
《百合花》
茹志鹃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字词,理清小说线索、分析情节 。
2、学习阅读和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3、明白小说主题和含义,欣赏小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走进作者
茹志鹃(1925-1998),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的本质。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 1958年3月,在《延河》月刊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小说,《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写作背景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也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的,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作者在忧虑之时,缅怀追念得来的产物。
任务二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褶皱( ) 嘟囔( ) 吸吮( )
捂( ) 瞥( ) 怂恿( )
娇嗔( ) 搡( )窸窸窣窣( ) ( )
憎恶( ) 撂( ) 讷讷( )
挪步( ) 讪讪( ) 掂量( )
鹿寨( ) 颤动( ) 虔诚( )
zhě
xī
nang
chēn
shǔn
sǎng
wǔ
piē
sǒng yǒng
zēng
qián
chàn
zhài
nuó
shàn
diān
liào
nè
sū
( )执拗 ( )包扎
拗 ( )拗口 扎 ( )扎营
( )拗断 ( )挣扎
niù
ǎo
zhá
zā
ào
zhā
二、掌握下列字词。
1、张皇:
2、忸怩:
3、憨憨:
4、执拗:
5、尴尬:
6:讪讪:
7、虔诚:
难为情的样子。
恐慌,慌张。
(神色、态度)不自然。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傻气,难为情。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恭敬有诚意。
关于小说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他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
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整体感知
1、10分钟速读课文,顺手标好段序、划出字词。
2、找出全文线索,概括文章大意
全文以时间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1946年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最后新媳妇执意将新被献给为救人而牺牲的小战士。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小组讨论并总结每个部分大意。
梳理文脉
本文共5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 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部分 : 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第三部分 : 通讯员为救人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
第四部分 : 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1~23)
(24 ~ 43)
(44~57)
(58 ~ 59)
开端 → 带路
发展 → 借被
高潮 → 牺牲
结局 → 献被
体会精巧构思
1、看图谈感受:百合花有什么特点?
清丽 纯洁 淡雅……
2、找出与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并朗读。
3、复述百合花被的最后结局。
1、百合花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贯穿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揭示它与主要人物的关系,突出人物性格。
3、揭示作品主题。
百合花被子的作用?
细读课文 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所做的事。
2.分析对人物的正面描写。
人物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3.分析侧面描写的语句。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环境(自然和社会)和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等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分析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细读课文 分析人物形象
一、小通讯员的形象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对于通讯员描写的句子,分析小通讯员的形象。(在课本上做批注: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现在从背后看过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这是对小通讯员的( )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通讯员是一个( )的人。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做装饰点缀。
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这是对小通讯员的( )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通讯员是一个( )的人。
外貌
年轻、质朴、充满活力
细节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细节描写 :突出其憨厚、腼腆的性格
……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侧面描写:补叙通讯员受伤的情景,表现了他不怕牺牲、舍己救人的勇敢精神。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细读课文 分析人物形象
一、小通讯员的形象。
1,他涉世不深,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的和自然充满热爱。比如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和野菊花。
2,憨厚朴实,拘谨腼腆。如文中我面对小通讯员坐着,他张皇局促“脸涨得像个关公”
3,不善言辞,善解人意,勇于改错。认识到自己借被子的方法不对便及时改正。
4,关心战友,在危机关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为了保护队员英勇捐躯。
小通讯员是一个有着( )的外表,( )的性格,(
)的品质
( )一样美好心灵的小战士。
腼腆、善解人意
质朴、憨厚
勇敢善良、热爱生活
百合花
形象:外在+内在
细读课文 分析人物形象
二、新媳妇的形象
快速浏览课文,借鉴上面的分析方法,分析新媳妇的形象。(在课本上做批注:重点分析借被30-35、献被两部分55-59)
还有没有其他描写新媳妇的句子,找出来。
尽咬着嘴唇笑、不笑了、一面笑着一面赶忙、笑眯眯地抿着嘴、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又抿了嘴笑着、红了脸同意了、短促地“啊”了一声、又短促地“啊”了一声、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庄严而虔诚、好像什么也没看见……异样地瞟了一眼、脸发白、狠狠地瞪了一眼、气汹汹地、眼里晶莹发亮。
23
表现新媳妇神情变化的关键词语主要有:
新媳妇的形象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 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语言、肖像、动作和神态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美丽、忸怩、羞涩、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她对解放军的热爱,崇敬,无私的品质。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
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对比。
第一件事: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被子,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
细节描写:
作品中对人物某些典型的举止动作、典型的细微事情或现象的具体描写。
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
1、塑造形象;
2、表达主题
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有几处:
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2、通讯员给“我”的两个馒头
3、新媳妇的枣红底百合花新被
4、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1.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出现两次:
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2.给“我”开饭的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
