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课件+学案+音频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散步(课件+学案+音频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1 12:29:48

文档简介

23.《散步》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 编写:晏华伟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关爱他人,感受亲情的温暖,培养责任感,提高人文素养.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
【学习难点】
体味文中的真挚情感。
【学习方法】
通过朗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知识链接】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三、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表现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六、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
熬( ) 分歧( ) 一霎( )时 一刹( )那 粼粼( )
严冬:
分歧:
各得其所:
水波粼粼:
信服:
熬: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朗读课文两遍,回答下列问题。
A、散步的人有:母亲、我、妻子、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三、内容探究。
3、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副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文章的味道
我的副标题是: 。
我的理由是: 。
4、品味语言。(每个类型的语言选择一个句子进行品析)
:含义丰富的语言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b.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c.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情趣盎然的语言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他的话一样。
b.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形象如画的语言
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b.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池塘。
、句式整齐,具有对称美的语言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b.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四、全班交流合作,领悟主旨。
5、如何理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五、体验感悟,拓展延伸。
6、背老的、背小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年人责无旁贷。而同学们作为家庭的一员,也是有责任的。我们这个年龄应该负起的责任是什么呢?
【当堂检测】
1、评价人物。
一个_ _ _ _ _ _ _ 的“我”
一个_ _ _ _ _ _ _ 的妻子
一个_ _ _ _ _ _ _的母亲
一个_ _ _ _ _ _ _ 的儿子
一个_ __的家庭
2、《散步》这篇课文都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怎样的感情?你能从中领会到令一个家庭温馨和睦的秘诀吗?
3、阅读《三代》,与课文比较,说说哪个故事更感动你。
【布置作业】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
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亲情是一本旷世奇书,值得你一辈子珍藏……
为亲人做一件贴心的事,如:帮妈妈做做家务,帮爸爸揉揉肩,帮奶奶洗洗脚,帮爷爷捶捶背……并把它写下来。
【反思感悟】(共2张PPT)
*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
我们的父母,在艰辛与苦难中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适。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经不起生活的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一起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送给一个叫JW2
nadine(共35张PPT)
散 步
莫怀戚
一、读准字音:
熬 分歧 一霎时 一刹那




áo

shà
chà
二、解释词语:
1、严冬——
2、分歧——
3、各得其所——
极冷的冬天。
不一致,有差别。
各自得到适当的安置。
4、粼粼——
5、信服——
6、熬——
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相信并佩服。
忍受。文中指母亲又挺过了一个冬天。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关爱他人,感受亲情的温暖,培养责任感,提高人文素养.
听读课文:并勾画出文中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细节、词语、句子。
1、回答如下问题:
A、散步的人有:
B、散步的地点是:
C、散步的季节是: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母亲、我、妻子、儿子
田 野
初 春
分歧
孙子
小路
有意思
母亲
大路
平顺

左右为难
尊老
爱幼
活动目标:
(一)理解文意
(二)朗读课文
(三)品味语言
(一)、理解文意
建议你这样理解——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副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文章的味道。
我的副标题是 ,
我的理由是 。
散 步
生活之美
小路亲情
亲情
情满小路
温馨瞬间
选择
春天的步伐
延续生命
三代同行
幸福的家庭
春意
呵护
……
(二)朗读课文
建议你这样读:
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角色。
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做示范朗读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 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 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 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 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 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 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 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 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 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 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 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 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 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品味语言 共赏亲情
1.从文中找出最能打动你的段落或词句,动情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2.画出你难以理解的句子,大胆地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老师的例子:
例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句意:散步进口主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
地点,人物
句式:把我摆在前面,突出了我的责任,
和后文相呼应,倒装句突出我很看
重散步。
表达效果:看出浓浓的亲情
修辞:
……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 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 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 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 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 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 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 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 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 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 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 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 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 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全班交流合作:
你怎样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段话?
中年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赡养老一代,抚养下一代。
背老的、背小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年人责无旁贷。而同学们作为家庭的一员,也是有责任的。我们这个年龄应该负起的责任是什么呢?
好好学习,积极进取,掌握知识,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一个_ _ _ _ _ _ _ 的儿子
一个_ _ _ _ _ _ _ 的“我”
一个_ _ _ _ _ _ _ 的妻子
一个_ _ _ _ _ _ _ 的母亲
一个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家庭
评价人物
孝顺
贤惠
慈爱
懂事
和和美美、相亲相爱
《散步》这篇课文都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怎样的感情?你能从中领会到一个家庭温馨和睦的秘诀吗?
相互尊重、理解、谦让、爱护的浓浓亲情。
尊老爱幼、以孝为先……
课文感悟
阅读《三代》,与课文比较,说说哪个故事更感动你。
《散步》:尊老爱幼。
《三代》: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
一老一小。
对比阅读
看到这些情景是否让你回想起发生在身边的亲情呢?是否让你感受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能不能和大家说一说你所想到的?
课后作业 :
为亲人做一件贴心的事,如:帮妈妈做做家务,帮爸爸揉揉肩,帮奶奶洗洗脚,帮爷爷捶捶背……并把它写下来。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
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亲情是一本旷世奇书,值得你一辈子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