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重要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实验过程中应用稀硫酸清洗铂丝
B.利用焰色反应可制成节日烟花
C.所有金属元素灼烧时都会呈现特殊的颜色
D.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不含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B
【详解】
A.焰色反应实验过程中应用稀盐酸清洗铂丝,A错误;
B.利用某些金属元素在灼烧时焰色不同即焰色反应,可制成节日烟花,B正确;
C.不是所有金属元素灼烧时都会呈现特殊的颜色,通常碱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元素具有焰色反应,C错误;
D.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若要检验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是否有浅紫色出现,D错误;
故选B。
2.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或铁丝)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来源】2.1.2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练习(1)——《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苏教版
必修第一册)
【答案】B
【详解】
A.
焰色试验是一种元素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故A错误;
B.
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故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或铁丝),B正确;
C.
钾元素的焰色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避免黄色火焰的干扰,其他元素的焰色试验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C错误;
D.
NaCl与Na2CO3固体均含钠元素,焰色均为黄色,故用焰色试验不能区分,D错误;
答案选B。
3.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
【来源】2.1.1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D
【详解】
A、根据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可以判断钠为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的金属,选项A正确;
B、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灭火,不能用水或CO2灭火,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选项B正确;
C、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时,发生Na→Na2O→NaOH→Na2CO3等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Na2CO3,选项C正确;
D、Na2O是白色固体,而Na2O2是淡黄色固体,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4.将一粒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的溶液可以使酚酞变红
B.反应剧烈,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声
C.钠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并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D.反应后溶液无浑浊现象出现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课时1
钠的性质与制备
【答案】D
【详解】
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液呈碱性,酚酞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色,A项正确;
B.钠跟食盐水反应剧烈,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声,B项正确;
C.钠的熔点较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化为小球,产生的氢气使小球四处游动,C项正确;
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剂水的质量减少,有氯化钠析出,溶液出现浑浊,D项错误;
答案选D。
5.
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被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
A.和硫酸
B.和HCl
C.和硫酸
D.和HCl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4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答案】C
【详解】
A.选项中生成的气体是无色无味的,不符合题意,故A不选;
B.与HCl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不符合题意,故B不选;
C.选项中生成的气体是,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被氧化的最终产物为,溶于水得到,符合题意,故选C;
D.选项中生成的气体是,被氧化的最终产物是,溶于水得到,而不是HCl,不符合题意,故D不选。
答案选C。
6.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3
B
素养拓展区
过综合
专题素养综合检测
【答案】A
【分析】
钠与盐的水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H2和NaOH,生成的NaOH再与盐反应。
【详解】
NaOH与溶液不反应,与溶液、溶液、溶液反应分别生成、、沉淀,其中只有沉淀是白色的;
答案选A。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
B.向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氨水: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D.
B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3
B
素养拓展区
过综合
专题素养综合检测
【答案】D
【详解】
A.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氢氧化钙应该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
B.向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氨水,一水合氨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项错误;
C.石灰水少量,溶液中钙离子不足,反应后会存在碳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项错误;
D.B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钠和水,碳酸氢钡全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溶液与溶液反应:
B.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C.Cu片插入溶液中:
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答案】C
【详解】
A.Mg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和Mg(OH)2两种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
B.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
不能拆开写,故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项错误;
C.Cu片插入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项正确;
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C。
9.将金属钠投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不考虑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
)
①溶液
②NaCl溶液
③溶液
④饱和溶液⑤溶液
⑥饱和NaCl溶液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④⑤⑥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3
易错疑难集训(三)
【答案】C
【分析】
将钠投入溶液中,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部分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根据产物的可溶性判断即可。
【详解】
将钠投入碱或盐的溶液中先发生反应:
①中再发生反应:,故符合题意;
②钠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得不到沉淀,故不符合题意;
③钠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得不到沉淀,故不符合题意;
④中由于水减少,则有析出,故符合题意;
⑤中生成蓝色的沉淀,不符合题目要求;
⑥中由于水减少,则有NaCl析出,故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溶液和溶液
B.向、的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均呈红色
C.将溶液、溶液分别滴加到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
D.等质量的、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多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作业帮
【答案】A
【详解】
A.澄清石灰水与溶液和溶液均能反应且都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用于二者的鉴别,故A错误;
B.、的溶液均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B正确;
C.溶液与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溶液与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由反应可知,1mol碳酸钠即106g产生1mol二氧化碳,1mol碳酸氢钠即84g产生1mol二氧化碳,等质量的两种盐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多,故D正确;
故选:A。
1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淡黄色固体,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的来源
B.和都能与反应,生成物完全相同
C.固体中混有少量,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D.质量相等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者产生气体多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教材帮
【答案】B
【详解】
A.是淡黄色固体,能与、反应产生,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的来源,A项正确;
