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案:2011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8)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案:2011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8)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11 14: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单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铁的合金有:生铁(含C:2%~4.3%)
钢 (含C:0.03%~2% )
2、人类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铜、铁、铝(与金属活动性有关,越不活泼越先使用)
3、金属的物理性质:
⑴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⑵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⑶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4、合金的特性:熔点低、硬度变大、耐腐蚀性增强。
5、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二、金属之最:
⑴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⑵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⑶世界上金属年产量:铁>铝>铜 ⑷金属导电、导热性:银>铜>金>铝
⑸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⑹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除外,Al、Zn在空气中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可防锈)
2、金属 + 酸 → 盐 + H2↑ (条件:位于氢前的金属)
3、金属 + 盐 → 新金属 + 新盐(条件:“前换后 ,盐可溶 ”)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Fe + CuSO4 == Cu + FeSO4
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2Al + 3CuSO4 == 3Cu + Al2(SO4)3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五、铁
1、铁的冶炼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设备:高炉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Fe2O3+3CO 2Fe+3CO2
2、铁生锈原理: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
3、防锈方法:保持铁器表面的洁净与干燥,涂油漆,镀上其它金属,生成致密氧化膜。
六、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防腐蚀,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用新材料为代用品。
同课章节目录