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习作例文与习作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
习作
游______
先读一读《颐和园》第四自然段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读了例文,讨论一下:这一段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哪些词用得特别准确?
像一面镜子
滑过
不留一点儿痕迹
点拨: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水的静和绿,用一个“滑”字来衬托昆明湖的静美,意味无穷,颇具匠心。这些景物描写很细致,很美,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要点对展示的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
①有没有按照游览顺序写?
②有没有写清楚重点景物的特点?
阅读例文1,进行评改
例文1:
泥泞的小道旁种着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柏树,好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宝石山。树林中时不时传来小鸟悦耳的歌声,飘来泥土清新的幽香,让人心旷神怡。风儿吹过树梢,树叶在枝头舞蹈,发出沙沙的声音。
点拨:
例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鸟、树叶当作人来写,十分形象。
小结:
描写印象深刻的景物,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让语言更生动。
比喻、拟人、排比……
例文2:
眼前豁然开朗,一条白龙般的瀑布直挂眼前,之前的树木简直就是玩具。整条“龙”都似白浪翻滚,从悬崖上一跃而下,源源不断地潜入底下的水潭。这时候,你可以站在潭边,任清凉的潭水抚摸脚丫,又从趾间钻过,那痒痒的感觉别提有多棒了!
点拨:作者不仅写了景色,还写了自己的感受,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泉水的清凉。
接着走到荷花塘,我看到几个老人坐在一旁钓鱼,还有一朵朵美丽的荷花挺立在池中。荷花池旁还有一朵朵鲜花在窃窃私语,好像有什么秘密一样。
例文3:
点拨:
池边—池上—池边,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缺少条理。写荷花塘边的景物,如果按照一定顺序写,会更有条理,也更容易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描写有序
总结:印象深刻的景物要重点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写清景物的特点。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的景物留给你的印象最深?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吧。要求:按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描写具体、形象。字数400字以上。
习作乐园
去年夏天,我和妈妈一起游览了北海公园。(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
刚进公园大门,北海的景色之一——白塔便映入我的眼帘。它是那样高大、雄伟。走过石桥,绕过小亭,便来到了山顶。看,美丽的白塔以蓝天作衬,以绿树为家,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远望白塔高大、雄伟)
游北海公园
近看白塔,约有五六层楼高,像一个高大的巨人站在那里,直插云霄。(近看白塔直插云霄)
下了山,一眼便看见那平静的湖水,它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把柔柔垂柳、弯弯石桥一一倒映水中。微风拂过,湖面上微波粼粼,盛开的荷花披着轻纱翩翩起舞。湖中几只船儿缓缓地滑行着,生怕破坏了这幅宁静的画面。(描写了湖水“静““清”的特点)
沿着湖边,我和妈妈来到湖的北岸看到了精美的九龙壁。壁上的龙有的好像在互相嬉戏,有的好像在云雾中穿梭,还有的好像在低头咆哮……让你不得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用排比的句式描绘出九龙壁上的龙逼真而精美)
游览结束,北海公园的湖光山色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结尾表达了对北海公园的留恋与喜爱)
评析: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小作者从白塔、湖水、九龙壁三方面描写了北海公园美丽的景色。文章语言清新流畅,内容充实生动,用词准确生动,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游公园
国庆节这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公园玩。(开篇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我们来到公园的大门口,只见两旁红旗飘飘,好像在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红旗飘飘的欢庆景象)大门上悬挂着的“欢度国庆”的横幅,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那么庄重和耀眼。
我们沿着公园主干道继续往里走,看到道路两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带,它们随风飘动,仿佛在跳舞一样。每一棵大树上都挂满了红灯笼,它们在风中不停飘动,仿佛是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在荡秋千,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热闹极了。(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道路两旁的彩带和红灯笼随风飘动的姿态)
走到路的尽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喷泉水池。里面的水柱会随着优美的音乐跳舞。有时红色的水柱蹿出来,洒下的水花变成了一抹抹红霞;有时水花碧绿碧绿的,好像给喷泉围了一圈翡翠珠帘;有时玫瑰色的小水柱围成圈,从远处看,好像绽开了许多鲜艳的玫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详写音乐喷泉的美丽)彩色的水柱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连绵起伏,美丽极了。真不敢想象,
喷泉随着音乐可以这样变化多端,夺人眼球。(直接抒情,表达了小作者对音乐喷泉的喜爱)我站在那里欣赏了许久,直到妈妈喊我,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音乐喷泉。
告别了音乐喷泉,我们走过一段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来到了一个人工湖的岸边。一阵微风徐徐吹来,湖面上波光粼粼。鱼儿们在水中自由地嬉戏,偶尔还有一两条调皮的鱼儿跃出水面,为公园增添了无限生机……(小作者观察得如此细致,偶尔有小鱼跃出水面都让他发现了)
公园里的人们和天边绚丽的晚霞构成了一幅和谐美满的画面,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强盛和伟大。(表达了小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评析:本文记叙了小作者一家在国庆节到公园游玩的情景。本文按照游览的顺序,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交代得非常详细,并且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句更形象生动。结尾直抒胸臆,表达了小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
2.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锻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排比、比喻)
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拟人)
4.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设问)
5.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6.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反问)
7.它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盛夏换上了一件碧绿的衣衫。围绕在山腰的白云,就好似它飘逸的白纱腰带。(比喻)
8.它像一位含羞的少女,还没等别人看清她美丽的面庞,便赶快用白纱将自己的面庞遮住了……(比喻)(共21张PPT)
习作例文与习作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
工作之余,老师喜欢四处走走,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
黄山云海
长江三峡
小桥流水
同学们,你们都游览过哪些地方呢?