B.和都能与反应,生成物不完全相同,前者生成,后者生成和,B项错误;
C.受热易分解生成、和,固体中混有少量的,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项正确;
D.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结合C原子守恒可知质量相等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者产生的气体多,D项正确。
答案选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②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③过氢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
④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⑤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钠可以把锆、铌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⑥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⑦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⑧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A.①②⑤⑦
B.①⑧
C.①②⑤⑧
D.①⑦
【来源】专题05
钠及其化合物(核心素养卷)——【新教材精创】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知识讲学
【答案】D
【详解】
①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故①正确;
②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生成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②错误;
③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会引入新的杂质,故③错误;
④过氧化钠中含有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则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比1:2,故④错误;
⑤钠和钛锆等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是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氢气,不会置换出金属,故⑤错误;
⑥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水和CO2的质量不同,故⑥错误;
⑦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粉末放入水中有气泡生成,可确定Na2O粉末中含有Na2O2,故⑦正确;
⑧氧化钠加入酚酞试液中,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碱,溶液变红色,而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是碱使酚酞变红色,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溶液褪去,即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故⑧错误;
①⑦正确,故答案为D。
1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
【来源】3.2.1
钠的性质与制备练习(1)——《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苏教版
必修第一册)
【答案】C
【解析】
①钠投入水中,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不会沉入水底,故①错误;②2Na+2H2O2NaOH+H2↑,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故②正确;③生成氢氧化钠使石蕊变蓝,反应后溶液变蓝,故③错误;④钠熔点低,反应放热,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故④正确;⑤在氢气的推动下,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故⑤正确;⑥氢气在钠块与水之间的缝隙中逸出,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故⑥正确。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特别熟悉钠的性质。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低,硬度小,遇水快速反应。
14.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
)
A.9:4
B.1:1
C.7:6
D.6:7
【来源】组卷网合作校特供
【答案】D
【详解】
由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生成固体为Na2CO3,1molNa2O2生成1molNa2CO3,质量增加28g,恰好为CO的质量,固体增重14g,说明混合气体中CO为14g,则O2为26g-14g=12g,所以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为12g:14g=6:7;
故本题答案为D。
15.索尔维制碱法以NaCl、、、为原料制,该法又称氨碱法,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理论上看,循环生产时不需要再补充
B.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该方法有两个明显的缺点:氯化钠未能充分利用、产生废弃物
C.该方法将作为一种化工产品,不再生产来循环使用
D.从理论上看,每生产1mol,需再补充2mol
NaCl和1mol
【来源】鲁科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项目
揭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
【答案】C
【详解】
A.工业制碱的原理涉及的反应有:,。索尔维制碱法用生成的氯化铵制备氨气,将氯化铵进行了循环利用,所以从理论上讲,不需再要补充氨,故A正确;
B.在生产过程中,含NaCl的溶液被弃去、氯化铵制备氨气生成了无用的氯化钙,这是索尔维制碱法的两个缺点,故B正确;
C.由图示可知,与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进行循环利用,故C错误;
D.根据反应关系及原子守恒可知,理论上,每生产1mol,需再补充2mol
NaCl和1mol,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16.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①Ⅰ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
②Ⅱ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③Ⅲ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④Ⅳ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3
易错疑难集训(三)
【答案】A
【详解】
向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当二氧化碳少量时,产物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当NaOH和CO2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物只有Na2CO3,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产物可能只有NaHCO3,也可能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Ⅰ、图中刚开始加入HCl就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溶质只能是NaHCO3,故①正确;Ⅱ、从图中看出刚滴下去盐酸一个单位后产生了二氧化碳,说明此时碳酸根的量是一个单位(盐多酸少,碳酸钠和盐酸一比一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后来盐酸加了两个单位才把所有二氧化碳反应出来,说明溶液中总的碳酸氢根量为两个单位,但有一个单位的是之前碳酸根得来的,所以原溶液中碳酸根的量和碳酸氢根的量相等,即c(Na2CO3)=c(NaHCO3),故②正确;Ⅲ、从图中看出,滴入了两个单位的盐酸后才开始产生气泡,且产生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也是两个单位,说明产物只有Na2CO3,物料守恒可知:c(Na+)=2c(CO32-)+2c(HCO3-)+2c(H2CO3);故③错误;Ⅳ、从图中看出,滴入了两个单位的盐酸后才开始产生气泡,说明产物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一个单位的盐酸和NaOH反应,第二个单位的盐酸和Na2CO3反应生成NaHCO3,后由图中可看出,NaHCO3又消耗了一个单位的盐酸,则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量之比是1:1,故④错误.由上分析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17.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都是常用的化肥
B.、和受热时都易分解
C.和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与发生反应
【来源】必修第二册RJ第5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2
氨和铵盐
【答案】C
【详解】
A.NH4Cl是氮肥,NaHCO3不是化肥,故A错误;
B.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HCl和NH3、HNO3受热时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但Na2CO3受热不分解,故B错误;
C.NO2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2+8NH3=7N2+12H2O,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NaCl和氢氧化钙之间不会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目前常用的化肥分为:①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如尿素、碳铵等;②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如过磷酸钙;③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等;④复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两种称为二元复混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复混肥料称为三元复混肥料。
18.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已知和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A.a点对应的溶液中:、、、
B.b点对应的溶液中:、、、
C.c点对应的溶液中:、、、
D.d点对应的溶液中:、、、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答案】C
【分析】
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a点溶液中含有和,b点全部为,c点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溶液呈中性,d点盐酸过量,呈酸性,结合对应离子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
