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重力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悬挂小球A的线与水面夹角为β,铁架台底部与水平桌面夹角为θ,现抬高铁架台右边,使夹角θ稍微增大,则β(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判断
2.???下列各个力中,方向总是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是( )
A.?压力?????????????????????????
B.?浮力?????????????????????????
C.?支持力?????????????????????????
D.?摩擦力
3.???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
A.?玻璃杯掷到墙上仍完好无损????????????????????????????????????????
B.?高处的水不会往低处流????????????????????????????????????????
C.?“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D.?灰尘飞扬后不会落回地面
4.???对g取9.8N/kg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力与质量之比等于9.8N????????????????????????????????????????
B.?9.8N=1kg????????????????????????????????????????
C.?在地面附近,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
A.?受到脚的踢力和重力的作用?????????????????????????
B.?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C.?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只受到脚的踢力
6.???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一个篮球?????????????????????????
C.?一头奶牛?????????????????????????
D.?两个鸡蛋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与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降低物体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二、填空题
1.???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铅球项目中,铅球离开运动员的手后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铅球的质量是5kg,则铅球所受重力大小为______N.(g取10N/kg)
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分别仅用了十余天时间竣工,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______(选填“水平”、“垂直”或“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
3.???如图所示,“不倒翁”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______位置比较低。用自制的铅垂线来检查墙上的画框是否挂正,是利用了______的道理,此时应将画的下部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抛出的小球最终要落到地面,这是由于小球受到______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_。
5.???抛向空中的篮球最终要落回地面,这是由于篮球受______作用,此力的方向是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6.???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著名的花样滑泳运动员申雪、赵宏博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当赵宏博将申雪扔向空中时,不计空气阻力,申雪在空中受到重力的作用,该力的方向______。若申雪的质量为48kg,则她所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__N.图乙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如图所示,是某人在微信朋友圈晒出的立扫把图片,人们通过立不同的扫把,可以发现:扫把的底面积越______、扫把的______位置越低,越容易立稳,即稳定性越好。
8.???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为50N,g取10N/kg,若改用天平测其质量,其示数为____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测其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1.???如图所示,有一只足球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足球静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画出图中苹果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小华同学在“研究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了如下数据,请你帮他分析表格的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质量m/kg
0.1
0.2
0.3
0.4
0.5
0.6
重力G/N
1
2
3
4
5
6
???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______成正比;
序号
m/kg
G/N
1
0.1
1
2
0.2
2
3
0.3
3
4
0.4
4
(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______;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3)根据表中数据,该小组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中图线______(①/②/③/④/⑤,下同)所示;另一小组在测量前忘记调零,指针指在0.2N刻度处,则该小组描绘的图线应该是图乙中的图线______。
(4)在“天宫一号”中用同样的器材______(能/不能)完成该探究。
3.???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如图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______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如图利用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__。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3)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你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
(4)观察题中表格在设计上是否存在不足?______(选填“是”或“否”),如果有不足提出改进方案______。
(5)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为9.8N/kg,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如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猜想:g值的大小可能与______有关。
(6)月球表面的g值只有地球表面的,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C.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7)太空中g值为0,也就是物体处于失重的状态,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舱中研究时下列工具不可用的是______。
A.弹簧测力计 B.温度计 C.天平 D.刻度尺
五、综合题
1.???某物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N?kg-1
比值的平均值N?kg-1
物体1
0.1
0.99
9.9
______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
(2)比值的平均值是______N?kg-1。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我们知道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在一般情况下g取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在不同地区g值仍有差异,如表,观察分析如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g值大小
地球纬度
地点
g值大小
地球纬度
赤道
9.780
0°
北京
9.801
39°56'
广州
9.788
23°06'
纽约
9.803
40°40'
武汉
9.794
30°33'
莫斯科
9.816
55°45'
上海
9.794
31°12'
北极
9.832
90°
(a)表中g值最小和最大的地点分别是______、______。
(b)由表中可以看出g值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5)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
第7章 三、重力
【选择题答案】
1.??B???????2.??B???????3.??A???????4.??C???????5.??B???????
6.??D???????7.??A???????
【解析】
1.??
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水面)垂直。悬挂小球A的线与水面夹角为β,铁架台底部与水平桌面夹角为θ,现抬高铁架台右边,使夹角θ稍微增大,但β不变,因为线始终与水面垂直。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
知道生活中运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实例,可解答此题。
2.??
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A、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故A错;
B、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浮力的方向总是与重力方向相反,故B正确;
C、支持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也就是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故C错误;
D、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运动趋势相反,有时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A、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B、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D、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有时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此题涉及到了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弹力,摩擦力,浮力的方向等知识点,要明确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
3.??