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让人痛心疾首。
3.百合花被子也是本文典型的细节,出现三次 :
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
4.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四次:
第一次是通讯员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
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时我看到的;
第三次是“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里”;
第四次是牺牲后新媳妇缝那个破洞。
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展现了他朴实、腼腆、执拗的性格。一方面表现通讯员的牺牲使“我”感到悲痛,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歉疚、痛惜,对子弟兵的崇敬和真挚的爱。
这是文中结尾部分的情节。最后四个自然段,写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为他缝衣服。我们来品读这些段落,对新媳妇缝衣服的描写很细致,请同学们找出有关语句: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服上那个破洞。”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她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学以致用:
师:这个“缝”就像特写镜头,深深定格在我们脑海中。让我们想到了《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慈母为游子缝衣服。文中的两个人物不是亲人,他们只见过两次面。但是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感情胜似亲情。新媳妇低头缝衣,没有说话,但我们感受到她的内心很不平静,有万千波澜,有千言万语,请同学们用心揣摩这两段,并联系前后文,设想一下新媳妇此时的心理活动,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活动设计 : 拟写心理
“小同志,你还这么年轻,刚刚十九岁,就这么走了,再也不能回到家乡,再也不能见到父母姐妹,他们该多么伤心。你为了挽救别人,而牺牲了自己。而我那么小气,起初不肯借给你被子,真是羞愧。看到你衣服上的破洞,你就这样露着肩膀牺牲在前线,真是心疼啊,我不能让你就这样走向那冰冷的世界。我要为你缝好衣服,缝结实。还要把百合花被子献给你。”
三、“我”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来。
1,故事的叙述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2,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
3,小说由“我”的所见所感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生气??―??兴趣?―????着恼?―????亲热??―???爱上??―??后悔??―??心跳?―???强忍泪水???―?想推开沉重的氛围
总结: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反衬)作用;
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④推动情节发展。
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第4段、24段、47段)
写出了雨后空气的清新,烘托出我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与后文战地的紧张形成对比。
思考讨论:百合花的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以百合花为题目?
百合花在小说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小通讯员有百合花一样美好的心灵,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军民之间、战士之间高尚、纯洁感情的象征,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
百合花,色泽淡雅,香气清幽,纯洁美丽。“百合花”是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它情态淡雅、气味芬芳。作者以 此为题,不但会让读者联想到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那美丽纯洁的心灵,也能让人体味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茅盾语)的风格.
写作特点分析
(1)选材上善于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通过细节表现主题。通讯员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2)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小说通过“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刻画了小通讯员的形象。
(3)细节描写
军:
通
讯
员
民 :
新
媳
妇
腼腆
质朴
英勇
善良
美丽
善良
纯朴
圣洁
“我”(线索)百合花被
军民鱼水情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主题
阅读练习探究
1.作者曾说,她塑造的必须是新娘子、新媳妇,而不会是大姑娘、大嫂子,通讯员必须是尚未涉足爱情、婚姻的小战士,碰巧被借的又是新婚才用三天的新被子,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心理,加上两人的性格造成了双方一时无法沟通。设想一下,当时双方如何对话才致使通讯员无功而返?请写出你所设想的对话,在班上交流。
39
阅读练习探究
(1)通讯员由于个性的原因,不善交际,不善言辞。
(2)刚过门的新媳妇自然害羞。
(3)通讯员说,他当时讲的也是“我”说的这几句道理;又说老百姓死封建,大约对话中涉及了给男伤员盖被子的问题。
(4)从“我”根据她的发式才叫她大嫂看,可能通讯员因不太敢正眼看她,结果称呼叫错了。新媳妇可能笑了,他显得更紧张。
(5)可适当加些表情、心理活动辅助。
40
阅读练习探究
2.新媳妇借出了新被子,这是否包含了歉意?作者曾说,不能写她直白地向通讯员道歉,为什么?
以借出被子实际行动改正了自己的行为,也是一种致歉的表示。 只是这种含蓄间接的表示,结果矛盾未化解。
如果一开头就直白道歉,双方沟通了,气消了,就没有最后的精彩故事了。
41
课文中几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说说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是在“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衣服挂在门钩上,通讯员坚决不肯缝,这一细节,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部队时乐观的情绪。
第三次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第四次是在作品的倒数第四段,新媳妇细密地缝破洞,体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爱护。
小说主要刻画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人物形象,对小通
讯员运用了____________、语言描写、____________和动作描写,
表现了他________、淳朴、_____________、热爱生活、善解人
意的性格特点; 对新媳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肖像描写和
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娴静、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洁的
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
肖像描写
腼腆
勇敢
语言描写
淳朴
善良
达标检测
小说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小通讯员为包扎所向老百姓借
被子和一位新媳妇为了子弟兵拿出自己心爱的嫁妆
——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小故事,歌颂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百合花被子
同学们,每年的国庆节大家关注到没有,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鲜花,以此来缅怀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而英勇捐躯的烈士们。
是啊,我们现在生活的和平年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青春、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更不应该忘记他们。
1.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2.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第一次见面,小说没有直接写,请展开想象,描写两人见面的情景。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性格。不少于300字。
三、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