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整理和复习
课程编号:TS2101010102R520414DLL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
授课老师:代代老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大小的比较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约分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通分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体回顾
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分数的意义
1
知识梳理
3÷5 =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真分数的意义: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1
≥1
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2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
3
2,6,
18
27的因数
18的因数
27
1,3,9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公因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0
24
5
4
5
4
=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约分
4
6的倍数
4的倍数
6,18,30,42,…
4,8,16,
20,28,32,40,…
12,24,
36,…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
==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通分
5
公倍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
同分母分数比较:
<
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分数比较:
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异分母分数比较:
= = >
<
先通分,再比较。
分数
小数
写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再化简。
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6
1.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8
5
4
7
5
7
综合运用
2.在○里填上“>”“<”或“=”。
<
=
>
>
>
<
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分数小数比较,将分数化成小数比较方便。
0.6
0.5
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答:弟弟吃得多。
==
==
>
>
爸爸买了一个西瓜,弟弟吃了这个西瓜的,哥哥吃了这个西瓜的。兄弟俩谁吃得多
3.
小数分数比较大小,把分数化成小数比较方便。
= 1.75
1.75>1.3
答:小芹的打字速度要快一些。
需要录入一篇文稿,小芹1.3小时打完,小梅小时打完。谁的打字速度要快一些
4.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人教版数学五下4.14 分数的意义、性质、加减法
选择题
1、已知a=2b,a、b均为非0自然数,则a、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
B、a
C、b
D、ab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第二根上截去米,余下的部分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不能确定
的分数单位是( )。
A、
B、1
C、
D、
甲、乙、丙、丁四个人以相同的速度从家里出发去学校,结果甲用了0.35小时,乙用了小时,丙用了小时,丁用了18分钟。他们三人的家离学校最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一个分数如果分子不变,分母加2,那么可以化简为,如果分母不变,分子减1,那么可以化简为,这个分数是( )。
A、
B、
C、
D、1
判断题
6.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
7.真分数都比假分数小。( )
8.一个假分数不能化成整数就一定能化成带分数。( )
9.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
10.约分和通分只改变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不改变分数值的大小。( )
答案解析:
1.C
考点:最大公因数
解析:因为a=2b,说明a是b的整数倍,a能被b整除,所以a、b的最大公因数是b。
D
考点:分数的意义
解析:因为不知道铁丝的长度,所以无法判断哪根余下的长。
C
考点:分数的意义
解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答案是C。
C
考点: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解析:由于他们四个人的速度相同,所以谁用时长,谁就离学校最远。把分数化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C
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
解析:根据代入法,把选项给出的分数进行验证,可知选C.
6.F
解析:等于1的分数,如也是假分数,故假分数都大于1,错误。
7.T
解析:所有的真分数都小于1,所有的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所以说真分数都小于假分数,说法正确。
8.T
解析:假分数是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当分子是分母的整数倍时,分数能化成整数;不是整数倍时就用分子除以分母,商写在整数部分,余数写在分子上,分母还写在分母的位置上,写成带分数的形式,所以说法正确。
9.T
解析:根据互质的数的定义可知,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为互质数的说法是正确的。
10.T
解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约分和通分都只改变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没改变分数值的大小,所以原说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