A.段反应为,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与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含,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bc段,反应为,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可与、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d点对应的溶液中含,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②Na2O和Na2O2投入到水中都能生成NaOH;
③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取a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⑤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Ca(OH)2溶液;
⑥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
⑦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
A.②③④
B.②⑤⑦
C.①②⑦
D.③④⑥
【来源】2.1.2钠的几种化合物(重点练)-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答案】C
【详解】
①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使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先变为蓝色,又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所以又有蓝色然后变为无色,①正确;
②Na2O与水反应产生NaOH,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O2,因此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②正确;
③根据C元素守恒,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中含有的C元素质量不相等,所以二者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③错误;
④碱石灰既能吸收CO2,也能吸收水分,因此不能根据碱石灰增重质量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④错误;
⑤Ca(OH)2与NaHCO3与Na2CO3溶液都能反应产生CaCO3白色沉淀,故不能用Ca(OH)2溶液鉴别二者,⑤错误;
⑥NaHCO3固体受热分解产生CO2,可用于灭火,金属钠起火时产生的Na2O2与CO2及H2O发生反应产生氧气,因此不能用干粉灭火剂灭火,⑥错误;
⑦由于Na2CO3在溶液中会与CO2、H2O发生反应,产生NaHCO3,所以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反应产生NaHCO3,然后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得到,⑦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正确说法是①②⑦,故合理选项是C。
20.下列鉴别与固体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操作
结论
A
分别取少许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热
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为
B
分别取少许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滴加少量极稀的溶液
能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C
分别取少许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滴加少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D
分别取少许两种固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的为
A.A
B.B
C.C
D.D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1章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
【答案】C
【详解】
A.固体受热分解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加热时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达到鉴别的目的,A正确;
B.极稀的溶液能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溶液不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达到鉴别的目的,B正确;
C.
滴加少量溶液,,
,两者都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C错误;
D.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稀盐酸反应立即有气泡产生,则需加入到一定量之后才会产生气泡,能达到鉴别目的,D正确;
答案选C。
21.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答案】C
【详解】
A.碳酸氢钠在小试管,碳酸钠在大使管,大试管直接加热,稳定较高,如温度较高的不分解,而加热温度较低的物质分解,可判断稳定强弱,故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故A正确;
B.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显示蓝色,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如果变蓝则说明有水生成,故B正确;
C.碳酸钠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则连接A烧杯的试管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故C错误;
D.碳酸钠比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生成二氧化碳,则烧杯A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注意把握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性,根据二者的不同性质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案。
22.如图所示是工业制纯碱的部分物质转化示意图,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是氨碱法,溶液c可在转化流程中循环利用
B.若是联合制碱法,则L的主要成分是NaCl
C.M可在转化流程中循环利用
D.X是NH3,Y是CO2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教材帮
【答案】AB
【分析】
若为联合制碱时,应先通入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故X为氨气,Y为二氧化碳,沉淀为碳酸氢钠;滤液b主要成分为氯化铵,还含有少量的碳酸氢钠、氯化钠,故L为氯化铵,M为二氧化碳。若为氨碱法时,c是CaCl2,L为氨气。
【详解】
A.若是氨碱法,则X是NH3,Y是CO2,含有NH4Cl的滤液b与石灰乳混合加热,所放出的NH3可循环利用,c是CaCl2,不能在转化流程中循环利用,A推测错误;
B.若是联合制碱法,滤液b是NaCl、NH4Cl的混合溶液,因低温时NH4Cl的溶解度比NaCl的小,在低温下NH4Cl析出,故L的主要成分是NH4Cl,B推测错误;
C.M是CO2,可在转化流程中循环利用,C推测正确;
D.由于NH3极易溶于水而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X是NH3,Y是CO2,D推测正确;
答案为AB。
23.仅用碳酸氢钠作为食品膨松剂与面团混合均匀,蒸制馒头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在含碳酸氢钠的面团中加入适量食醋[主要成分为醋酸()]其膨松效果增强,加入食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1章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
【答案】
【详解】
蒸制馒头时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碳酸氢钠中加入食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相关变化,试说明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鲁科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课时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答案】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
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钠的熔点低
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
【详解】
(1)非常活泼,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
(2)熔化为小球,需要一定的能量,可推出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反应体系的温度不高,钠却熔化了,说明钠的熔点低,故答案为: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因为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故答案为: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
25.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上图中的和构成量气装置,用来测定的体积。
(1)写出以下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_____。装置:_______。装置:_________。
(2)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3)为准确读出氧气的体积需进行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
A.调整量筒高度,使广口瓶与量筒内液面相平
B.将气体冷却至室温
C.平视,使凹液面最低点与视线水平相切再读数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2
钠的几种化合物
焰色试验
【答案】
、
吸收未反应的
BAC
【详解】
(1)装置用来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用来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氯化氢,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本题答案为:;;、;
(2)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即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故本题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
(3)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冷却到室温,会使溶液体积增大,读出结果产生误差,故应冷却至室温,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装置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同,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AC。
【点睛】
读取气体体积,应冷却到室温,且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差一样,否则所量气体的体积不准,此为本题的易错点。