解:A、虽然没有重力作用,但当人给玻璃杯一个力的作用时,玻璃杯会由静止变为运动,当玻璃杯撞到地面或墙上时,由于玻璃杯受到碰撞力的作用而发生破碎。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高处的水之所以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就是因为受到地球重力的缘故,如果没有重力作用,则河里的水就不会再流动了;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人跳起后将落回地面,如果没有重力作用,人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灰尘最后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没有重力,灰尘就不会落向地面,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河里的水会向下流,大山受到的重力很大,杯中的水倒出来会向下流。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重力现象去分析如果没有重力作用会出现哪些现象的能力,类似的题还有:如果没有摩擦力,如果没有磁性,如果导体的电阻为0等,解答这类题时,要学会逆向思维。
4.??
解:A、重力与质量之比等于9.8N/kg,而不是9.8N;故A错误;
B、质量与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1N与9.8kg也不能画等号;故B错误;
C、g=9.8N/kg;其意义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故C正确;
D、因为C选项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物体的重力G与质量m成正比,其比值为g=9.8N/kg;其意义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深刻理解质量和重力两个物理量,知道g=9.8N/kg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5.??
解: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不再受踢力,因为足球与运动员的脚已不再接触,没有了相互作用,不存在此力,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
本题考查重力的定义及产生原因,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6.??
解:根据物体的重力可求出其质量;m=0.1kg=100g。
A、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在1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篮球的质量在600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头奶牛的质量在200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在对重力大小没有具体印象的情况下,可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求出物体的质量,然后估计选项中物体的质量,排除与题干中质量相差较大的选项,即可完成此题。
本题考查了对重力的估计,可根据重力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对照各选项中的物体的质量,找出接近题干质量的物体即可。
7.??
解:A、质量是指所含物质的多少,跟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故A不正确;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B正确;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竖直向下的,故C正确;
D.提高稳度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增大物体的支撑面,二是降低物体的重心,故D正确。
故选:A。
(1)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重心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的集中点,根据物体重心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物体重心的位置;
(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提高稳度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增大物体的支撑面,二是降低物体的重心。
此题考查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心、重力的方向及稳度的影响因素,是一道基础题。全面理解重力概念是正确解答的基础。
【填空题答案】
1.??重力? 地球? 50???????
2.??竖直? 竖直向下???????
3.??重心?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右???????
4.??重力? 竖直向下???????
5.??重力? 竖直向下? 地球???????
6.??竖直向下? 480? 3.2???????
7.??大? 重心???????
8.??5? 不变? 变小???????
【解析】
1.??
解:铅球离开运动员的手后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铅球的重力:G=mg=5kg×10N/kg=50N。
故答案为:重力;地球;50。
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只受重力时都会落向地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大小、方向和施力物体。
2.??
解:为了使建筑物稳定,建筑物的墙壁必须竖直,为了检测墙壁是否竖直,建筑工人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知识制作重锤线,即在细线下方悬挂重物。
故答案为:竖直;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及利用,属于基础题,体现物理与生活的关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生活常识,平时要注意周边事物,解释并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3.??
解:“不倒翁”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不倒翁”的重心比较低,“不倒翁”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强。
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以制成重锤来检查物体是否竖直,当画的右边框和重垂线平行或重合时,画挂正了,所以画的下部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重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右。
(1)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强。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以判断物体是否竖直。当画的右边框和重锤线方向平行或重合时,画就挂正了。
本题考查了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并且能利用重力方向制成重锤线来检查物体是否竖直。
4.??
解:由于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到作用,抛出的小球最终要落到地面,是因为小球受到了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重力;竖直向下。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深入理解重力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解:抛向空中的篮球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最终还是要落回地面,这是由于篮球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重力;竖直向下;地球。
地面表面及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作用、方向以及施力物体,属于基础性题目。
6.??
解:
申雪在空中受到重力的作用,该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申雪受到的重力为G=mg=48kg×10N/kg=480N。
由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则测力计示数为3.2N。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480;3.2。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G=mg即可求出重力的大小。
(2)根据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
此题考查重力的计算、重力的方向,同时考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要求学生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会计算重力的大小。
7.??
解:
在尝试立扫把的过程中,扫把的重心越低,底面积越大,则扫把越容易立稳,即它的稳度越高。
故答案为:
大;重心。
稳度是指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稳定程度,稳度的大小由物体重心的高度和支撑面的大小决定。
本题以“竖扫把”这一游戏为背景,考查了对稳度的认识,难度不大。
8.??
