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第二课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舟记》第二课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1 13:4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县城郊中心学校教学案
学科:语文 学生姓名:
课 题 核舟记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郭琴 审核 年级组 授课年级班级 八年级81班 课时 第二课时
课标解读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文言体裁的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难懂字词,品味有关语句,赏析核舟雕刻之巧与文章说明之
预 学 导 学 教 学 过 程
师来导学我来学一、复习旧知:一、结合注释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字你会读吗?试着给它注音  洢 皿 罔 贻 奇 轩 箬糁 髯 褶 袒 属 诎 髻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说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整理文中一字多义的例句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3)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4、积累文中倒装句  (1)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2)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课堂研讨,合作展示】二、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  
2、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小组交流。
3、看看文章的开头、结尾、再浏览中间主体部分,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4、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
   
9 思考: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10、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四、质疑释疑五、学习总结,巩固练习六、自测评估1、解词。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尝贻余核舟 泛赤壁 八分有奇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与苏黄不属 历历数也 钩画了了 为字三十有四 曾不盈寸 2、翻译:(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3)细若蚊足,钩画了了。(4)技亦灵怪矣哉!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