26.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A.有气体生成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C.烧杯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D.溶液变浑浊
(3)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_____。
【来源】3.1.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基础练)-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
【答案】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
4Na+O2===2Na2O
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钠的熔点低
C
2Na+2H2O=2Na++2OH-+H2↑
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
【详解】
(1)钠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钠,从而失去表面的金属光泽。反应为4Na+O2===2Na2O。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说明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放出的热量使体系温度升高,达到了钠的熔点,使金属钠熔化成一个小球,也就说明了钠的熔点不高。金属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选项A可以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熔成小球(反应放热,熔点低),四处游动(生成气体),选项B可以观察到。钠不可能置换出单质钙,选项C不能观察到。溶液是饱和石灰水,钠与水反应后,水减少了,氢氧根增加了,都会使氢氧化钙析出,溶液变浑浊,选项D可以观察到。
(3)钠与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4)根据上面的反应,得到金属钠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还有水蒸气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进行保存。
27.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
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
(2)图3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
【来源】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
【答案】Na2CO3
NaOH、Na2CO3
【分析】
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NaOH+CO2═Na2CO3+H2O或NaOH+CO2═NaHCO3,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没有气体产生,后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产生气体,前后2个阶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NaHCO3,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即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产生气体。
【详解】
(1)图1中加入盐酸,开始没有气体生成,加入一定条件的盐酸后生成气体,且前后2阶段消耗盐酸体积相等,故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Na2CO3,故答案为:Na2CO3;
(2)图3中加入盐酸,开始没有气体生成,加入一定条件的盐酸后生成气体,且前后2阶段消耗盐酸体积之比为2:1,故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NaOH、Na2CO3,故答案为:NaOH、Na2CO3。
28.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属于“酸”“碱”“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写出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第二节
离子反应(二)-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同步练(新人教)
【答案】
盐
【分析】
(1)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2)碳酸氢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
(3)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②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
(1)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
答案为:;
(2)碳酸氢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碳酸氢钠是盐;
答案为:盐;
(3)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
答案为:;
②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
答案为:。
【点睛】
(3)①容易错。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同学初学时通常错写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注意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守恒。
29.食盐是一种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以食盐为原料可以制取金属钠、氯气、氢气、烧碱等宝贵的化学用品和化工原料。
(1)写出工业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电解________可制得烧碱、氢气和氯气,这称为________工业。写出该工业中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阳极_________;阴极________;总反应式________。
(3)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也以食盐为基础原料,该方法为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再通入气体,析出晶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将析出的晶体灼烧即得纯碱,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来源】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A学习区
夯实基础一遍过(苏教版必修2)
【答案】
饱和食盐水
氯碱
【分析】
(1)工业上用电解熔融NaCl制备金属钠;
(2)氯碱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烧碱和氢气、氯气,据此分析解答;
(3)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再通入气体,析出晶体,然后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工业上用电解熔融NaCl制备金属钠,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2Na+Cl2↑,故答案为:2NaCl(熔融)2Na+Cl2↑;
(2)氯碱工业上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和氢气、氯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电解过程中,阳极上Cl-的放电能力强于OH-,氯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上水电离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解总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氯碱;2Cl--2e-═Cl2↑;2H++2e-=H2↑;2NaCl+2H2O2NaOH+H2↑+Cl2↑;
(3)由“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知: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再通入气体,析出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故答案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
Na2CO3+CO2↑+H2O。
30.(1)已知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
①4Na+O2===2Na2O
②4Na+CO2===2Na2O+C
③2NaNO2+6Na===4Na2O+N2↑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
(2)据资料介绍:过氧化钠是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由于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还存在其他产物,如氮化钠。已知氮化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和氨气,则氮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1.1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练习(2)——《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答案】③
此反应中产物只有Na2O是固体,而另一产物N2可以把周围环境中的氧气排干净,使得Na2O不能继续被氧化成Na2O2
NaNO2
Na3N+3H2O===3NaOH+NH3↑
【分析】
此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的方法选择,产物纯净是本题选择的关键。
【详解】
(1)方法①钠与氧气反应时,总会伴随有2Na+O2=2Na2O2,引入Na2O2杂质,故不适合方法①。
方法②首先是产物中混有碳杂质,且生成的Na2O会与CO2反应生成Na2CO3,故此方法也不好。
方法③,此反应中产物只有Na2O是固体,而另一产物N2可以把周围环境中的氧气排干净,使得Na2O不能继续被氧化成Na2O2。
故方法③最好
方法③反应中Na的化合价升高,NaNO2中N的化合价降低,所以NaNO2为氧化剂。
故答案分别是③
;
此反应中产物只有Na2O是固体,而另一产物N2可以把周围环境中的氧气排干净,使得Na2O不能继续被氧化成Na2O2
;
NaNO2。
(2)由提示可知反应方程式为Na3N+3H2O===3NaOH+NH3↑
31.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用做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
Na2O2
_______
D
NaOH溶液
_______
(3)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试管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是___。
【来源】1.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练习(1)——《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鲁科版
必修第一册)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生成O2
