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课件 (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课件 (5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19: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那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到如今已经经历了9年多的专业读书训练,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假如此刻我要让你们说说读书学习有何意义、作用,学习的方法应该怎样学习的态度应该如何,我想我们大部分的学生还是给不了一个完整的答案的,今天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经写下了一篇关于劝勉学习的文章,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读读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让我们来体验大师笔下的学习意义、作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问题。
一、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其作品.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其作品。
2、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并掌握文化常识。
3、熟读背诵全文,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鼓励
学习
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二、解题
三、作家作品
四、预习设计
1、根据课文填空
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⑵子在川上曰,

⑶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⑷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⑸《行路难》中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


万类霜天竞自由
逝者如斯夫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思垂空文以自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文学常识填空
《荀子》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
及其弟子所著。荀子,名况,字卿,
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先秦
的最后代表。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
,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
)槁暴(

就砺(

参省(

须臾(

跂(
)而望矣
舆(
)马
生(
)非异也
跬(
)步
骐骥(

驽(
)马
锲(
)而不舍
金石可镂(

埃(
)土
二螯(

蛇鳝(

用心躁(
)也
荀况
战国
儒家
性恶论
sān
xǐng

āi
zào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五、朗读课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
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
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
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停止
译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中心论点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青:靛青。于:从\比
蓝:蓝草/蓼蓝。
而:却,表转折关系
为:凝结成
介词结构后置句
中:符合
。绳:拉直的墨线。輮:使……弯曲
。虽:即使。
有:又

暴:晒;槁暴,晒干。挺:直。
然:这样。
省略句
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靠近。
砺:磨刀石
而:表递进,而且
日:每天
知:“智”,智慧。而:表并列。
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识渊博
(齐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
比喻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变化
提高
变化
改变
木、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课堂检测(一)
1、填空
《荀子》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
及其弟子所著。荀子,名况,字卿,
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先秦
的最后代表。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
,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
'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2、注音或写汉字
木直中(
)绳
参省(

跂(
)而望矣
锲(
)而舍之
gǎo(
)暴
须yú(

骐jì(

金石可lòu(

荀况
战国
儒家
性恶论
性善论
zhòng
xǐng

qìe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木直中(
)绳
⑵輮(
)以为轮
⑶虽(
)有(
)槁暴
⑷不复挺(
)者
⑸輮使之然(
)也
⑹金就(
)砺则利
⑺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⑻日参省(
)乎己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①青,取之于蓝
②而青于蓝
B.而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者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知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为汝多知乎?
符合
使……弯曲
即使


这样
靠近
反省

广泛地学习

表递进
表并列
…的原因
表提顿
通“智”
通“智”
D
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金就砺则利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根据课文填空
⑴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⑵故木受绳则直,

B
“有”通“又”,再
“参”同“三”,多次
“知”同“智”,智慧
輮使之然也
金就砺则利
7、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⑴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⑵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⑶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翻译下列句子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⑶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就可以合乎圆规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
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尝:曾经
而:表修饰关系
须臾:片刻
跂:提起脚后跟
博见:见得广
而:但是/却
表转折
疾:强
指声音宏大
彰:清楚
假:借助利用
利足:善于走路
致:到达
水:游泳
绝:横渡
生:“性”资质禀赋
善:擅长
判断句。“也”表判断
(齐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分论点
比喻句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学习
空想




借助学习弥补不足
要靠后天学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学习的
作用:
弥补不足
课堂检测(二)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吾尝(
)终日而思矣
⑵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⑶声非加疾(
)也
⑷而闻者彰(

⑸假(
)舆马者
⑹而致(
)千里
⑺而绝(
)江河
⑻君子生(
)非异也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假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而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疾①声非加疾也
②疾风识劲草
D.绝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曾经
片刻

清楚
借助
到达
横渡
“性”资质禀赋
借助
假装
表修饰
表转折

强劲
横渡
断绝
C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则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吾尝跂而望矣
D.君子生非异也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此独以钟名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异乎三子者之撰
“輮”通“煣”
“参”通“三”
“生”通“性”
C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作名词
B
名词作动词
5、根据课文填空
⑴青,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⑵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⑷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⑸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⑺
,善假于物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假舆马者
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輮使之然也
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翻译下列句子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⑵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⑶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⑷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焉:于此\句末语气词
而:表因果,因而
跬:古代指跨出一脚,跨出两脚为一步
无以:没有用来
…的办法
骐骥:骏马
驽马:烈马
锲:刻
而:表假设
舍:放弃
镂:雕刻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上:向上向下,名作状
黄泉:地下水
一:专一
躁:不专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汇聚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因而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集细流,就没有形成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放弃。拿刀刻东西,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用心浮躁的缘故。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正面设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反面设喻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对比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对比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对比
积累
坚持
专心
学习方法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小结
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学习的
作用:
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故木受绳则直,
5、金就砺则利,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5、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对比论证
课堂检测(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而神明自得(

