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1 21: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1、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
2、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包括哪些地区?
3、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是哪座城市?
温故知新
你认识吗?
1976
1978
1979
1979
1983
1985
1986
1997
“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标导航
1、记忆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的主要内容。
2、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和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3、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的新阶段。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1.初步提出
目标导学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2)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
为什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背景:资产阶级自由化
(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⑵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洗礼,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枪林弹雨中参与创建了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初期岁月,参与筹划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在文革浩劫中,曾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从1978年以后,他成为中共的主要决策人,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1904---1997):
人物扫描
2.基本形成:1987年,为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
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
实现小康。
第三步:
基本实现现代化。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充实发展:南方谈话(1992年)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
南巡讲话内容(主要精神,五句):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特区姓社不姓资;
③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④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
⑤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南方谈话”核心: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是否姓社三标准
③两个“不等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意义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深入探究
(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4.最终确立: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
中共十三大
1987年
中共十五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1997年
形成
发展
成熟
确立
邓小平理论的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02年
2.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具体内容
目标导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
目标导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江泽民同志作报告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07年
2.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
3.意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
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
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名称
内容
意义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提出科学发展观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作出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走近党代会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12年
2.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
标,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17年
2.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内容
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会议名称
内容
意义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提出科学发展观
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选举习近平为党中央书记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作出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走近党代会
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中国特色道路
史实
结果
学习西方、走西方道路
走中国道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道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历史经验证明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因此,只有坚持中国道路,才能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
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杨利伟返回地面后自主出舱
继俄罗斯、美国后第3个
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广东深圳经济特区
广东珠海经济特区
广东汕头市经济特区
福建厦门经济特区
海南岛经济特区
  
作为未来接班人的中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
立足现在,发扬实干精神,
刻苦学习,积累知识锻炼能力,
做好准备,报效祖国。
深入探究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课堂小结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检测目标
A
2.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
检测目标
3.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早提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C
检测目标
4.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下列有关小平同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B.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中共十四大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D.他的南方谈话(即南巡讲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C
检测目标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中共十二大上
C.中共十三大上
D.中共十四大上
C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选做题: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