吸收没有反应的CO2
2Na2O2+2CO2=2Na2CO3+O2
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O2
【分析】
由装置图可以看到A为CO2发生装置(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B、D为洗气装置(B是为了除去HCl,D是为了除去CO2),C为产生O2的装置,E为收集O2的装置。
【详解】
(1)实验室中使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C中装有Na2O2,加入该试剂的目的是生成O2;D中装有NaOH溶液,加入该试剂的目的是除去混有的CO2,以得到纯净的O2;
(3)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4)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Na2O2是供养剂,所以收集好气体之后,就要检验该气体是O2,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则下一步的具体操作为: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O2。
【点睛】
本题主要的失分点在(4)题;题中已经告知要证明Na2O2是供养剂,则需要在收集好气体之后,去验证所得气体是O2,因此考生在做实验题时,要仔细读题,看清实验目的,也要仔细观察实验装置,还要认真看实验操作。
32.碳酸钠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工业碳酸钠常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某工业碳酸钠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方案一:气体分析法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并测定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了使测定结果更准确,B中溶液最好选用______(填序号)。
A.溶液
B.溶液
C.NaOH溶液
D.NaCl溶液
选用该溶液后,发现实验结果仍然不够精确,其原因是_______。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
(2)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操作Ⅰ是________、洗涤、干燥;操作Ⅱ是________。
(3)待测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3
B
素养拓展区
过综合
专题素养综合检测
【答案】B
导管中有残留的液体
过滤
称量
【详解】
(1)为了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减少在B中液体中的溶解,由题给选项可知,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故B中溶液最好选用溶液,由于实验中采用排液法来测定产生的的体积,导管中会有残留的液体,所以实验结果仍然不够精确。
(2)与反应生成沉淀,得到纯净的沉淀的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再称量其质量。
(3)由题意可得,,则
故待测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33.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和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方法Ⅰ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由此可知方法Ⅰ_______(填“能”或“不能”)鉴别和。
(2)方法Ⅱ能鉴别和的现象是__________。
(3)方法Ⅲ、Ⅳ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与方法Ⅲ相比,方法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方法Ⅳ比方法Ⅲ复杂
B.方法Ⅳ比方法Ⅲ安全
C.方法Ⅳ比方法Ⅲ操作简便
D.方法Ⅳ可以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实验,而方法Ⅲ不行
(4)若用方法Ⅳ验证和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有的同学在连接盛的试管的导管口观察到开始加热时也有气泡产生,据此认为加热也分解。你认为此观点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除了以上方法,请再写出一种鉴别二者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答案】,
能
盛的装置比盛的装置反应剧烈且反应后的气球大
,
D
错误
试管A中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把二者分别配成溶液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无现象的为
【分析】
方法Ⅰ利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快慢来鉴别,方法Ⅱ利用等质量的、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且产生的气体多进行鉴别,方法Ⅲ、Ⅳ利用了受热分解可生成,而受热不分解的性质进行鉴别。方法Ⅳ的优点是用一套装置可同时做两个实验,据此解答。
【详解】
(1)方法Ⅰ中与稀盐酸反应开始时无气泡放出,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时才有气泡产生,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立即有气泡产生,所以能鉴别二者,故答案为:①,;②;③能;
(2)方法Ⅱ利用等质量的、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且产生的气体多进行鉴别,现象为盛的装置比盛的装置反应剧烈且反应后的气球大,故答案为:盛的装置比盛的装置反应剧烈且反应后的气球大;
(3)方法Ⅲ、Ⅳ利用了受热分解可生成,而受热不分解的性质进行鉴别。方法Ⅳ的优点是用一套装置可同时做两个实验,故答案为:,;D;
(4)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A,可知试管A中温度比试管B中温度高,因此试管B中盛放,且与试管B相连的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与试管A相连的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更能说明稳定性:,连接盛的试管的导管口观察到开始加热时也有气泡产生,是试管A中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故答案是:;错误;试管A中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5)
把二者分别配成溶液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无现象的为,此方法也可鉴别,故答案为:把二者分别配成溶液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无现象的为。
34.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反应生成,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盐酸和1.56g样品为原料制取,设计出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
(1)A中制取的装置,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_(填序号)。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为了检验E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________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________________。
(2)若E装置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装置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00mL,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体积比理论值__________(填“大”或“小”),相差约___________mL(取整数,已知在本实验条件下的密度是1.429g/L),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4)如图1所示的A~E装置中,E装置部分存在安全隐患,你认为E装置需要改为如图3中的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答案】②
吸收中混有的少量HCl
带火星
复燃
D装置中有部分未参加反应进入E装置中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小
24
样品中含有不与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
乙
【分析】
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将制得的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净化后的二氧化碳通入过氧化钠样品中充分反应生成氧气,用饱和澄清石灰水收集氧气,同时可除去未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收集的气体为氧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用药品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故应选择②;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在制得的气体中混有少量HCl气体,通过饱和溶液即可将其除去;E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复燃;
(2)E装置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的原因是气体通过固体时,未完全反应,部分进入E装置中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56g完全反应可生成0.32g,它在本实验条件下的体积约是,而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要小,二者相差;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样品不纯,即样品中含有不与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
(4)饱和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证明未反应完并将其除去,保证收集到的纯净,而澄清石灰水是的水溶液,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需要对原装置进行改进,显然,题给4个装置中,乙装置最佳。
35.如图所示,“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1、K2)关闭好,目的是____________
(2)试管Ⅰ内的试剂X是________时,打开活塞K1、K2,加热试管Ⅲ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Ⅰ内试剂为CO2饱和水溶液时,其它操作同(2),通过________的现象,可以证明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且放出O2。
(4)写出
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来源】1.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2)——《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鲁科版
必修第一册)
【答案】防止III中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
浓H2SO4
