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1 22: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1、清朝初年,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2、请简述清朝时期的文字狱的情况。
3、近代中国落后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清代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了?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图片中的人物吗?我国四大名著是指哪些?以前已经学过了三部,还有哪部没有介绍过?其成书是在什么时期?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1.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清
代的文学成就与特色
2.知道昆曲与京剧的相关史实,了解
清代戏曲艺术的成就与特色
3.以《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昆
曲的兴衰和京剧的兴起为例,探究
清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篇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经
历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
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
鹗[è]整理续写了后40回,题
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
时排印面世。
目标导学一:《红楼梦》
合作探究
曹雪芹,名霑[zhān]
,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豪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温饱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
深刻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
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批阅十
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
头记》。但由于贫困交加,他
不到50岁就去世了。
曹雪芹像
人物介绍
贾元春
贾探春
薛宝钗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李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
思想性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
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
向衰亡的历史命运。作者不仅重点
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
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
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
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
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
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1.背景:清代的小说创作成就空前
2.初名:《石头记》
3.作者:曹雪芹和高鹗。曹雪
芹生前定稿前80回,
高鹗续写后40回
4.地位:清代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5.内容:讲述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
事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曹雪芹
知识归纳
6.特色
思想性强
艺术性高
(1)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以及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全书虽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7.影响
材料:
从最初的摘译、节译到全译,全球已经出现几十种版本的《红楼梦》译文。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又包括不同译者翻译的多个版本,尤以日文和韩文版本居多,各达十几种。近几年《红楼梦》又出现了世界语、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正在准备出版《红楼梦》的新译本和全译本。随着汉学的复兴,海外汉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
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深入探究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相关史料
《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不仅具有很好的思想性,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语言优美生动,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塑造了许多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后人对它的喜爱和评论经久不绝,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目标导学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代表
(1)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时间
进展
代表
特点
明朝万历末期
改良后有很大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汤显祖的《牡丹亭》
集中体现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
清朝前期
发展到
顶峰
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
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孔尚任和《桃花扇》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唐明皇
李太白
《荆钗记》中的王十朋
长生殿
巾生
雉尾生
鞋皮生
《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词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当时的观众在观看这两部剧时,多流泪感叹。清朝统治者认为这两部剧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
相关史料
(2)京剧
①背景:1790年,四大徽班借乾隆帝80岁寿辰之机
先后进京献艺
②形成:道光年间
秦腔
京调
徽调
昆曲
汉调
……
京剧
创造
改进
博采众长
北京特色
皮黄戏
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群芳争艳的局面。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
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
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四大徽班,是指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个徽剧戏班。徽剧是最初形成于安徽徽州一带的民间戏曲,后广泛流行于南方各省。
京剧形成:
明朝中后期,各种地方戏曲都到北京来上演,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称为京剧。




发展: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发展的原因
得到皇室的扶持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
相关史事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即龙套)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京剧四大行当
京剧脸谱
你知道京剧脸谱有哪些颜色?这些不同的颜色分别有何寓意?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蓝色寓刚强勇猛;绿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即龙套)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京剧四大行当
相关史料
大型典籍的编纂
清朝前期,统治者非常重视搜求、整理典籍和编纂图书的活动。从康熙到乾隆时期,编纂了许多大型的书籍,涉及的内容广泛,门类齐全,在规模上超越前代。康熙时期编纂的《康熙字典》,是一部大型的工具书,共收字47000多个;《古今图书集成》共有1万卷,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的主要学问。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最为浩繁,总计近8万卷,约有7.7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堪称前所未有的巨大文化工程,对我国古
代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
值和影响。文津阁《四库全书》
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分装在6144
个书函中,摆放在128个书架上。
这是《四库全书》现存唯一原架、
原函、原书一体保存的版本。
知识拓展
昆曲与京剧艺术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
《红楼梦》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京剧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1.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诗
B.词
C.戏剧
D.小说
检测目标
D
2.《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奷雄”。?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
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彩
C
检测目标
3.有这样一部著作,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还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这部著作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A
检测目标
4.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材料所述剧种形成于(  )
A.18世纪末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B
检测目标
5.昆曲艺术的顶峰时期是在(  )
A.
明朝时
B.
清朝前期
C.
清朝中期
D.
清朝末期
B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选做题: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