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鹊桥仙 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鹊桥仙 课件(2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16: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鹊桥仙
秦观
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了解诗人的风格;
2、朗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3、赏析要点,把握诗歌特色。
4、背诵并且会默写这首诗。
教学目标1:
简介作者,了解诗人的风格;
秦 观(1049—1100):
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
虽然也写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看,他堪称标准的婉约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作, 只有90 首左右,但由于这些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名篇佳作不少, 历来都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秦观诗歌风格
从内容看,秦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直接表现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的几乎没有,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
秦观词表现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不停留在色相的美好、感官的愉悦的浅层描写,而能够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把爱情升华到美的高度来审视。
秦观有名的诗歌
《虞美人 行行信马横塘畔》
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红妆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
脚上鞋儿四寸罗。唇边朱粉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料得有心怜宋玉,只应无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共伊麽。
教学目标2:
朗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解题: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 相传这天夜晚(阴历七月初七)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以来就流传着的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其中能长久地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
鹊 桥 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纤云弄巧”:写景,云天之景。这绚丽的云彩,衬托着仙侣的美好相逢。
“飞星”:指牛郎星和织女星。 “传恨”:互相诉说长期离别的憾恨。这是“暗度”之后,相逢时的情形。为适合词律而调整。银汉迢迢暗度,仙侣慢慢地度过鹊桥幽会,极富仙味。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是对牛郎织女相会的高度评价和颂扬。“金风玉露”,紧扣季节和时间,即初秋的夜晚,同时补一笔景物描写。“金”、“玉”显然带有褒扬和赞美的感彩。
“金”、“玉”
这冰清玉洁的背景,象征着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词人认为,这对仙侣,尽管一年才能见面一次,但是他们的爱情坚贞不渝,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不衰,而且恩爱弥笃。这样理想、圣洁、永恒的“仙爱”,相会一次,比凡俗的平庸之爱强得多。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又是热情的赞美。这温柔缠绵的挚爱,就像那迢迢银汉之水既深且长。“如梦”,一是甜美,二是短暂,在此二者兼备。
忍顾鹊桥归路”
, 写牛郎忍顾鹊桥归路”, 写牛郎织女依依惜别的情状 。
这是一个细节描写。
悲哀凄切之意。刚刚是柔情缱绻,转眼又将各奔南北。不说不舍得走,只说不忍回头看。这种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意就更为浓厚了。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爱情的热情歌颂,也是他申明的爱情观。在作者看来,爱情所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最充分最彻底的契合。只要爱得深,爱得专一永久,即使不能朝夕共处,也同样是美满幸福的。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艺术特色:
赏析: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片片云彩变幻着花巧,银河两岸,牵牛织女星光闪耀,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烦恼。只有这个七夕之夜,才能渡过辽阔的银河。)写的是这对情侣在奔赴见面地点的路上,的确是语浅而淡,但仔细想想,却很有情味。词中先写人物形象:织女?再写处在银河两边的牵牛织女星闪烁不停,似乎流露出终年不得相见的无限惆怅 ,只有七夕才得相聚倾诉衷肠。暮色漫天,星光微明,长途跋涉,终得一见,匆复匆匆,怎能不令人愁绪万千。
“银汉迢迢暗渡”:“迢迢”怎么理解?
“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人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那深情挚意真象长河秋水源远流长啊!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在这金风玉露时节的一刻相逢,就胜过人间无数次相见)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逢。“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单指秋天的风露,我们尽可放开去想——一对久别的恋人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这是本词的一大绝妙。
“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是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对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样的结句,令我们耳目一新。既避免了低沉、感伤的老调,又表现出那种积极、乐观的色彩。这两句也成为经典流传下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多情自古伤离别”固然是人之常情,而秦观这两句却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又是感彩很浓的议论,它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也是上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联绵起伏的情致。而更可贵的是:词的命意超绝。正如明人沈际飞评曰:“(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朽腐为神奇!”诚然,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总结:艺术特色:
一、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前三句都 是叙事、抒情,后两句都是议论)。
二、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
三、文笔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就全篇而言,这首写神话故事的词,句句是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成为千古抒情绝唱。其抒情,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悲欢离合,起伏跌宕。词中有写景,有抒情,有议论,虚实兼顾,融情、景、理于一炉。有趣的是,婉约词家在写作上常以议论为病,而今作为婉约派大师的秦少游,直接在这篇名作中抒发了议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自由流畅的句子,近于散文,却更显得婉约蕴藉,余味盎然。这说明议论运用得好,也能赢得极好的艺术效果的。
作业:背诵,熟读成诵。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