过氧化钠和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
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II的液面上复燃,III中由淡黄色变白
2Na2O2+2CO2=2Na2CO3+O2
【详解】
(1)
Na2O2容易和水以及CO2反应,所以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1、K2)关闭好。故答案为防止III中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
(2)
要证明“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所以通入试管Ⅲ的CO2应该是干燥的,所以试管Ⅰ中应装有干燥剂浓硫酸。若过氧化钠和干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则会生成氧气,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同时生成白色固体碳酸钠,所以Ⅲ内淡黄色粉末会变白,实验中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说明过氧化钠和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故答案为浓H2SO4;过氧化钠和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
(3)
若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O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试管Ⅲ中固体由淡黄色变白。故答案为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II的液面上复燃,III中由淡黄色变白。
(4)
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6.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它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H2O+CO2↑;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不与氨气反应;
③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活动探究一)探究膨松剂的主要成分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
(1)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①
点燃酒精灯,打开,关闭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________
有二氧化碳生成
②
打开,关闭
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色
有氨气生成
③
继续加热
试管中仍有固体
试管中有不分解的固体
(2)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
(3)按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气密性良好,A、C、D、E中的试剂均足量)。
将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后进行加热。
①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4)测定氨气的质量:需调整上图中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的连接顺序,另取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品质良好。
(反思与评价)活动探究二中,若没有装置E,测定结果会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来源】鲁科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
【答案】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红
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
二氧化碳
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D
C和D
偏大
【分析】
活动探究一:根据题中图示信息,左边是气体发生装置,产生CO2、NH3;装置A是验证CO2的装置;干燥管装碱石灰,除去CO2;装置B是验证NH3的装置;据此解答。
活动探究二:根据题中图示信息,装置A是除去空气中的CO2;装置B是膨松剂受热分解,产生气体装置;装置C是除杂装置;装置D是气体吸收装置;装置E是避免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D;据此解答。
【详解】
【活动探究一】
(1)①结论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CO2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即Ca(OH)2+CO2=CaCO3↓+H2O
,则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为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NH3·H2O属于弱碱,能部分电离出和OH-,即NH3·H2O+OH-,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为结论中有氨气生成,所以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答案为红。
(2)根据加热后有氨气生成,说明含有碳酸氢铵,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仍有固体说明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后生成碳酸钠固体;答案为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
【活动探究二】
(3)①二氧化碳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即2NaOH+CO2=Na2CO3+H2O,所以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答案为二氧化碳。
②已知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和水蒸气,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氨气和水蒸气;答案为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③D中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因此D装置增大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答案为D。
(4)要测氨气的质量,产生的气体应先通入D中,碱石灰将水、二氧化碳除去,再通入C中,浓硫酸吸收氨气,C装置增大的质量就是氨气的质量,即将C和D装置顺序调换;答案为C和D。
【反思与评价】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时,若没有装置E,则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中,造成测定结果偏大;测定氨气的质量时,若没有E装置,则空气中的水分会进入C装置中,造成测定结果偏大;答案为偏大。
37.为了求某NaHCO3、Na2CO3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现将m1g样品加热,至质量恒定时停止加热,此时质量为m2g。已知加热时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H2O,则NaH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1章
章末总结
【答案】
【详解】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性质稳定;碳酸氢钠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分解,利用差量法进行如下计算:
由题意得,解得:x=,
故,故答案为:。
38.(1)将a
g
CO、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_________g。
(2)30
g甲醛(HCH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_________g。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答案】a
30
【分析】
先写出物质燃烧反应方程式及反应产生的H2O、CO2与Na2O2反应方程式,然后根据反应消耗O2及与Na2O2反应产生的O2的质量关系分析判断。
【详解】
(1)H2、CO燃烧方程式分别是2H2+O22H2O,2CO+O22CO2,反应后气体温度高于100℃,则H2O为蒸气,H2O蒸气及CO2与足量Na2O2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
=2Na2CO3+O2
。由方程式可知:H2、CO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反应产物与足量Na2O2反应释放的氧气质量相等,则将a
g
CO、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的质量是a
g;
(2)甲醛的化学式HCHO,可以将其转化为CO·H2,充分燃烧后的气体由于温度高于100℃,则反应产生的H2O、CO2
与足量Na2O2反应后增加的质量与原甲醛的质量相同,则30
g甲醛(HCH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30
g。
【点睛】
凡是物质组成符合(CO)m·(H2)n(m、n都是自然数)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与足量Na2O2反应后,Na2O2增加的质量等于原可燃物的质量。
39.如图所示,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且生成物为淡黄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_______。②B→D______。③B→C_______。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课时1
钠的性质与制备
【答案】Na
NaOH
【分析】
由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且生成物为淡黄色固体B,以及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难得出A为Na、B为、C为NaOH、D为,结合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可得;
【详解】
(1)由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且生成物为淡黄色固体B,以及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难得出A为Na、B为、C为NaOH、D为,故答案为:Na;;NaOH;;
(2)A→B为Na与O2点燃反应生成;B→D为与CO2反应生成和O2;B→C为与H2O反应生成和O2,故答案为:;;。
【点睛】
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框图推断题,解题关键是找到突破口,该题的突破口是“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且生成物为淡黄色固体”,从而推出A为Na,进而推出B为,C为NaOH,D为。
40.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略去):
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____,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作业帮
【答案】
【详解】