把你去过的、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温馨提示:大家不一定要介绍很远的地方,也不一定是旅游胜地,游览过的附近的某个地方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每到夏天,黄昏时的海面是最美丽的,我便与小伙伴们相约,去海边玩耍、嬉水。海面先是风平浪静的,好像睡着了一样,没有风,也没有浪。静得可以看见海面上倒映着的影子。极目远望,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天连着海,海连着天,让人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海。夕阳西下,在黄昏的照映下,显得更加美丽了,海面上闪着许多色彩。
春天,小城是翠绿色的,树叶翠色欲滴,颐和绿苑里,小草随微风摆动,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聚拢而来。街心公园连翘花吹起金黄的小喇叭,广场里,千姿百态的风筝与白云戏耍,一切都是那么祥和。
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真想亲自去看一看大家介绍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把游览的过程写下来,分享给大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篇游览某个地方的作文吧。
习作
游______
我想分享给好朋友的地方是:(
)。
路线图:
回想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有哪几处景点,把上面的路线图填写完整。
温馨提示:你去的这几处景点,有先后顺序吗?先回想一下,然后按顺序把它们连起来。
确定顺序
总结:介绍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先想想自己去过哪些景点,再理清参观的顺序,我们可以采用画路线图的方法,帮助自己梳理清楚游览线路图。
游踪、路线图
要求:请同学们默读习作例文《颐和园》,补充作者的游览路线。
长廊——(
)——(
)——
(
)
万寿山脚下
佛香阁
昆明湖
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两篇例文,看看这两篇例文是怎么把游览的景物写清楚的。
点拨:关注过渡句。
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作者游览路线的?
默读《颐和园》:画出课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①过渡句要避免重复。
温馨提示:写作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②游览的地方有山、河、林、坡、路、亭……地形不同,需要运用合适的动词。
③加入表示方位的词语。
④过渡句里,可以有一个地点,也可以用上两三个地点。
选好了景点,确定了顺序,可以用过渡句把游览的过程写得更清楚。
小结:
点拨:过渡
请根据自己的路线图,并运用过渡句,把自己的游览踪迹写清楚。
印象最深刻的景物应该重点写,怎样才能把重点景物写清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习作例文。
请大家阅读《七月的天山》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野花的美丽?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要点: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野花五彩缤纷的特点,洋溢着作者满腔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小结:印象深刻的景物要重点写,可以仿照例文的写法,把景物特点写清楚。
例文展示1:
远远望去,鼓浪屿宛如一艘被树木环绕的船漂浮在海面上。我们竭力地爬上了山顶,这里果然古木参天,像绿色的被子把日光笼罩着。向下观望,之间大大小小的别墅错落有致。远处,海天连成一线,白云朵朵,白帆点点。近处,海水清澈,沙滩平软。蓝天、白云、大海、沙滩,成了一幅天然的画。
例文展2:
虽然已经深秋,但刚进入景区,我就被眼前满眼的绿深深吸引住了。远处许多不知名的树,耸入云霄,墨绿色中带着庄严和神圣,仿佛是坚守岗哨的战士,挺拔有力;近处是片片竹林,形态各异的竹子,每棵竹竿都绿得那么精神,固执得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生机勃勃,充满着向上的活力。
习作点评:
例文1:小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鼓浪屿树木茂盛的特点,写出了鼓浪屿的风景如画。
例文2:小作者突出写了景区植物生机勃勃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恰当。
归纳总结
印象最深的地方
按游览顺序,画出路线图
重点描写印象深刻的景物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巧用过渡,转换自然
运用修辞,生动形象
游_____
写作技巧
1.我初步拟定的题目:《游________
》
2.为了写我游览的景物,我会选取几个方面来写,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理清自己本次习作的思路。
峨眉山
爬山时看到的峨眉山。
在索道上看到的峨眉山。
3.为了让习作更条理,我会按照__________顺序来写。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游览
在路上的见闻
看到的峨眉山的景色
对峨眉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