⑵故不积跬(
)步
⑶无以(
)至千里
⑷锲(
)而舍(
)之
⑸金石可镂(

⑹上(
)食埃土
⑺下(
)饮黄泉
⑻用心躁(
)也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①风雨兴焉
②圣心备焉
B.而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②锲而舍之
C.之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
D.一①骐骥一跃
②用心一也
获得
半步

雕刻
浮躁
于此
语气助词
表因果
表假设
定语后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次
专一
C
没有用来…的办法
放弃
名词作状语,向上
名词作状语,
向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空中而多窍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古义:地下水
今义:阴间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识渊博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
D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动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作名词
A
名词作状语
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B.不吾知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以吾一日长乎尔
6、根据课文填空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⑶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⑷蚓无爪牙之利,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被动句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C
故不积跬步
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锲而不舍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金石可镂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7、翻译下列句子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⑶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因而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集细流,就没有形成江海的办法。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
成功在于不放弃。
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⑸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⑹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拿刀刻东西,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用心浮躁的缘故。
1、通假字
⑴虽有槁暴
⑵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则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⑷知明而行无过矣
⑸君子生非异也
“有”通“又”。
“輮”通“揉”,使……弯曲
“参”通“三”,多次。
“知”通“智”zhì,智慧。
“生”通“性”,资质禀赋
文言重要知识点归纳
2、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弯曲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⑵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⑷以为妙绝
⑸佛印绝类弥勒
⑹楚诚能绝齐

横渡
消失
隔绝
极点
非常
断绝
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⑵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⑶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⑷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

借助

假装
如果
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⑵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⑶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⑷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⑸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强健
有力的弓
有余
勉强
强盛
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⑵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⑶先达德隆望尊
⑷在丁卯三月之望

远看
盼望
声望
农历十五日
⑴青取之于蓝
⑵而青于蓝
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⑶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⑷吾尝终日而思矣
⑸吾尝跂而望矣
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对于
表转折关系,却
表递进关系
表并列关系
表修饰关系,……地
表承接关系,

表因果关系,因而
表假设关系


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⑵蚓无爪牙之利
⑶何陋之有
⑷怅恨久之
⑸况仆之不得已乎
⑹送之至湖口
⑺余是以记之
⑻青,取之于蓝
⑼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⑽辍耕之垄上

定语后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的标志
补足音节
介入主谓
代长子迈
代这件事
代靛青染料

往,到

4、古今异义词
⑴金就砺则利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⑷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泛指金属
今义:专指黄金
古义:地下水
今义:阴间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识渊博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5、特殊句式:
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⑵青,取之于蓝。(

⑶而青于蓝。(

⑷而寒于水。(

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
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但它比水更冷。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⑹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⑺用心一也。(
)
⑻用心躁也。(
)
⑼輮以(
)为轮(

⑽蟹(
)六跪而二螯(

判断句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判断句
判断句
是用心浮躁的缘故。
省略句
之,省代词,它
省略句
省谓语有
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
拓展延伸:1、古人劝学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孔子:“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子思(儒学家)“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宋濂: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学习要珍惜时间
启示
学习要持之以恒
学习要讲究方法
学习要勤奋谦逊
2、学习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课堂检测(四)
一、基础知识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輮(róu)以为轮
金就砺(lì)则利
智(zhì)明而行无过
B.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
跬(kuǐ)步
金石可镂(lòu)
D.跂(qì)而望
骐骥(jì)
爪(zhǎo)牙
2.指出下边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
“知”通“智”,智慧
“生”通“性”,资质
“参”通“三”,多次
“有”通“又”,再


jiǎ
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⑥蟹六跪而二螯(
)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f
c
b
f
d
a
B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⑵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第三段共六句,共分几层?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
7.第三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因而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放弃。
分三层。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心;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
比喻论证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获取渊博的知识,达到“神明自得”的地步。
B.
“骐骥”、“驽马”两个比喻暗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的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C.在学习上尽管主、客观条件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就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
D.文章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从正面证明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D
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整理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