由C是淡黄色固体及A是一种金属,结合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可推断A是Na,B是,C是;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1.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实验均为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化学式: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完成方程式
①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1.2
钠的几种化合物
焰色试验(精练)-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答案】Na
Na2CO3
⑤⑥
2Na+2H2O=2Na++2OH—+H2↑
2Na2O2+2CO2=2Na2CO3+O2
【分析】
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实验均为黄色,则A是Na;钠与氧气反应生成B,B是Na2O2,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D是Na2CO3;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C是NaOH;NaOH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E是NaHCO3。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A是Na,D是Na2CO3;
(2)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以上反应中,NaOH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填⑤⑥。
(3)①A→C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
②B→D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重要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实验过程中应用稀硫酸清洗铂丝
B.利用焰色反应可制成节日烟花
C.所有金属元素灼烧时都会呈现特殊的颜色
D.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不含
2.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或铁丝)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3.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
4.将一粒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的溶液可以使酚酞变红
B.反应剧烈,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声
C.钠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并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D.反应后溶液无浑浊现象出现
5.
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被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
A.和硫酸
B.和HCl
C.和硫酸
D.和HCl
6.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
B.向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氨水: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D.
B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溶液与溶液反应:
B.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C.Cu片插入溶液中:
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
9.将金属钠投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不考虑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
)
①溶液
②NaCl溶液
③溶液
④饱和溶液⑤溶液
⑥饱和NaCl溶液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④⑤⑥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溶液和溶液
B.向、的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均呈红色
C.将溶液、溶液分别滴加到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
D.等质量的、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多
1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淡黄色固体,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的来源
B.和都能与反应,生成物完全相同
C.固体中混有少量,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D.质量相等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者产生气体多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②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③过氢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
④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⑤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钠可以把锆、铌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⑥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⑦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⑧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A.①②⑤⑦
B.①⑧
C.①②⑤⑧
D.①⑦
1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 )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
14.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
)
A.9:4
B.1:1
C.7:6
D.6:7
15.索尔维制碱法以NaCl、、、为原料制,该法又称氨碱法,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理论上看,循环生产时不需要再补充
B.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该方法有两个明显的缺点:氯化钠未能充分利用、产生废弃物
C.该方法将作为一种化工产品,不再生产来循环使用
D.从理论上看,每生产1mol,需再补充2mol
NaCl和1mol
16.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①Ⅰ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
②Ⅱ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③Ⅲ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④Ⅳ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7.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都是常用的化肥
B.、和受热时都易分解
C.和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与发生反应
18.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已知和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A.a点对应的溶液中:、、、
B.b点对应的溶液中:、、、
C.c点对应的溶液中:、、、
D.d点对应的溶液中:、、、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②Na2O和Na2O2投入到水中都能生成NaOH;
③质量相等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取a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⑤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可用Ca(OH)2溶液;
⑥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
⑦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制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
A.②③④
B.②⑤⑦
C.①②⑦
D.③④⑥
20.下列鉴别与固体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操作
结论
A
分别取少许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热
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为
B
分别取少许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滴加少量极稀的溶液
能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C
分别取少许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滴加少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D
分别取少许两种固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的为
A.A
B.B
C.C
D.D
21.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如图所示是工业制纯碱的部分物质转化示意图,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是氨碱法,溶液c可在转化流程中循环利用
B.若是联合制碱法,则L的主要成分是NaCl
C.M可在转化流程中循环利用
D.X是NH3,Y是CO2
23.仅用碳酸氢钠作为食品膨松剂与面团混合均匀,蒸制馒头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在含碳酸氢钠的面团中加入适量食醋[主要成分为醋酸()]其膨松效果增强,加入食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4.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相关变化,试说明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上图中的和构成量气装置,用来测定的体积。
(1)写出以下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_____。装置:_______。装置:_________。
(2)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3)为准确读出氧气的体积需进行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
A.调整量筒高度,使广口瓶与量筒内液面相平
B.将气体冷却至室温
C.平视,使凹液面最低点与视线水平相切再读数
26.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完成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A.有气体生成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C.烧杯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D.溶液变浑浊
