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11《反对党八股》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11《反对党八股》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9 17:2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读书人,最不齐;滥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上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清·徐灵胎----《刺时文》
课前导入
反对党八股
作者:毛泽东
八股文是中国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每篇文章都要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个部分来写,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内容也只许为圣贤立言。这种文章后来就成了只讲形式、死板空洞的文章的代名词。
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
题目解读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是继《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后的又一篇重要的整风文献。
当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中央开展了全党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背景介绍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
言之无物: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
得胜回朝:原指取得胜利回到朝廷,现泛指胜利而归。多含讽刺意味。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祸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预习检测
对牛弹琴:对那种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这里讽刺那些不看
对象盲目地写文章的同志。
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流毒:流传有害的影响;流传的毒害。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发生的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
装腔作势: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背景介绍
(1)引论部分(提出问题):第1段,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
(2)本论部分(分析问题):第2—9段,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论证其危害和纠正的方法。
(3)结论部分(中心论点):第10段,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采用并列的结构
预习检测
任务:快速浏览课文,标清自然段落,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任务:阅读课文,用表格形式列出党八股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办法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克服办法
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
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
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
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
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
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
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
祸国殃民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用表格形式列出党八股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办法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克服办法
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
借以吓人
无的放夭
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
象个瘪三
甲已丙丁
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
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
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
祸国殃民



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写短些,写精辟些
生怕人家驳,装样子吓人
妨害真理
剥削阶级流氓无产者惯用的手段
讲科学、讲真理、实事求是
故意写人们看不懂的
起不到作用,见不到成效
不要老百姓看
研究分析宣传对象
没几句生动的话,学生腔
文章没人看
没和人民群众接触过
学习语言
不动脑筋罗列现象
使人作概念游戏
形式主义的方法
观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不研究不准备不修改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责任心不强
加强责任心
课堂展示
思考:以第一条“罪状”为例,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例证: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
引证: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对比论证:斯大林的演说与有些老爷的长文章。
比喻论证: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课堂练习
分析文章如何批判党八股的其他几条罪状。
第一大组: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
第二大组: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
第三大组: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
第四大组: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
第 大组: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
课后作业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裹脚(guǒ) 幼稚(zhì) 恐吓(xià) 胆怯(qiè)B.残酷(kù) 损害(sǔn) 名誉(yì) 卑劣(bēi)C.老鸦(yā) 瘪三(biē) 蹩脚(bié) 惬意(qiè)D.庸俗(yōng) 薄弱(báo) 檄文(xí) 窒息(zhì)
1.【答案】C
【解析】A项,“吓”应读“hè”;B项,“誉”应读“yù”;C项,注音无误,符合题干要求;D项,“薄”应读“bó”。
课前提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欺负 禁决 垃圾 言之无物
B.无赖 辱骂 偶然 无的放矢
C.发誓 讥笑 摸糊 毫不费力
D.观查 传播 充实 离题万里
2.【答案】B
【解析】A项,“禁决”应为“禁绝”;B项,没有错别字,符合选项要求;C项,“摸糊”应为“模糊”;D项,“观查”应为“观察”。
课前提问
反对党八股
作者:毛泽东
党八股有哪些罪状?
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内容空洞
动机不纯
目的不明
缺少文采
形式主义
责任心不足
危害后果
危害后果
思想内容
文章形式


根源
危害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课前回顾
例证法。比如,用外来词“干部”说明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的道理。【信服】
引证法。比如,引用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话,批判“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错误。【通俗】
类比法。比如,用“每天洗脸、照镜子”阐明写文章、做演说必须要有责任心。【趣味】
对比法。比如,以党内某些老爷们写的“长而空”的文章,与斯大林的演说进行对比,引导读者从比较中鉴别是非,从而赞成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的正确主张。【鲜明】
自主学习
任务:快速浏览课文,以第一条“罪状”分析为例,举例说明其他“罪状”是如何进行论证?
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是一篇申讨党八股的檄文,这篇文章说理切中要害,深入浅出,语言特点鲜明,是一篇很经典的政论文。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以本篇课文为例,思考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以本篇课文为例,思考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议论文。
理性的思想
严谨的思路
充实的内容
丰富的方法
生动的语言
边 破 边 立
在批判每一条罪状时,一般是按照摆情况、论危害、挖根子、提改正方法的思路进行的,也就是说从批判中阐明正面主张,破中有立。这种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使论证全面深刻,说理透彻。
严谨的思路
破立之间过渡自然,前后照应,结构严密
在破和立之间用了过渡的词或句,衔接紧密。文章内容也前后照应。过渡和照应,使文章具有结构严密、环环相扣的特点。
严谨的思路
文言词语:臻于郅治、一言以蔽之、从容避匿、视同一律、装腔作势、以毒攻毒
口语:落水狗、靠科学吃饭、瘪三、不中用、扔到垃圾桶里去
俗语:懒婆娘的裹脚布、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生动的比喻:洗脸
语言特点:使用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语言;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明白。
生动的语言
拓展提升
阅读以下材料,借鉴模仿《反对党八股》一文“摆情况一论危害一挖根源一提办法”的论证思路,有针对性地谈谈你对“报复性熬夜”的理解和思考。
【最近,“报复性熬夜”一词风靡网络。它的意思是,大家白天都忙,晚上明明困得厉害,还要吃夜宵、刷手机、玩游戏,非熬到凌晨两三点睡觉。有人说只有这样才觉得“拥有了生活”。】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中,引用了很多成语、俗语和名言,使得这篇讲话稿语言灵动形象,令人听来更感亲切。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很擅长修饰语言,他经常引用毛主席的诗(词)句。阅读下面的材料,请选择毛主席的诗(词)句填在横线处,并简要说说选择的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豪情满怀地畅谈了实现民族复兴是最伟大的中国梦,引起举世关注和高度赞扬。他在回顾昨天、展示今天、宣示明天时,恰切地用了三句诗:“ ”“ ”“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信手拈来、恰如其分的三句诗,把诗情画意引入了伟大的中国梦。而这三句诗中有两句是毛泽东的,喻示要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有一句是诗仙李白的,宣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李白的这句诗正可以承载丰厚的文化内涵。
课堂练习
【答案】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理由:“雄关漫道真如铁”,语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它的对句是“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原意是说险峻娄山关,漫漫长征路像铁一样难以征服,而现在红军战士从容跨越。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的精彩讲述,正是毛泽东诗(词)句意的生动展现。“人间正道是沧桑”,语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出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借此来说,这种沧海桑田的革命性变化,是人间正道,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是对“人间正道”的绝妙诠释。 【解析】本题考题干的第一段告诉我们这里需要选择毛泽东的诗(词)句填入横线,选择的依据就是上文的“回顾昨天,展示今天”和下文的“喻示要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