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次北固山下》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1 12: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次北固山下》学案
科目:七年级语文 班级:七(3)班 主备教师:张进云 日期:2011.10.17 审阅
学习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时 一课时。
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课前复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竦峙 萧瑟 2. 默写诗《观沧海》。 3. 给《观沧海》分层。 第1层(开头 句): 交代观海的 。观沧海 第2 层( — 句):描写 与 。(实景)第3层( — 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 。(想象)4.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答:①“ 。”②“ 。” 5. 《观沧海》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奋发昂扬的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 。
课前预习 1. 默写诗《次北固山下》。 2.了解《次北固山下》诗意。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整体感知 1.背诵本诗2.哪些诗句表现了思乡之情?答:
《次北固山下》学案
班级:七(3)班 姓名: 成绩:
学习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时 一课时。
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课前复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竦峙 萧瑟 2. 默写诗《观沧海》。 3. 给《观沧海》分层。 第1层(开头 句): 交代观海的 。观沧海 第2 层( — 句):描写 与 。(实景)第3层( — 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 。(想象)4.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答:①“ 。”②“ 。” 5. 《观沧海》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奋发昂扬的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 。
课前预习 1. 默写诗《次北固山下》。 2.了解《次北固山下》诗意。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整体感知 1.背诵本诗2.哪些诗句表现了思乡之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