(3)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_____。
27.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
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
(2)图3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
28.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属于“酸”“碱”“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写出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食盐是一种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以食盐为原料可以制取金属钠、氯气、氢气、烧碱等宝贵的化学用品和化工原料。
(1)写出工业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电解________可制得烧碱、氢气和氯气,这称为________工业。写出该工业中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阳极_________;阴极________;总反应式________。
(3)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也以食盐为基础原料,该方法为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再通入气体,析出晶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将析出的晶体灼烧即得纯碱,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0.(1)已知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
①4Na+O2===2Na2O
②4Na+CO2===2Na2O+C
③2NaNO2+6Na===4Na2O+N2↑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
(2)据资料介绍:过氧化钠是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由于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还存在其他产物,如氮化钠。已知氮化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和氨气,则氮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用做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
Na2O2
_______
D
NaOH溶液
_______
(3)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试管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是___。
32.碳酸钠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工业碳酸钠常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某工业碳酸钠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方案一:气体分析法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并测定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了使测定结果更准确,B中溶液最好选用______(填序号)。
A.溶液
B.溶液
C.NaOH溶液
D.NaCl溶液
选用该溶液后,发现实验结果仍然不够精确,其原因是_______。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
(2)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操作Ⅰ是________、洗涤、干燥;操作Ⅱ是________。
(3)待测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33.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和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方法Ⅰ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由此可知方法Ⅰ_______(填“能”或“不能”)鉴别和。
(2)方法Ⅱ能鉴别和的现象是__________。
(3)方法Ⅲ、Ⅳ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与方法Ⅲ相比,方法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方法Ⅳ比方法Ⅲ复杂
B.方法Ⅳ比方法Ⅲ安全
C.方法Ⅳ比方法Ⅲ操作简便
D.方法Ⅳ可以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实验,而方法Ⅲ不行
(4)若用方法Ⅳ验证和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有的同学在连接盛的试管的导管口观察到开始加热时也有气泡产生,据此认为加热也分解。你认为此观点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除了以上方法,请再写出一种鉴别二者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4.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反应生成,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盐酸和1.56g样品为原料制取,设计出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
(1)A中制取的装置,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_(填序号)。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为了检验E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________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________________。
(2)若E装置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装置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00mL,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体积比理论值__________(填“大”或“小”),相差约___________mL(取整数,已知在本实验条件下的密度是1.429g/L),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4)如图1所示的A~E装置中,E装置部分存在安全隐患,你认为E装置需要改为如图3中的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
35.如图所示,“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1、K2)关闭好,目的是____________
(2)试管Ⅰ内的试剂X是________时,打开活塞K1、K2,加热试管Ⅲ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Ⅰ内试剂为CO2饱和水溶液时,其它操作同(2),通过________的现象,可以证明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且放出O2。
(4)写出
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6.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它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H2O+CO2↑;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不与氨气反应;
③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活动探究一)探究膨松剂的主要成分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
(1)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①
点燃酒精灯,打开,关闭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________
有二氧化碳生成
②
打开,关闭
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色
有氨气生成
③
继续加热
试管中仍有固体
试管中有不分解的固体
(2)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
(3)按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气密性良好,A、C、D、E中的试剂均足量)。
将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后进行加热。
①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4)测定氨气的质量:需调整上图中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的连接顺序,另取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品质良好。
(反思与评价)活动探究二中,若没有装置E,测定结果会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7.为了求某NaHCO3、Na2CO3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现将m1g样品加热,至质量恒定时停止加热,此时质量为m2g。已知加热时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H2O,则NaH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38.(1)将a
g
CO、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_________g。
(2)30
g甲醛(HCH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_________g。
39.如图所示,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且生成物为淡黄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_______。②B→D______。③B→C_______。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版)专题3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课时1
钠的性质与制备
40.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略去):
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____,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1.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实验均为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化学式: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完成方程式
①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