解:(1)由公式G=mg可得,m=5kg;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所以把该物体带到月球上,用天平测其示数(即:质量)与地球相比将不变。
(3)把该物体带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m不变,但是g月<g地,由G=mg可得,G月<G地,所以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即:重力)与地球相比将变小。
故答案为:5;不变;变小
(1)利用G=mg的变形公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3)由于g月<g地,利用G=mg可以分辨出重力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公式G=mg的综合应用,而质量与地理位置无关是解题关键,g月<g地是解决本题的钥匙。
【作图题探究题综合题答案】
??解:过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
???????
2.??解:苹果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重力的作用点(即苹果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并标上重力的符号G,即为苹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1.??弹簧测力计? 正比???????
2.??质量? C? ①? ②? 不能???????
3.??400? C? 正比?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 是? 应增加一栏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地理纬度? C? C???????
1.??9.8? 天平? 弹簧测力计? 9.8? 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赤道? 北极? g值随着地球的纬度变大而增大? 质量???????
【解析】
1.??
首先找出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即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确定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最后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画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确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图,要注意在线段末端标出重力G。
2.??
苹果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从重力的作用点,沿重力的方向作有向线段,即可作出重力的示意图。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画法,记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
解:(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力大小,故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根据表中数据,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2)正比。
(1)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
(2)比较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本题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常见题目。
2.??
解:(1)如图甲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改变物体的质量,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的材料不同,不影响探究结果。所以乙同学的做法合理,故选C。
(3)根据表中数据,该小组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成正比,图象如图乙中图线①;
另一小组在测量前忘记调零,指针指在0.2N刻度处,当质量为0时,G不为零,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成正比,则该小组描绘的图线应该是图乙中的图线②。
(4)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
故答案为:(1)质量;?(2)C;(3)①;②;(4)不能。
(1)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2)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根据G=mg知,重力与物质的密度无关;
(3)通过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可以得出图象;
(4)在太空站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根据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考查了所需的实验器材、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3.??
解:(1)根据第三、四列数据列出等式:m=400g;
(2)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选C;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4)如在表格中增加重力与质量的比值,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正比例关系;
(5)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不同地理纬度的地方的g值不同,所以g值的大小可能与地理纬度有关;
(6)A、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位置、状态和形状无关,所以地球上和月球上的质量相同,故A错误;
B、一块金属球在地球和月球上的密度是相同的,故B错误;
C、人在地球上重为6000N,月球表面的g值只有地球表面的1/6,所以在月球上重为1000N,故C正确;
D、同一根弹簧的弹性系数在地球和月球上是一样的,拉长相同的长度所用拉力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7)如果完全失重,则物体对天平的压力为零,天平就无法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温度计和刻度尺都不会受到此影响,故选C。
故答案为:(1)400;(2)C;(3)正比;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4)是;应增加一栏重力与质量的比值;(5)地理纬度;(6)C;(7)C。
(1)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每一栏中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都是固定的数值,设表格中空白处的物理量为m,选二、三、四、六栏中的任一一组数据与第五栏中的物理量建立等式,求出空白处的数字;
(2)根据力的概念可得使弹簧伸长的力;
(3)分析图象,得出图中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4)判断两物理量的定量关系,最好计算出它们的比值,以便于分析;
(5)根据表格中数据及数学关系分析解答;
(6)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位置、状态和形状无关;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密度是不相同的,与种类有关;
(7)失重状态是重力为0的状态。
本题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关系的探究过程,考查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1.??
解:
(1)根据表中数据,要测量质量和重力,故实验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比值的平均值是:=9.8N?kg-1;
(3)考虑到误差因素,因重力与质量之比为一定值,故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4)(a)由表中数据可知:g值最小的是地球的赤道;g值相最大的是北极;
(b)分析数据中“地球纬度”中数据发现:纬度越高,g值越大,即g值随着地球的纬度变大而增大;
(5)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质量。
故答案为:(1)赤道;北极;(2)g值随着地球的纬度变大而增大;(3)与地球的纬度有关。
故答案为:(1)天平;弹簧测力计;(2)9.8;(3)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4)(a)赤道;北极;(b)g值随着地球的纬度变大而增大;(5)质量。
(1)由表中数据,根据要测量质量和重力,确定实验所需要的测量工具;
(2)根据表中数据,求出比值的平均值;
(3)考虑到误差因素,根据重力与质量之比为一定值得出结论;
(4)(a)分析表中数据,找出表中g值最小与最大的地方;(b)通过地球纬度分析g值变化的规律;
(5)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考查所用测量工具、数据分析及对质量的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