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鹊桥仙 课件—2020-2021学年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鹊桥仙 课件—2020-2021学年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16:4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牛郎织女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白蛇传
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
你们知道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吗?
鹊桥仙
秦观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整体感知思想内容。
2.鉴赏词句,把握艺术特色,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背诵全词。
秦 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望海潮》、《满庭芳》等。他长于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
词风
“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写作背景
这首词相传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一位名为娄琬的姑娘。可能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这位青梅竹马的姑娘成亲,却被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相识的女子。 后来他们有短暂的相遇,离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了这首词,寄托对这位女子的思念。
借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但大部分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秦观的这首词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杼,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鹊 桥 仙
秦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品声韵之美,听读,有感情朗读
  声韵是诗词的格律所在,体现着诗词的音乐美。
本词的韵脚有:
度、数、路、暮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 悟情意之美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三、整体感知
1. 这首词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2.思考: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鹊桥相会
下阕:鹊桥惜别
四、品读赏析,思理韵之美
拟人化手法,点出了那满天瑰丽的云霞也颇通人性。“飞星传恨”,“传”,暗示了“星”的善解人意,说明连那穿梭太空的流星此时也在牛郎织女中间不断奔波,传递着缠绵情思,做起了信使的角色。它们也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为他们相逢时那种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渲染了气氛 。
赏析“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突出了相思之苦。
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使牛郎织女的感情更显深沉。
“暗度”点明渡河时间、情景,与题意“七夕”相对,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
玉露
秋日的特定景物
“金风”“玉露”暗示节候,“风”字前加一“金”字,“露”字前加一“玉”字,显示景物的优美。
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
找出上阕议论性的语句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怎样理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一”与“无数”的对比?
"一"
圣洁至极的
灵魂之爱

"无数"
朝欢暮乐的凡俗之爱
“金风玉露”化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是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对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
突出变换多姿,心灵手巧
圣洁之至,恩爱之极
化景物为情思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指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突出了相见之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
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像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二句均用比喻,将抽象的“柔情”幻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流水,将美好的时期比作遥不及的梦境,流露出相思惜别之情。
赏析: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实为不忍。
顾:看。
此二字写临别前的依恋怅惘,突出即将分别的无奈、不舍,含无限辛酸之泪。
忍顾鹊桥归路
坚贞不渝
地久天长
永恒的爱
虽形影不离
但终有生离死别之日
有尽期的爱
胜却无数
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找出下阕议论性的语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化无形为有形
以虚拟实,亦真亦幻,情长梦短
千般不舍,万般凄楚
真情长存,不在朝暮真爱永恒,天涯比邻
化短暂为永恒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多情自古伤离别”固然是人之常情,而秦观这两句却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又是感彩很浓的议论,它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也是上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联绵起伏的情致。
越是情深,越是感觉到相会的甜美,离别时就会越觉得难以割舍,所谓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不忍离别,也不得不别。所以,在最后,作者写出了两位主人公的心愿,也是在申明作者自己的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且在朝朝暮暮!

写作特色
这首词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的手法,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
因为有了至真至纯的情感交织,《鹊桥仙》里的爱才能如此完美,因为有了至彻至透的人生领悟,爱才能如此豁达,至爱之人,至美之文,至情至理,完美契合,《鹊桥仙》就变成了爱的文化的经典。
这里面有我们民族传统的东西,大家是否能发现呢?
三、鹊桥中的文化——经典
塑造的艺术形象:传统的艺术形象(织女)
纤云弄巧:这可以是一个,沉浸在爱情中的织女体现中国传统女性的勤劳巧慧。
咏叹的情感:忠贞
自由与爱情:西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表达情感的方式:七夕节
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沈祖棻fēn《宋词赏析》
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惠淇源《婉约词》
关于这首诗的评价:
词人从哀婉伤感的氛围中走出,着眼于宇宙人生的永恒之爱。生命有限,但宇宙和真爱永远长存,只要灵魂相通,时空又怎能阻隔心灵的交融?虽然一年只相会一次,却能"胜却人间无数"。故分离,并不是一种不幸,恰是一种坚定,一种执著,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天长地久,一种升腾于悲情的感天动地。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